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2词语标点整体判断语意语法心中明晰20181230242.doc
《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2词语标点整体判断语意语法心中明晰20181230242.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9高考语文二轮培优第一部分语言文字运用专题一语言文字运用技法提分点2词语标点整体判断语意语法心中明晰20181230242.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技法提分点 2 词语标点整体判断,语意语法心中明晰词语标点使用巧辨识典型例题 对点解题2一、(2018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在第 55 届博洛尼亚国际儿童书展上,中国插画展现场的观众络绎不绝,显示出各界对中国插画现状与发展的关切。甲什么是插画?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一本书如果以插画为主,以文字为辅,就被称为绘本,顾名思义就是画出来的书。一本优秀的绘本,可以让不认字的孩子“读”出其中蕴涵的深意。乙在各色画笔下,蝴蝶、花朵、叶子、大树等跃然纸上,孩子可以对色彩、实物进行认知学习。在学校里阅读的绘本,父母在家里也可以和孩子一起阅读。如此一来,孩子在幼儿园抑或在家里,都拥有一个语言
2、互通的环境。丙“绘本在儿童早期教育中的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但绘本的发展还需加快步伐。 ”书展上多家出版社的负责人都持类似观点。当然,关于绘本创作者,需要观照的,不仅有儿童心灵成长的需求,还有成年读者的精神世界。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络绎不绝 B.跃然纸上 C.关于 D.观照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1.解析 A 项,从对象和范围入手,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连续不断。符合句意。B 项,从搭配习惯入手,跃然纸上,形容刻画、描写得非常生动、逼真。句中指绘画,符合句意。C 项,看关系辨析, “关于”表关涉,句中应用
3、表对象的“对于” 。D 项,看词义辨析,观照,指仔细观察、审视。不同于表关心照顾的“关照” ,使用正确。答案 C2.解析 注意冒号误用,甲句,“插画就是出版物中的插图”已经完整回答了前面的问题,其后几句介绍绘本,是另外一层意思。故冒号应改为句号。答案 A3二、(2017浙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有人曾将人工智能与人类之间存在的微妙关系,称为“智慧争夺战” 。甲也是在这个意义上,欧洲开启了“人脑项目” ,集神经科学、医学和计算机等多领域为一体,试图从科学高地上把握技术。这种“智慧竞争”不只是人类脑科学研究的自我赶超,更包括心理与情绪在内的自我认知。让这场智能革命惠及所有的人群,使得人
4、人可以享受智能的红利,这是时代付与我们的使命。乙不管达到临界值,超过人类智能总和的“奇点时刻”能否到来,我们都应当从智慧的延伸中,努力升华那独一无二的想象与思考,理性与善良。丙这或许才是人类认识自己、激发潜力的关键所在。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启 B.付与 C.不管 D.独一无二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1.解析 A 项,看搭配对象辨析,“开启”与“项目”可以搭配;B 项,看词义辨析, “付与”是交给,对象范围指一般物品;“赋予”是交给重大任务、使命等。此处结合句意应为“赋予” 。C 项,看关系,句中为条件关系, “不管
5、都”使用正确。D 项,从对象和范围入手, “独一无二”形容想象与思考,正确。答案 B2.解析 注意逗号误用,乙句,“想象与思考”和“理性与善良”属句内同一层次的并列短语,其间应使用顿号。答案 B4三、(2018浙江金丽衢十二校第三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我思念故乡的月亮。甲月光无声地倾泻在乌黑的屋瓦、霉墙和石子路上,清凉如水。月下的池塘别有一番风味,粼粼的波光如荧光,而荧光又是一种风味。月夜的笛声是好的,难怪帕斯卡尔因吹笛而赞美了人的脆弱。月光之下,还有潇潇春夜雨,满枕蛙声。我思念我的小屋以及那棕色的小木门。乙傍晚,父亲常常走出大屋巷口,高声叫唤着乳名催我吃饭,见我迟迟不归,就
6、会径直过来:手扶木门,静静地看我读书、写字。故乡!那里像土地一样浑厚,牛一样勤劳,野草一样生生不息的人们,是我所怀念的。丙我生活在甜蜜的乡愁之中,以至在自欺自慰自足中忘记了人生的一个重要情节:假使怀乡病可以算作一种病,那么,当年为什么要逃一般地离开呢?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倾泻 B.径直 C.生生不息 D.以至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1.解析 A 项,看搭配对象辨析,“倾泻”与“月光”可以搭配。B 项,看词性辨析, “径直”是副词,修饰动词“过来” ,正确。C项,从搭配习惯入手,句中“生生不息”与“野草”搭配正确,用来
