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人类与环境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90121346.doc
《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人类与环境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90121346.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第二节人类与环境学案湘教版选修620190121346.doc(1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人类与环境学考要求 说明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一、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1人类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2环境具有供给物质、能量和消纳废弃物的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人类若能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采取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大自然在漫长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态平衡,导致环境的恶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人类与自然环境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可用“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来表示,具体如下:(1)内圆表示占有一定空间的人类社会,内、外圆之间的空间表示人类社会周围的环境。(2)箭头表示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
2、能量。(3)箭头代表人类将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以废弃物的形式排放到环境中去。(4)箭头指人类通过生活活动和生产活动对环境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包括两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资源,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二是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下降、恶化。(5)箭头指环境把它所受到的人类的影响,反过来作用于人类本身。这种反作用,一种是良性的,将使人类获得可持续发展。一种是恶性的,会产生影响人类生产、生活和健康,甚至危及人类生存的环境问题。读下图,回答问题。2(1)自然环境为人类提供_和_。(2)人类社会通过_活动和_活动向环境中排放_。(3)当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
3、超过了_速度,或者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_时,就会出现环境问题。(4)根据上图分析说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解析 本题考查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运用本节所学知识不难解答。答案 (1)物质 能量(2)生产 生活 代谢产物(废弃物)(3)资源再生 环境自净能力(4)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3二、人类对自然态度的演变文明类型 采猎文明 农业文明 工业文明 后工业文明时段公元前 200 万年至前 1 万年公元前 1 万年至18 世纪公元 18 世纪至20 世纪末20 世纪末以后对自然的态度依赖自然(畏惧自然、崇拜自然) 改造自然 征服自然 善待自然环境问题部分生物
4、资源遭到破坏少数地区的区域性问题区域性问题蔓延到全球全球性环境问题亟待解决人类行为 听天由命开始大规模改造自然事后的环境保护补救措施谋求可持续发展人类对自然的态度的演变社会阶段 生产特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主要靠采集植物和捕猎野生动物维持生命依赖自然环境农业社会 人类懂得顺应自然的道理,主要从事种植和养殖活动 利用自然环境工业社会 工业生产迅速发展,对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排放大量废物 人地对抗强烈当代社会 人类创造了空前灿烂的物质文明,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谋求人地协调方法点拨高效记忆人地态度历史演变过程4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
5、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构成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 A 表示_,它是决定_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2)分析影响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主导要素的变化特征。(3)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地矛盾最为激化的阶段是_时代。试分析该阶段环境问题突出的主要原因。(4)环境文明时代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是_。解析 土地是农业发展的基础,它也是农业文明时代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资本是工业文明时代早期的关键因素,后期被科技进步所取代。由于人口压力大,再加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工业文明时代人地矛盾最激化。到了环境文明时代,实现了社会、经济、生态的协调发展。5答案 (1)土地
6、农业文明(2)资本是工业文明早期经济增长的关键要素,随着时代发展,其影响力不断下降;土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下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力逐渐加强,后期成为关键要素;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3)工业文明 人口压力巨大;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过度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环境污染与破坏严重。(4)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三、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1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现实的意义上说,是要控制和制止人类对环境的破坏,防止生态环境的恶化;从积极的意义上说,则是要保护和爱护自然,为生态环境的动态平衡创造并提供更有利的条件;从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出发,要求人类必须尊重和善待自然。2保护环境不仅需要个体和群体的努力
7、,还需要区域之间、国家之间的合作和协调。3当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的、子孙未来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该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予以同等的重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要想实现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和谐,就应尊重与善待自然,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主要内容 基本要求尊重与善待自然必须做到尊重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物种,尊重自然生态的和谐与稳定,顺应自然规律关爱人类并尊重个人解决环境问题,保护地球环境,需要全人类共同努力,关心个人必须首先服从于关爱全人类的大局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思想,对子孙后代的利益以及未来价值予以更多的考虑,并从后代人的立场上
8、对我们当前的环境行为作出道德判断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要以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准则,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倡导环境文明和生态文明,构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材料二 在联合国开发和计划署(UNDP)及联合国环境署(UNEP)的支持下,上海环境友好城市项目已率先启动。该项目旨在通过创建环境友好城市,进一步帮助上海建立高效的环境管理体制,提高环境管理水平,上海在保持
9、经济高速发展的情况下,实现环境质量的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1)上海市位于_入海口,该河注入_海,该城市的气候类型为_。(2)简要评述上海市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3)在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中,人类应如何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答案 (1)长江 东 亚热带季风气候(2)地理位置优越。位于亚热带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热同期,土壤深厚肥沃,利于农业发展,为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物质基础;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形平坦,利于城市和工业的合理布局;沿江靠海、水陆交通便利,便于发展对内、对外贸易。人口众多,科技发达,有众多高等院校,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高素质人才。政策优势。随着改革开放,尤其是
10、浦东新区的建设,使上海市的经济得到快速发展。(3)人类应该尊重环境发展规律,谋求人地和谐,促进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共同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教材 P14活动提示 材料一介绍的主题是:人类生存的环境是大自然漫长演化的结果,人类应该恰当利用和保护,要注意珍惜。材料二提供的信息表明,人类利用自己的智慧发明了科学技术,利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环境,使环境向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两则材料表明:人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和谐关系。教材 P15活动7提示 1.19 世纪末至 20 世纪末,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由“自然之王”过渡到“自然之子” ,人类这种观念的变化说明了人与环境关系趋向和谐,人类已经认识到了人类源于自
11、然,必须有意识地保护自然。2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在古代人类就有所认识,并形成了一些朴素的环保思想,这些环保思想通过古文献传承下来,对当今人类的生产生活启示较大。如:孟子梁惠王上讲:“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 淮南子主术训讲:“先王之道,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 。这些古语都渗透了对大自然的利用与保护为一体的智慧思想。教材 P17活动提示 1.牧场放牧,应该依据牧场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载畜量(载畜量是衡量生产能力的指标,通常指在放牧期内单位面积草场所能容纳牲畜的头数)。2作为牧民,应该从长远考虑,加强合作,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牲畜数量,使之与牧场的承载力相适应,从而达到既放牧了牲畜,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江 专用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 问题 第二 人类 环境学 案湘教版 选修 620190121346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507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