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专题2.2森林的开发和保护试题新人教版必修3.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 2.2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一、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在自然界中,森林在 、稳定大气成分、 、保持水土,以及繁衍物种和维护 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2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也是生产力最高的 。3亚马孙流域大约 50%的降水量是由该地区的雨林自身所产生的。整个亚马孙雨林所涵养的水量约占 的 23%。4由于雨林植被的强大生命活动,大气层中每年大量 被固定下来,同时又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 。一旦雨林被毁,雨林中积累的大量碳素就会转化成 释放到大气中造成 。二、雨林生态的脆弱性1亚马孙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形成了以高大密集的 为主的雨林群落。这是由于雨林强烈的 ,生物循环旺盛,生物生长迅速,这
2、是雨林有别于其他生态系统的优势所在。2雨林植被一旦被毁,养分遭受强烈 而很快丧失,雨林生态系统则很难恢复。三、亚马孙开发计划及其影响1在亚马孙地区,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主要包括过度的 、大规模的农场和牧场开发、商业性 ,以及采矿、水利和公路建设。220 世纪中叶前,亚马孙地区因丛林阻隔和 的影响,一直未被开发。当地印第安人以渔猎、采集和传统的 为生,对雨林系统造成的影响不大;20 世纪中叶以来巴西政府公布实施了亚马孙开发计划,内容包括:修建 ,移民亚马孙平原,同时借助外资,鼓励跨国企业投资开发,这些举措使亚马孙雨林面积以惊人的速度减少。四、雨林的前途开发还是保护1从全球利益和长远利益考虑,面对雨
3、林正在遭受毁灭性破坏的严峻形势,应该把 放在第一位。22保护亚马孙雨林要以 为优先目标,这不仅是当地国家和人民的义务,而且整个国际社会都应对此负责,尤其是发达国家应承担更多的责任。3重点一 森林的生态效益1森林的分布 Error!2森林的生态效益森林的生态效益可以笼统地概括为“净化空气,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增加降水,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在不同区域的主要生态功能又有所差异,总结如下。4地区 生态功能 破坏后果湿润地区、山地丘陵 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下渗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干旱、半干旱地区 防风固沙、保护农田 农牧业减产沿岸地区 防止海风、海浪侵袭台风(飓风)、风暴潮加剧,海岸侵
4、蚀后退、海水倒灌城市、交通道路两侧净化空气、美化环境、吸烟除尘、减弱噪声等大气污染加剧、噪声污染加剧、环境质量降低热带雨林维持全球碳氧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调节大气成分、促进水循环生态失衡、环境恶化、灾害多发、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下图为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 12 题。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增加木材产量 改善生态环境 增加农民收入 调整农业结构A B C D52下列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C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D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参考答案】1D 2C【全解全析】1绿色
5、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所以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和调整农业结构,正确。故选 D。2绿色植物的作用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吸烟滞尘,消除噪声,净化空气等。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是防风固沙,A 错误;位于长江中上游地区,应是涵养水源,B 错误;位于沿海地区,应是抵御海浪袭击,C 正确、D 错误。故选 C。重点二 湿地及其保护一、湿地的含义(1)湿地的定义: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2)湿地的分类Error!二、湿地资源的主要功能三、不同类型湖泊萎缩原因及危害由于所处区域特征不同,外流湖与
6、内流湖面积萎缩的原因也各不相同,具体分析如下。6(1)外流湖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洞庭湖为例)(2)内流湖泊萎缩的原因及危害(以咸海为例)四、湿地问题的分析方法(1)湿地形成原因的分析方法沼泽地的形成一般着重分析降水量(水位季节变化) 、蒸发量、下渗量、排泄能力、水网密度等要素。例如三江平原地区沼泽地形成主要原因是:气候湿润,降水较丰富;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易下渗。青藏高原湿地成因: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冰川积雪融水较多;低洼地易积水;底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长江中下游平原湿地成因:降水丰富;河湖较多,地表水丰富;地势低平,洪水易泛滥,排水不畅。(2)湖泊面积变化
7、原因的分析思路首先,分析变化时间长短。如果是长期的变化(如一万年以来)则主要考虑自然原因,湖泊萎缩主要是气候变干,蒸发加强造成的;如果是近十几、几十年来的变化,则主要是人为原因造成的;如果是季节变化,一般与季节降水、冰雪融水有关。其次,分析湖泊所在地区。外流湖短期内萎缩的主要原因一般是围湖造田,湖泊面积7增加一般是上游水土保持较好,湖泊淤积减少,退耕还湖的结果;干旱区内流湖短期内萎缩,原因是入湖河流的水资源利用过度。冰雪融水补给的湖泊面积的增减,一般考虑气温的变化、冰雪融水量的多少等原因。地处干旱区的宁夏银川市,其周边地区曾广布湖泊,明清时有“七十二连湖”的说法。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
8、湖泊所剩无几。1999 年开始,银川实施恢复湿地的计划。下图示意银川周围目前的湖泊分布。据此完成 12 题。120 世纪 80 年代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的主要原因是A泥沙淤积 B气候变暖 C排水造田 D黄河来水量减少2疏浚、恢复湖泊湿地,对银川环境的直接影响是增强城市排污能力 增加城市空气湿度 美化城市环境 增大城市气温年较差A B C D【参考答案】1C 2B【全解全析】120 世纪 80 年代与明清时代相比气候变化不足以导致银川周边湖泊所剩无几。银川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湖泊变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排水造田。故选 C。2湿地具有多种生态功能,被称为“地球之肾” 。湿地是水源地,是蓄水池,
9、能够提供水源;湿地能够降解污染;湿地是很多珍稀动物的栖息地,能够保护生物的多样性。湿地对城市的直接影响是增加空气湿度和美化环境。湿地增大,可以降解污染,但湖泊湿地的主要功能不是对城市污染进行净化,城市排污能力的增加主要依靠对城市污水的净化处理。故选 B。8读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矿质养分循环模式图,回答 12 题。1与乙森林系统相比,甲森林系统的A生物体储存的养分少 B系统整体的物流量大C土壤中储存的养分少 D落叶层储存的养分多2全球的乙森林系统主要分布在A亚欧大陆 B大洋洲C非洲大陆 D南美洲热带雨林是地球上功能最强大的生态系统,对于调节气候、维护全球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
