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节地域联系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35.docx
《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节地域联系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35.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_2019学年高中地理第三章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第三节地域联系学案中图版必修220190122235.docx(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三节 地域联系课程标准 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2.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和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 2.理解五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够根据地域联系的实际情况选择最佳地域联系方式。(重难点) 3.了解通信的概念及其分类,区别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的主要任务。 4.理解商业贸易的概念,理解并掌握商业贸易的主要作用和主要环节。 5.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重难点) 6.结合实例,分析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重难点)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
2、 1 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及主要方式阅读教材 P69P 73,填写下列知识。1.地域联系(1)作用:发挥各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发展。(2)方式:主要有交通运输、通信、商业贸易等。2.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1)功能:把工农业的产品运到消费地,是产品生产过程的继续。(2)特点:不生产出任何新的物质产品,其产品只是货物或旅客的位移。(3)方式:主要有铁路、水路、公路、航空、管道等。(4)衡量指标:运费的多少,经济上的多、快、好、省,基本建设投资的大小,占地多少,是否会产生环境污染等。3.通信(1)概念:把实物和信息从一地传到另一地。(2)分类 邮 政 通 信 : 利 用 各 种 交 通
3、工 具 , 传 递 信 函 、 文 件 、报 刊 等 实 物电 信 通 信 : 利 用 电 磁 系 统 , 传 递 文 字 、 声 音 、 图 像等 信 息 )2(3)发展变化电信通信发展迅速,特别是国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4.商业贸易(1)(2)国际贸易内容和形式:商品的贸易、资本的国际投入、劳动力和技术在国家间的流动。发展: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图表解读】 1.读教材图 338 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据图分析商业活动的主要过程。提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在商业活动中,生产是起点。没有商品的生产就没有商品的交换。收购使商品从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是商品交换的前提。储存和
4、调运是商品交换的中间环节,是购销时空矛盾的缓冲器。需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线路及相应数量的仓库来实现。销售是商品交换的终结,通过销售,商品由流通领域进入消费领域,消费是商业活动的终点,最终实现了商品的价值,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要,又为社会再生产创造了更新的条件。商业活动的各环节是紧密联系的,一旦某一环节没有抓好,商品流通就会受阻。2.读教材图 339 中国主要商业中心城市的分布,据图分析:(1)商业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有什么关系。(2)我国商业中心的分布特点。(3)我国商业中心的东西分布差异及原因。提示 (1)商业和城市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而发展,商品流通网络是联结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纽带,大、中、小
5、城市就是这些纽带上的关节点,在流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2)图示的商业中心有全国性的商业中心,大多数为省会城市;另外为区域性商业中心,大多为沿海经济开放城市。(3)分布差异:这些级别不同的商业中心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这是因为该地区有较强的商品生产能力和庞大的消费市场,且交通便利。而广大的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欠发达,商品生产能力和消费能力低,而且人口稀疏,交通不便,所以很少有大的商业中心分布。3教材梳理 2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阅读教材 P74P 75前两自然段,填写下列知识。1.水路交通与城市的兴起(1)城市区位:在重要的江岸渡口或两条通航河道交汇处。(2)形态:沿河流带状发