7、形容人们,无误。D 项,看关系,以致:连词,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下文是上述的原因所形成的结果,多指不好的结果。以至:连词,表示在时间、数量、程度、范围上的延伸;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前半句话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成的结果。根据语意是一种不好的结果,应该用“以致” 。答案 D2.解析 注意顿号误用, “读书”与“写字”作“我”的谓语,中间应用逗号。答案 B一、(2018浙江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中国的文人历来有出游的嗜好。甲李白的狂放,除了金樽对月“将进酒” ,还是仗剑浩歌“行路难” ;而在细雨骑驴入剑门的途中,大诗人陆游肯定会有不同于“铁马冰河”的全新感受。乙
8、相对于逼仄的书斋来说,外面的世界充满了缤纷浩阔的人生体验,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 ,这又是何等的令人神往!于是,他们打点一下行装,收拾起几卷得意的诗文(那大抵是作为“行卷”走后门用的),5潇潇洒洒地出门了。丙一路上访友、拜客,登临名胜,走到哪里把诗文留在哪里。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这些彬彬弱质的文人肯定会有相当一部分时间要消磨在旅途中,而驿站,便成了他们诗情流溢和远游行迹的一个汇聚点。1.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还是 B.逼仄 C.打点 D.潇潇洒洒解析 A 项,看搭配辨析, “还是”表示行为、动作或状态保持不变,或不因上文所说的情况而改变。文中说“金樽对月将进
9、酒 ”“仗剑浩歌行路难 ”,这两者分别是“狂放”的表现之一,故“还是”与“除了”不搭配,用于此处不合语境,应改为“就是” 。B 项,看搭配对象辨析, “逼仄”是地方狭窄,句中是说书斋的狭窄,使用正确。C 项,看词义辨析, “打点”是收拾,准备(礼物、行装等)。句中用“收拾”意。D 项,从搭配习惯入手,“潇潇洒洒”形容人的举止自然大方,句中形容中国文人出游的状态,对象使用正确。答案 A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解析 C 项,注意顿号的误用, “一路上访友、拜客” , “访友”和“拜客”之间不能使用顿号, “访友”和“拜客”是并列的谓语,中间应该用逗
10、号。答案 C二、(2018浙江嘉兴 4 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4 题。世说新语犹如一部“沙之书” ,洋溢着一种独特气息。甲从整体上看,它的结构是一种既以时序为经,人物为纬,又以三十六门叙事单元为纲,具体事件为目的双重的“网状结构” 。乙这样就使文本形成了一个无论是在历史维度还是在文学维度都遥相呼应、气脉贯通的“张力场” 。每则故事基本都有一个中心人物,作者的意图,大概是想以一个具体人物为中心,组成一条相对独立的“故事链” ,以此呈现人物的音容笑貌。条目与条目之间,藕断丝连,既留下了大量“空白” ,又可独立欣赏,丙对此,有人不以为意,但后世小说如水浒传儒林外史 “虽云长篇,颇同短制”(
11、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的布局结构,未尝没有受其影响。3.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洋溢 B.藕断丝连 C.不以为意 D.未尝解析 A 项,看搭配对象辨析, “洋溢”指情绪、气氛等充分流露,使用正确。B 项,从来源入手, “藕断丝连”结合本义及比喻义“表面上好像已断了关系,实际上仍然挂牵着(多指爱情上的)”来辨析,句中用于指条目之间,正确。C 项,从相异语素入手, “不以为意”指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此处应用“不以为然” 。 “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多含轻视意。相异语素“意”是心里, “然”是正确。D 项,看6语气辨析, “未尝”加在否定词前面,构
12、成双重否定,意思跟“不是(不、没)”相同,但语气比较委婉。此处使用正确。答案 C4.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解析 注意逗号误用,甲句, “时序为经,人物为纬”和“三十六门叙事单元为纲,具体事件为目”两个短语都分别作介词“以”的宾语,故中间的逗号均应改为顿号。答案 A三、(2018浙江宁波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56 题。作为散文家,李娟最大的美德是:不抒情。甲曾几何时,抒情成为熬制散文的底料(尤其是“美文”)。有的作者像撒鸡精般拼命往文章里撒“抒情” ,以至于整锅汤漂浮着绚丽的辞藻,闻起来芳香馥郁,一打捞,却没什么干货。李娟不同。乙她描述,叙述
13、,讲述,但不抒情,换言之,李娟不是用语言装束生活,而是让语言从生活里长出来。李娟一定是先深入到了生活内部,然后再跳出来。丙只有“深入” ,语言才能和生活长在一起;而只有“跳出来” ,语言才能从生活里面长出来。反过来,不够深入会显得空,跳不出来则意味着被生活吞没。这两种情况都将导向滥发抒情前者用抒情填补内容的空洞,后者把抒情当作顾影自怜的工具。5.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曾几何时 B.以至于 C.装束 D.顾影自怜解析 A 项,看词义辨析, “曾几何时”指时间过去没有多久,使用正确。B 项,看关系辨析, “以至于”用在下半句话的开头,表示由于上文所说的动作、情况的程度很深而形
