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2019012326.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201901232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案湘教版必修22019012326.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学考报告】学考要求 考纲细解b 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 能够解释城市化的含义和意义b 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掌握城市化发展的主要动力b 城市化特点的地域差异 理解城市化的特点及地域差异必考要求b 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 掌握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加试要求一、城市化1.概念: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化意义(1)有利于城市与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2)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3)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
2、的效率。(4)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5)影响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二、城市化动力机制1.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2.表现: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城市化的动力首先是农业劳动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其次,城市的发展与工业化进程的关系尤为密切,在大多数城市,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并为服务业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再次,城市的兴起又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密切关联,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三、城市化特点1.发达国家城市化(1)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已推进到相对成熟的发展阶段
3、,城市化水平高,城市边缘地带发展快,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城市绿化率高。2(2)一些大城市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居民外迁,表现出衰落的迹象。为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1)特点: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推进速度 快。21 (2)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的国家大多分布在 亚洲和 非洲;22 23 南美洲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则比较高, “ 虚假城市化”的状况最为突出;亚洲一部分国家24 25 则表现为“ 滞后城市化”的状况。26 3.中国城市化(1)特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 快,城市数量急剧 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27 28 (2)
4、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城市化必须与工业化 协调发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人文29 资源,全面实施 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建设,完善 城镇体系, 大中小城市协调30 31 32 发展;以人为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 人居环境。33 3一、城市化及城市化动力机制(必考 b)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地区之一,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请说明原因。提示:城市化和工业化密切相关,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其原因之一是城市有较高的收入和优越的生活条件,对农村人口有较大的吸引力;其次是工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人口、科技、文化、交通以及各项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
5、,促使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镇规模不断扩大。探究归纳城市化及动力机制1.城市化的过程、表现、动力及结果2.影响城市化的动力学以致用读某省城市、工业相关数据统计图,完成(1)(2)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省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是( )A.城市工业产值增加 B.城市人口总量增加C.城市面积扩大 D.城市数量增加4(2)图中反映出该省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是( )A.城市化不利于工业化B.工业化限制城市化C.城市化与工业化无关D.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解析 第(1)题,城市化的主要表现为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增加、城市面积扩大、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图中直接显示的是城市面积扩大。第(2)题,城市化
6、的推动力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发展,而城市化也会促进工业化。答案 (1)C (2)D二、城市化特点(必考 b)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这种说法准确吗?提示:上述说法在“一般情况下”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没有“一般情况”这个前提就不准确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就不遵循这种一般规律,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另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表现为城市化进程明显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探究归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差异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所处阶段 后期 中期起步时间 早 晚目前速度 慢 快发展水
7、平 高 低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相适应 不相适应城市人口比重 大 小原因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产业革命早,经济高度发达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快,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化问题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随着大城市的过度扩张,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城市发展不合理。南美洲国家出现了“虚5城市居民陆续向外迁移,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假城市化”的现象,而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则表现为“滞后城市化”学以致用提高城镇化水平,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下图是“甲、乙两类不同国家城市化发展情况统计图” 。读图回答(1)(2)题。
8、(1)对甲、乙两类国家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快B.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速度慢C.甲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D.乙类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慢(2)随着城市化发展(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扩大城乡差别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A. B.C. D.解析 第(1)题,根据图示信息,甲图城市化水平接近 80%,为发达国家,乙图城市化水平低于 50%,为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化速度减慢,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第(2)题,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
9、升,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吸纳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缩小城乡差别,城市成为区域的中心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答案 (1)C (2)B6下表为我国某省(市、区)城乡人口统计表。据表回答 12 题。年份总人口/万人城镇人口比重/%乡村人口比重/%1953 4 125.22 14.8 85.21980 5 938.19 15.2 84.81990 6 760.90 21.5 78.52000 7 328.24 41.5 58.52006 7 549.50 51.9 48.12011 7 865.99 61.9 38.11.近 30 年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播种面积减少B.人口总量
10、不断增长C.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加快D.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吸引2.表格数据所代表的省(市、区)最可能是( )A.上海市 B.江苏省C.内蒙古自治区 D.四川省解析 第 1 题,第二、三产业的建立和集聚是城市化的本质内容。所以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推动。第 2 题,从城市化的水平看,比较高,说明该地区是中国发展比较快的地区。再从人口总量来看,目前上海的人口总量大约是 2 500 万人,所以应该是江苏省。答案 1.C 2.B浙江温州在改革开放 30 年中,私营企业大发展。 “走过一村又一村,村村像城镇”和“走过一镇又一镇,镇镇像乡村”是对温州 30 年
11、间城市化的写照。据此回答 34 题。3.温州城市化过程的特点主要表现为( )A.单个城市规模迅速扩大B.郊区城市化C.中小城市迅速发展D.逆城市化现象明显74.温州城市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为( )A.工业化推动城市化B.城市化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C.城市化带动工业化D.城市化超前了经济发展解析 根据材料中的描述,可以判断温州城市化特点是中小城市迅速发展。温州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答案 3.C 4.A(2015江苏学考真题)下图为“20052013 年江苏、新疆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 。读图回答 56 题。5.与新疆相比,江苏城市化( )A.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慢B.起步晚
12、,水平低,发展速度快C.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慢D.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6.影响两省区城市化进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数量 B.工业水平C.环境质量 D.自然资源解析 第 5 题,江苏与新疆相比,江苏的经济发展水平要高,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发展速度快。该题易错选 C,将江苏和新疆错误理解为发达地区和发展中地区的差异,江苏作为中国东部城市,与新疆比,经济发展水平虽较高,但城市化水平仍然较低,城市化处在快速发展阶段。第 6 题,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动力,城市化进程差异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答案 5.D 6.B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1)从 1985 年到 2005 年,珠江三
13、角洲城市化的具体表现有:_。(2)该地区城市化的直接原因是_。(3)在城市化过程中,该地区的人口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的表现和动力,以及对人口结构的影响。第(1)题,两图对比可看出在城市数目、规模和城市化速度方面的巨大变化。第(2)题,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第(3)题,从城市人口比重、学历构成等方面总结即可。答案 (1)城市数目增多;城市规模扩大;出现城市群;城市化速度快(2)区域工业化(3)城市人口比重越来越大;高学历人口比重不断提高。教材 P39 活动思考提示 1.这是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出现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城市自身的原因:随着大城市的过
14、度扩张,市中心区的居住环境渐趋恶化,城市居民陆续向外迁移。一部分商业和制造业向边缘区迁移,带动了城市外围地带的人口显著增加。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建设了比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二是城市外围的原因,郊区或者农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生活条件和城市的差距越来越小;三是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小汽车,加之城市交通条件的改善,居民可以克服城乡之间的交通阻力,很方便地在城乡之间往返。2.不合理。有些发展中国家,如南美洲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过快,是与经济的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的,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另一部分发
15、展中国家,如印度、孟9加拉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则表现为“滞后城市化” ,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进一步发展造成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当地生态造成很大破坏,结果导致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大幅度下降。3.略。4.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来说,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就越高;反之就越低。反过来,城市化的发展也会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高,就越可以带动附近地区经济的增长。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教材 P40 活动探究提示 1.略。2.要协调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坚持生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二 城市 环境 城市化 过程 特点 学案湘教版 必修 22019012326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0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