6、展,城市用地多沿河布置。( 3) 航 运 发 展 对 城市 发 展 的 影 响 木 船 时 代 依 附 江 河 支 流 发 展轮 船 时 代 沿 江 延 伸 )2.铁路、公路使城市沿交通轴发展(1)车站成为人流量很大的中心和货运转运枢纽。(2)城市形态:沿交通轴发展,改变了城市沿江河单一扩展的形式。3.综合交通使城市多方向分散扩展(1)由集中式的团块状向分散的形态发展。(2)由单一到多方向发展。(3)由内聚到沿轴放射状发展。【图表解读】 读教材图 3313 和图 3314,据图分析武汉城市形态的形成过程。提示 武汉城市形态形成过程如下:(1)改革开放以后,武汉市人口和用地规模大增,城市沿放射状
7、道路网向远离城市中心的方向发展,初具“非”字形态,汉口、汉阳、武昌三镇有分散式的团块状发展趋势。(2)后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提出建设环形放射状的城市交通网络。沿长江和京广铁路呈十字轴线展开,以中心城区为轴心,以汉丹铁路、武黄铁路、几条国道、汉江为放射线进行城镇布局。新的开发区域必须依靠交通轴线与中心城区保持密切的联系,城市突破团块集中发展的态势,呈现沿轴快速发展的趋势。教材梳理 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阅读教材 P75P 76全部内容,填写下列知识。1.交通运输方式与商业网点的形成(1)商业网点:可以是大、中、小城市,也可以是城市内部具有聚集人流、物流功能的商业中心。(
8、2)城市形成与交通运输4帆船、马车运输时代河流、大道的汇合处。公路、铁路运输时代公路、铁路沿线和交通枢纽处。2.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与商业网点的发展Error!交通运输布局的变化预习效果自测1.正误判断:(1)铁路、汽车和飞机都属于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 )(2)管道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机动灵活。( )(3)现代通信是以传递信函为主的人的社会交往方式。( )(4)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起决定作用。( )(5)交通干线一定成为城市发展的中轴线。( )(6)大城市带的形成与交通运输网的布局有密切关系。( )(7)商业网点的布局都遵循交通最优原则。( )(8)平原
9、地区的商业网点密度一定大于山区。( )(9)城市的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都分布在市中心,接近消费市场。( )提示 (1) 铁路、公路和航空都属于基本的交通运输方式。(2) 管道运输的特点是运量大、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管理方便,但灵活性差。(3) 通信分为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所以现代通信不单是传递信函。(4) 交通条件对聚落的形态影响很大,但并非起决定作用,因为聚落的形态受地形、河流、政治政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非是一个因素决定的。(5) 交通干线加强了对外联系,一般能成为城市发展的中轴线。实际上,城市的发展除受交通因素影响外,还受地形、河流、政府规划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些城市为避免交
10、通干线对城市的交通拥堵及污染,交通干线并不是城市的中轴线。(6) 随着人口、物资和经济活动的聚集,由高速公路、铁路等运输干线组成的运输网,将聚落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将多个城市相互连接,形成沿交通网分布的大城市带。5(7) 商业网点除遵循交通最优原则外,还遵循市场最优原则、便民原则;此外,有时行政因素也成为商业网点布局的主导因素。(8) 一般来讲,山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稀少,交通运输方式单一,商业网点密度较小;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人口密集,商业网点密度较大。但在热带、寒带地区的平原,如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由于气候条件恶劣,不适宜人类的生存,故人口密度小,商业网点密度也小。(9) 大型综合
11、商场、超级市场要求有便捷的交通,城市中心交通拥堵,加上地价高、停车困难,故有些大型综合商场、超级市场多建立在市区环路边缘或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龙头,但是能源不足限制了其发展,为此我国修建了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工程,以此来解决该区域的能源短缺问题。据此回答 23 题。2.西气东输采用的运输方式为( )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C.管道运输 D.水路运输3.对该类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能双向运输B.连续性强C.只能运送液体和气体D.受天气变化影响大解析 西气东输采用的是管道运输方式,该种运输方式具有连续性强、受天气影响小、只能单向运输的特点。除了能运输气体、液