14、成的结果,用法同“以至” 。C 项,看搭配对象辨析, “装束”指整理行装,打扮。结合“语言”“生活”分析,应该用“修饰” 。D 项,从对象和范围入手, “顾影自怜”指望着自己的影子,自己怜惜自己,形容孤独失意的样子。也指自我欣赏。句中用后者意,使用正确。答案 C6.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解析 A 项,注意括号误用, “(尤其是美文)”是修饰限制“散文”的,应改为:抒情成为熬制散文(尤其是“美文”)的底料。答案 A四、(2018湖州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8 题。甲朱光潜在论悲剧中说过这样一句话:“摆脱不开是人生的一大悲剧。 ”乙在对“
15、得” 、 “达” 、 “成功”的追求中也同样如此。如果我们太执着、太固执地追求它时,它往往最难获得。这当然不是命运在开玩笑,而是因为过于固执地追求“得”时,我们会受7一种急功近利的心境和冲动所攫取,这种心境和冲动又总是要阻碍我们获得成功。我们愈是得不到,便愈是想得到。于是焦躁、烦闷、不安、憎恨不时地侵蚀我们的心灵,人生在这里便陷入一种痛苦的折磨之中。丙因此,要不受“得”之累,就必须放弃对“失”的恐惧,既执着于此中,又超然于此外。我们在生存的过程中,想得透才不致肤浅,想得开方不致狭隘。7.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受 B.急功近利 C.侵蚀 D.不致解析 A 项,看搭配辨析,
16、“受”与句中的“所”不能搭配,应改为“为所” 。B 项,从感情色彩入手, “急功近利”指急于追求目前的成效和利益。注意感情色彩,含贬义,使用正确。C 项,看搭配对象辨析, “侵蚀”指逐渐侵害使变坏。句中使用正确。D 项,看搭配辨析, “不致”是不会引起(某种后果)。使用正确。答案 A8.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解析 B 项,注意顿号误用,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通常不用顿号。答案 B一、(2018浙江温州 5 月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 题。甲“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 ”中国人的人生哲学总是围绕着“义” “利”二字打转。可是,假如我既不是君
17、子,也不是小人呢?套用孔子的句式,不妨说:“至人喻以情。”“义”要求人献身抽象的社会实体, “利”驱使人投身世俗的物质利益,但两者都无视人的心灵生活,遮蔽了人的真正的“自我” 。乙“义”教人奉献,把人生变成一次义务的履行;“利”诱人占有,把人生变成一场权利的争夺。殊不知,人生的真价值是超乎义务和权利的。义和利都脱不开计较,所以,这遑论义师讨伐叛臣,还是利欲支配众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总是剑拔弩张的。丙如果说“义”代表一种伦理的人生态度, “利”代表一种功利的人生态度,那么,我所说的情便代表一种审美的人生态度。它主张率性而行,适情而止,每个人都保持自己的真性情。你不是你所信奉的教义,也不是你所
18、占有的物品,你之为你仅在于你的真实“自我” 。1.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遮蔽 B.遑论 C.剑拔弩张 D.率性解析 A 项, “遮蔽”指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使用正确。B 项,“遑论” ,不必论,谈不上。常用于后半句,表比较;且和下文的“还是”不搭配。C 项,8“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使用正确。D 项, “率性”作副词时是“索性” ,作形容词时是“由着性子,任性” 。句中用后者意,使用正确。答案 B2.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解析 C 项, “情”字应加上引号。答案 C二、(2018浙江杭州质
19、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34 题。一见残破的遗存就觉得碍眼,不惜工本修葺一新,这在某种意义上是缺乏文化素养的表现。甲笔者曾多次陪同来自各地的朋友游览长城,人家往往事先就提出要求“可不要领我们去看新的长城” 。一次我陪两对外国夫妇游览司马台长城,起初我也不知道它是“修旧如旧”过的,以为是被岁月特赦了的。乙直到走完最后一个完好的岗楼时,眼前突然出现乱石满地的残破的长城遗迹,大家不约而同喊了起来:“长城在这里呢”!不顾一切地攀爬了起来。丙不难理解,人家要瞻仰和领悟的是那尽管残破却带着岁月沧桑,因此能唤起“悟性的陶醉”的伟大长城废墟,而不是任何用钱就能换来的崭新建筑。3.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9 高考 语文 二轮 第一 部分 语言文字 运用 专题 技法 分点 词语 标点 整体 判断 语意 语法 心中 明晰 20181230242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