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节工业区位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37.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节工业区位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37.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二节工业区位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37.docx(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二节 工业区位课程标准 1.分析工业区位因素,举例说明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发展及区位选择的影响。 2.掌握工业区位选择的方法。(重难点) 3.运用实例理解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三个概念的区别与联系,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主要原因。(重难点) 4.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 1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阅读教材 P58P 61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原材料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等对原料依赖性很高的工业,布局在原料产地较为合理。2.市场需求(1)市场往往位于交通便
2、捷、人口集中的地区,主要是在大城市及其附近地区。(2)其产品不易长途运输或运输费用偏高,应靠近市场布局。3.运输条件(1)若其他条件相同,运输条件较好的矿产资源会得到优先开发。(2)现代便捷、多样的运输系统可大大降低运输费用,改变工业布局。(3)新兴高新技术产业面向国际市场,多布局在航空运输发达的位置。4.劳动力的素质和成本(1)掌握特殊熟练技能的劳动力在工业布局中仍是重要的影响因素。(2)廉价的劳动力也吸引某些工业。5.环境条件:好的环境条件也会吸引某些特定的工业。6.其他因素:动力、政策、集聚、个人因素等。【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 323 原料指向中国制糖工业的分布,据图分析我国的糖2料
3、作物是什么,为什么制糖工业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提示 我国主要的糖料作物是甜菜和甘蔗,用甜菜或甘蔗制糖所消耗的原料比较多,而制成品的重量却大大减轻,所以制糖工业多靠近两种原料的产地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糖料作物的分布特点是“南甘蔗,北甜菜” ,制糖工业也因此分布在我国南方和北方的甘蔗和甜菜产区。2.读教材图 324 市场指向中国饮料制造工业的分布,据图分析酒类、非酒类瓶装饮料制造工业为什么是市场指向型工业及其分布特点。提示 酒类、非酒类瓶装饮料制造工业,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对市场的依赖性很强,所以从图中可以看出,这类工业主要分布在我国人口集中的大城市及其附近,特别是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带的大城
4、市及其附近,市场集中是饮料制造业的最佳区位选择。3.读教材图 325 运输指向加拿大炼铝工业的分布,据图分析加拿大炼铝厂的分布位置及原因。提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加拿大的炼铝厂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大西洋沿岸,两地能源都比较充足(附近有水电站、火电站、核电站),而且发展炼铝业需要的原料(铝土矿、氧化铝等)均来自世界不同的国家,它们经过海洋运输卸船后直接在沿海的工厂里加工,提高了生产效率。教材梳理 2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教材 P61P 65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工业联系与集聚(1)工业联系方式:包括产品之间的工业联系和“上下游”的关系。(2)工业集聚:意义:节约运费、减少能源消耗,共
5、同利用基础设施等,有利于处理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主导因素 利 用 廉 价 劳 动 力利 用 交 通 枢 纽利 用 资 源利 用 能 源 )2.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成因:工业的集聚 工业地域 形 成 (2)类型 专 业 性 工 业 地 域综 合 性 工 业 地 域 )3(3)发展变化工业地域由专业化向综合化发展。 建 立 了 多 种 类 型的 工 业 开 发 区 出 口 加 工 区工 业 园 区高 新 技 术 产 业 开 发 区 )【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 3210 黄河上游的有色金属“长廊” ,据图分析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提示 由图可看出,黄河上游地区有丰富的铜、铅锌、镍矿等有色金
6、属矿产,形成资源组合优势,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建立有色金属冶炼中心及其他配套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黄河上游水能资源丰富,而有色金属冶炼需大量的电能,故充足的水电为其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2.读教材图 3212 辽中南工业区,据图分析:(1)辽中南工业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2)辽中南工业区的工业结构。提示 (1)辽中南工业区形成与发展的条件该区矿产资源丰富,有丰富的煤、石油、铁等矿产资源,为本区的工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能源和原料。区内有发达的水陆运输条件,陆上公路、铁路网密集,临海地区拥有众多港口,有利于原料燃料和工业产品的运输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本区地处平原,地势开阔,农业基础较好,有辽河、大凌
7、河等河流流过,水资源丰富,人口比较密集,劳动力资源丰富,工业发展历史较长,工业基础好,这都为本区发展成为重工业基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辽中南工业区的工业结构辽中南工业区是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既有鞍山、本溪、抚顺、沈阳、辽阳等多个工业枢纽,又有若干有色金属、煤炭、菱镁矿等矿山工业区以及一系列不同规模的工业城镇。主要工业部门之间的联系如下图所示:4教材梳理 3 世界主要工业区与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阅读教材 P65P 66全部内容,填写下列知识。1.世界主要工业区(1)分布多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地域,特别是沿海的港口城市。(2)主要的工业区 欧 洲 西 部 工 业 区北 美 工 业 区俄
8、 罗 斯 乌 克 兰 工 业 区中 国 日 本 工 业 区 )2.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创建了一个新的人工环境。( 2) 不 利影 响 消 耗 大 量 资 源 , 对 这 些 资 源 无 节 制 地 开 发 会 给人 类 带 来 巨 大 的 灾 难造 成 环 境 污 染 , 威 胁 人 类 的 健 康 和 生 物 的 生 存 )预习效果自测1.正误判断:(1)工业区位因素在不断变化之中。( )(2)影响电子装配业的主导因素是科学技术。( )(3)为防止对城区造成污染,所有工业都应布局在城市的外缘。( )(4)从生产工序上看,机床厂的布
