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7课时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课件201901111143.ppt
《包头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7课时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课件201901111143.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包头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第7课时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课件201901111143.ppt(5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直击中考,考点聚焦,考试说明 1了解水的组成及水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2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了解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4认识溶解现象、结晶现象。 5认识饱和溶液的含义,认识溶解度的含义。 6知道水是重要溶剂,酒精、汽油也是常用溶剂。,思维导图,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思 维 导 图,思维导图,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考 点 聚 焦,直击中考,考点聚焦,考点1 自然界的水,1水的组成 (1)实验装置(见图71),图71,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
2、2)实验现象:电极上有气泡产生,一段时间后,连接电源正极和负极的玻璃管中收集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 (3)气体检验:用小试管收集一些气体,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产生的气体,发现它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证明是_;将负极产生的气体移近火焰,气体能_,火焰呈淡蓝色,证明是_。 (4)实验结论 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每个水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的。 本实验同时验证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复燃,氧气,燃烧,氢气,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有时在电解水时,在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或稀氢氧
3、化钠溶液,是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但它们并未参加反应。 在电解水的实验中,测得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往往不是21,实际收集到氧气的体积比理论上应得到的小。可能的原因是:a.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氢气的大;b.氧气在电极上发生了化学反应,部分被消耗了。,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2水的净化 (1)沉淀 静置沉淀:通过不溶性杂质自身的重力使它们从液体中沉降下来,净化程度相对较低。 吸附沉淀:利用某物质(如_)溶于水后生成的胶状物对杂质的吸附,使杂质沉降下来。 (2)过滤:把不溶于液体的_与_分离的一种方法,它适用于分离固液型的混合物。 (3)吸附:常用_除去有臭味的物质
4、和一些可溶性杂质。,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明矾,固体,液体,活性炭,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4)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性杂质的方法,得到的蒸馏水可以看成是纯净物,净化程度相对较高。 (5)过滤的基本操作 实验器材:带铁圈的铁架台、漏斗、玻璃棒、烧杯(见图 72)。,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图72,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操作要领:“一贴、二低、三靠”。 “一贴”:_,用少量水润湿滤纸并使滤纸与漏斗壁之间没有气泡。 “二低”:_、_。 “三靠”:_、 _、 _。,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滤纸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低于漏斗边缘,待滤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盛待过滤液的烧
5、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下端轻靠三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过滤时先过滤上层清液,后过滤下层浊液。若先过滤下层浊液,滤纸上将会残留着大量不溶性杂质,再过滤上层清液时,不溶物会阻碍清液的通过,影响过滤速率。 如果两次过滤之后滤液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或过滤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等。,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3硬水和软水 (1)概念:硬水是含有较多_ 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少含_的水。 (2)检验硬水和软水的方法 加_,产生的泡沫_,有白色垢状物产生的是硬水;产生泡沫_的是软水。,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
6、,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肥皂水,少,多,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3)硬水带来的危害 洗衣服时既浪费肥皂,还会使衣服变硬;硬水会使锅炉内结垢,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管道因局部过热,引起管道变形、损坏、爆炸。 (4)硬水的软化方法 在生活中可用煮沸的方法;实验室中常用蒸馏法或离子交换法。,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考点2 溶液,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1概念:指_物质分散到_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特征:均一性、稳定性。 均一性是指溶液中任意一部分的组成和性质完全相同。 稳定性是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温度、溶剂量、
7、压强等),溶质不会从溶剂中分离出来。,一种或几种,另一种,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均一、稳定的液体并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酒精等。 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呈蓝色,氯化铁溶液呈黄色等。 3组成:由_、_组成。被溶解的物质叫_,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_。,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溶质,溶剂,溶质,溶剂,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溶液通常根据溶质名称来命名,若溶剂不是水,还需指出溶剂的名称。如氯化钠溶液、蔗糖溶液、碘的酒精溶液(简称碘酒)等。 溶液中未溶解的部分不能视为溶
8、质。,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5分类: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_时,所得到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_的溶液,叫作这种溶质的不饱和溶液。 (2)判断方法 当溶液中有固态溶质时,若固体_,那么该溶液是饱和的;若固体_,那么该溶液是不饱和的。,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溶质不能继续溶解,还能继续溶解,不再减少,减少,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当溶液中没有固态溶质时,向溶液中加入少量相应的溶质,若溶质_,则原溶液是饱和的;若溶质_,则原溶液是不饱和的。 当溶液中有
9、晶体析出时,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3)相互转化(一般情况),不再溶解,继续溶解,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注意】 某物质的饱和溶液是对相应的溶质不能继续溶解的溶液,但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如某饱和食盐水中还可以继续溶解硝酸钾固体。 通过降低温度实现由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的转化,只是针对多数固体溶质而言的,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如气体、熟石灰等)是不可行的。 对某饱和溶液进行降温或蒸发溶剂,往往会有溶质从溶液中以晶体形式析出。,第7课时 自然界的水和常见溶液,思维导图,直击中考,考点聚焦,6溶液的应用 (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可使反应速率变_。 (2)动植物对养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包头 专版 2018 年中 化学 复习 方案 课时 自然界 常见 溶液 课件 201901111143 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