10、时雨林生态系统又具有脆弱性。据此回答 34 题。3与地球气候变暖相关的热带雨林全球环境效应是A地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B影响地球大气中碳氧平衡C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D影响全球水循环和水平衡4雨林土壤贫瘠的原因是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积累补充养分少土壤长期受到高温多雨的淋洗热带雨林常绿,缺少枯枝落叶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速度缓慢A B C D9下表示意我国干早地区(祁连山)不同森林覆盖率与河流枯水期径流量的关系。据此完成56 题。5该表直接反映出干旱地区森林可以A减少枯水期径流量 B增加枯水期径流量C减少洪水期径流量 D增加洪水期径流量6针对黑河上游下段枯水期径流量问题,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11、A兴修水利工程蓄水 B改进农业灌溉技术C落实植树造林规划 D实施南水北调工程黑杨是经济型乔木,生长快,适应性强,根系发达,对水分和养分的需求大,固沙能力强。上世纪 70 年代开始,源自欧美的黑杨,被引入洞庭湖地区栽种,种植面积迅速扩张。2017 年,中央环保督察组在督察反馈意见中指出,欧美黑杨大面积种植,损害洞庭湖的自然生态。目前,湖南省正在强力推进洞庭湖自然保护区内的杨树清理工作。据此完成 78题。7上世纪 70 年代,洞庭湖区引种黑杨的主要原因是A防治水土流失 B促进造纸业发展C保护湿地 D发展旅游业8下列关于黑杨对洞庭湖自然生态损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威胁鱼类、水生动物和鸟类的生存环境B
12、加快湖区泥沙淤积速度,降低洞庭湖行洪能力C破坏湖岸湖堤D威胁其他植物的生长1下图是我国四个限制开发的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关于其生态建设主要方向,叙述正确的是10A封沙育草,涵养水源B控制开发强度,改善湿地C大力植树造林,提高草场载畜量D禁止超载放牧,退牧还草下图为不同密度防护林对降低风速的效果图。读图回答 23 题。2为大范围减弱风力,并做到经济合理、生态效果好,宜采用的防护林密度是A极密 B密 C中密 D稀疏3下列有关不同地区防护林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工矿区净化空气、吸烟滞尘 B城市地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C黄土高原防风固沙、美化环境 D东北平原西部降低噪声、保护农田读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
13、完成 45 题。114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主要原因是湘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淤塞湖泊围湖造田气候异常,降水减少湖滨土地沙化A B C D5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该湖流域内限制使用含磷洗涤剂 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 减少网箱养殖面积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 节约用水A B CD某中学地理探究学习小组对该中学与高速公路之间的一片林地与裸地气温进行连续监测,测得林地与裸地月均温差值变化如下表。读表完成 67 题。月份 1 2 3 4 5 6月均温差值 0.13 0.10 0.18 0.16 0.13 0.25月份 7 8 9 10 1
14、1 12月均温差值 0.43 0.40 0.20 0.10 0.11 0.226探究结果表明A学校所在地位于南半球 B林地的年均温差大,裸地的年均温差小C该地 7、8 月份的月均温较低 D林地比裸地的年均气温低127该片林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涵养水源 保持水土 减弱噪声 吸烟滞尘 防风固沙A B C D8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1)读图 1,说出贺兰山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
15、(2)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3)分析 20 世纪 60 年代至 90 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的主要原因。(4)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 年 7 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表 1 为当月 6 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 5 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 6 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 13 题。表 1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1 2 530 无明显洪峰132 4 803 无明显洪峰3 5 1001 无明显洪
16、峰4 2 732 无明显洪峰5 2 907 洪峰流量 346m3/s6 2 544 洪峰流量 1750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 5 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 强度大 下渗少 植被截流少A B C D3第 6 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2018 年江苏卷)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 315 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表 1 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17、” 。据此回答 45 题。 (双选)表 14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A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提高造林存活率C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D提高林地生产力5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A生物多样性增加 B森林覆盖率降低C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木材供需缺口加大(2015天津卷)艾比湖是准噶尔盆地最大的咸水湖,湖水较浅。湖中有鱼类、芦苇等14动植物资源,芦苇对湖水有净化作用。近几十年,艾比湖流域新增了大量耕地、灌渠,湖面缩小了 1/2,芦苇大量枯萎。读材料回答 67 题。6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艾比湖面积的缩小会使A湖水的含盐量减小 B湖中鱼类密度增大C湖泊自净能力减弱 D湖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专题 22 森林 开发 保护 试题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