9、局宜靠近钢铁厂。( )(5)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各企业存在生产上的工序联系。( )(6)跨地区、跨国网络公司的目的是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 )(7)传统工业区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传统工业为主;以中小企业为核心。( )(8)传统工业比高技术工业交通条件要求低。( )(9)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是传统工业区整治的重要措施。( )提示 (1) 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变化,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直接影响工业的区位选择。(2) 影响电子装配业的主导因素是劳动力。(3) 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4) 机床厂需要钢铁做原料,运输量大,为降低生产成本应靠近钢铁厂
10、布局。5(5) 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各企业是由于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而集聚在一起的。(6) 跨地区、跨国网络公司的目的是在全球寻找最优区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7) 传统工业区建立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8) 传统工业与高技术工业对交通条件要求都较高。(9) 针对传统工业区的衰落原因,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发展第三产业是传统工业区整治的重要措施。冻干食品是将含水食品冻结后,在真空环境下加热,使食品中水分直接升华排出得到的食品,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具有食用快捷、营养、安全等优点。冻干食品国际需求量巨大,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据此
11、完成 23 题。2.与日韩相比较,中国发展冻干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市场广阔 B.技术先进C.原料丰富廉价 D.交通便利3.中国果蔬冻干食品加工企业可能首先兴起于( )A.东部地区 B.中部地区C.西部地区 D.青藏地区解析 第 2 题,本题可用排除法。与日韩相比,我国交通不占优势;材料中提及“冻干食品国际需求量巨大,中国正处于起步阶段” ,说明我国市场和技术条件都不具有优势;相对日韩两国,我国是农业大国,原料丰富且廉价。第 3 题,由材料中“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而出现的” ,可知其首先兴起于经济、技术条件较好的东部地区。答案 2.C 3.A下图中甲、乙、丙反映了
12、三类工厂的投入构成情况。据此回答 46 题。4.按主导因素划分,甲类工厂代表的工业类型是( )A.市场导向型 B.劳动力导向型C.原料导向型 D.动力导向型5.乙类工厂运费低的原因最不可能是( )6A.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B.产品科技含量高、运量小C.以航空运输为主D.靠近原料地和消费市场6.现阶段,丙类工厂适宜布局在我国的( )A.环渤海地区 B.长江三角洲地区C.珠江三角洲地区 D.中、西部地区解析 第 4 题,据柱状统计图判断甲、乙、丙三种工业部门及工业导向类型是关键。对照三种工业在几种构成中比例大小(参考纵轴)可确定甲为原料占主要投入要素的原料导向型工业,乙为科技占主导地位的技术导向型工
13、业,丙为工人工资占比例最大的劳动力导向型工业。第5 题,乙类工业为技术导向型,具有体积小、质量小的特点,运输费用所占比例较低,不必靠近原料地和市场布局。第 6 题,我国中、西部经济水平较低,劳动力丰富而廉价,适宜丙类工厂工业布局。答案 4.C 5.D 6.D探究点一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案例探究】材料一 原料指向中国制糖工业的分布。材料二 动力指向加拿大炼铝工业的分布。7结合材料探究:(1)制糖工业为什么是原料指向型工业?(2)我国制糖工业的分布有何特点?(3)加拿大炼铝工业为什么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4)加拿大炼铝工业除靠近沿海外,在布局上还应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提示 (1)用甜菜或甘
14、蔗制糖所消耗的原料比较多,而制成品的重量却大大减轻。(2)我国制糖工业接近原料产地,主要分布在南方的甘蔗产区和北方的甜菜产区。(3)加拿大炼铝工业所需要的原料主要靠进口,炼铝工业分布在沿海便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减少了运输费用。(4)电解铝生产属动力指向型工业,因此在布局上还应接近能源(火电、水电、核电)充足的地区。【反思归纳】1.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82.工业区位因素变化及其原因3.工业区位的主导因素影响工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很多,但不同的工业部门由于各自的特点不同,区位选择时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也不同,如下表所示:工业区位类型主导区位因素 主要部门 特点 区位选择原则原料指向型 原料制糖工
15、业、水产品加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应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市场啤酒制造业、家具制造业、印刷工业、石油化工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运输产品成本较高应接近消费市场动力指向型能源电解铝工业、炼铜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量应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劳动力指向型劳动力成本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业、包带、制伞、制鞋等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指向型知识和技术飞机制造、集成电路、精密仪表、卫星等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院校和科技发达地区9【即时巩固】 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 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
16、美国的 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 3 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 K 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 年 4 月底,K 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 110 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完成(1)(3)题。(1)如果 K 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 )A.离原料产地较近 B.离消费市场较近C.劳动生产率较高 D.劳动力价格较低(2)K 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 )
17、A.原料价格 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 D.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 )A.原料使用量 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 D.设备费用解析 第(1)题,考查工业区位。纺纱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工厂选址主要考虑劳动力价格。由题干信息可知,我国劳动力价格比美国低,比越南、巴基斯坦等国高,故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劳动力价格低于美国。D 项正确。第(2)题,考查工业区位。由材料信息可知,越南、巴基斯坦、美国都属于国际市场,原料价格相差不大,A 项错误;与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相比,美国不具备劳动力价格优势,B 项错误;K 企业将在美国生产的第一批纱线运至杭州,故
18、美国不具备市场优势,D 项错误;K 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厂应该是看中了其投资环境,如劳动力素质、技术、资金等,生产出质量较高的纱线,C 项正确。第(3)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纺纱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案例表明我国 K 企业能在劳动力价格很高的美国建纺纱厂,应该是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纺纱业劳动力使用量大大减少,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劳动力价格高的劣势,B 项正确。答案 (1)D (2)C (3)B探究点二 工业的区位选择【案例探究】 材料 华中某城市的市区及近郊图。10结合材料探究:(1)图中 A 地区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部门是什么?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2
19、)图中 B 地区是以食品、服装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什么?(3)该城市计划在 C 地区兴建一个新型工业园区(以光电子工业为主)。简述这样规划的主要依据。提示 (1)炼铝工业。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供应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及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2)接近消费市场。(3)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河流上游,近绿化带,环境条件好。【反思归纳】1.工业的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选择,既要考虑自然因素,又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和环境因素。(1)自然因素方面,要考虑是否有修建工厂所需
20、的良好地质、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是否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水资源。(2)社会经济因素方面,需要考虑能否尽可能地接近原料、动力、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和交通运输便利的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是否有良好的社会协作条件。理想的区位应具备的条件是接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价廉质优,市场前景广阔。(3)环境因素方面,应根据不同工厂的污染特点,尽量减少对城区或居民区的污染。例如,对水源有污染的工厂应使工厂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和河流上游;排放大量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工厂,不要布局在城市和其他居住区盛行风向的上风地带,以避免污染城镇的大气。112.环境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质量
21、已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工业区位选择应根据工业部门的环境要求特点和环境污染的性质进行具体分析。区位选择要求 举 例环境要求 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厂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规模小、无污染的工厂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厂可设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机械厂污染程度严重污染的工厂宜设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应设置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盛行风向相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地区,工厂宜设置在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向水泥厂、酿造厂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其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应尽量布置在河流下游印染
22、厂、造纸厂污染类型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 钢铁厂、火力发电厂【即时巩固】 读“大陆西岸附近某岛屿示意图” ,回答(1)(3)题。(1)早期,该岛在甲地建有钢铁工业,选择在该地建设钢铁工业的主要因素有( )耕地面积广阔 交通便利 水源充足 能源丰富A. B.C. D.(2)由于钢铁厂环境污染严重,计划进行搬迁,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乙、丙、丁、戊四城市中最适合新厂建设的是( )A.乙 B.丙 C.丁 D.戊12(3)20 世纪 70 年代后,甲城钢铁厂把炼铁厂先后迁往巴西和印度,促使该现象发生的因素有( )原料 交通 技术 市场A. B.C. D.解析 第(1)题,甲地附近有
23、煤矿,靠近铁路线,地形平坦开阔,这些都是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条件。耕地面积多少与发展钢铁工业关系不大。第(2)题,从题目条件判断该岛屿位于盛行西风带内(北半球西风带的风向为西南风),钢铁厂要布局在下风向。第(3)题,巴西和印度铁矿资源丰富,并且海洋运输便利。答案 (1)D (2)A (3)A探究点三 工业地域的形成和发展【案例探究】结合材料探究:(1)底特律与长春都有“汽车城”之称,试评价汽车产业集聚模式的利弊。(2)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钢铁之城”匹兹堡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失业潮。试分析当时匹兹堡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3)分别分析大连和沈阳两城市的工业区位条件。提示 (1)利:有利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三 生产 活动 地域 联系 第二 工业区位 学案中 图版 必修 220190122237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94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