12、体外,也能运送粉末状、颗粒状固体货物。答案 2.C 3.B阅读材料,回答 45 题。材料一 胶济客运专线今年 9 月下旬将再次调速,调速后济南至青岛间动车组将再次提速,将由现在的 2.5 个小时左右提速至约 1 小时 50 分钟。材料二 动车组、磁悬浮列车,推动了我国经济更快地发展,同时也是我国科技力量雄厚的6体现。4.材料中新型运输工具的出现,体现了交通运输发展方向为( )A.大型化 B.高速化C.专业化 D.综合化5.磁悬浮列车是城市客运交通的“新宠” ,但目前我国还不宜大规模发展,主要原因是( )A.占地面积太大B.安全系数太低C.造价太高,运费贵D.磁辐射污染严重解析 第 4 题,动车
13、组、磁悬浮列车大大提高了车辆运行速度,体现了高速化的特点。第 5题,磁悬浮列车由于具有安全性、稳定性、与环境适应性以及高速、适合大量运输等特点,被视为 21 世纪综合运输系统中最具发展前途的高科技运输手段之一。但磁悬浮列车造价太高。答案 4.B 5.C探究点一 交通运输及其重要性【案例探究】 材料 四种运输方式的运费比较图。结合材料探究:(1)说明与 OA、AB、BC 三段相对应的最佳运输方式是什么,并说明原因。(2)“在图中展示的四种运输方式当中,公路运输的费用最高。 ”以上说法是否正确?请阐明你判断的理由。(3)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崎岖,铁路建设成本高,以航空运输代替,是否可行?提示 (1)O
14、A:公路运输,公路运输具有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的特点,短距7离运输运费最低。AB:铁路运输,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的特点,中长距离运输运费最低。BC:水运,水运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特点,长距离运输运费最低。(2)这种说法不对。由图可知,随着距离的变化,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成本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公路、铁路、水运相比较,短距离运输时公路运输的费用最低;长距离运输时水路运输的运费最低;铁路运输特别适合中长距离的运输;管道因为其建设费用巨大和其运营方式的特殊性,所以其运费随距离的变化并不大。(3)不可行。由于运输成本高,运量小,难以解决当地大量资源外运及当地居民发展
15、经济脱贫致富的问题。【反思归纳】1.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运输方式优点 缺点适宜运输的货物铁路运输当代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运量大,速度快,运费较低,受自然因素影响小,连续性好修筑铁路造价高,消耗金属材料多,占地面积广,短途运输成本高大宗、笨重、长途运输公路运输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地位日益重要的运输方式。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对各种自然条件适应性强运量小,耗能多,成本高,运费较贵短程、量小的货物水路运输历史悠久的运输方式。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速度慢,灵活性和连续性差,受航道水文状况和气象等自然条件影响大大宗、远程、时间要求不高的货物航空运输速度快,运输效率高,是最快捷的现代化运输
16、方式运量小,耗能大,运费高,且设备投资大,技术要求严格急需、贵重、数量不大的物品管道运输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的新型运输方式。用管道运输货物气体不挥发,液体不外需铺设专门管道,设备投资大,灵活性差主要是原油和成品油、天然8流,损耗小,连续性强,平稳安全,管理方便,而且可以昼夜不停地运输,运量很大气、煤浆以及其他矿浆2.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首先要看货物性质和运输需求,其次要明确运输方式的特点及最适用的范围,最后综合运距、运费等要素,选出最合理的运输方式。具体如下所示:【即时巩固】 读“各种运输方式优劣评价等级图” ,回答(1)(2)题。(1)下列运输方式的代号中,最便于人们日常
17、出行的是( )A.a B.b C.c D.d(2)下列运输方式的选择中合理的有( )A.小麦:从美国运到印度aB.鲜花:从荷兰运到日本cC.急救药品:从美国运到新加坡eD.服装:从中国运到俄罗斯d解析 根据示意图可判断,运载量最劣、速度最优的 a 为航空运输;灵活性最优的 b 为公路运输;灵活性最差的 e 为管道运输;运价最优的 c 为水运;d 的运载量、运价、灵活性和速度等都较好,可确定为铁路运输。答案 (1)B (2)D探究点二 通信和商业贸易9【案例探究】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于 2016 年 12 月 16 日至 18 日在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乌镇举行。大会的主题是“互联互通、共享共治,
18、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结合材料探究:(1)国际互联网属于哪种通信方式?国际互联网与传统的信息交流方式相比,有哪些优缺点?(2)网上购物作为一种新型的商业贸易形式,请简单说一下它比传统商业有哪些优势?(3)在商业活动的主要环节中,储存和调运有什么作用?提示 (1)国际互联网属于电信通信。优点:国际互联网的出现,减少了物质消耗,大大降低了信息交流成本,提高了通信效率,促进了世界文化交流。缺点:网上信息使用时需判断真伪,发展中国家可能受到不平等竞争和文化挤压。(2)主要是它的便捷性,不论你身处何时何地,都可以随时上网“逛商店” ,选商品买商品,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约束。(3)储存和调运是连贯商品
19、购销的必要流通纽带,储存可解决购销过程中的时间矛盾,调运可调节购销过程的空间矛盾。【反思归纳】1.邮政通信与电信通信的区别通信包括邮政通信和电信通信两大类,它们的主要业务有较大的差别。其基本内容如下表所示:通信 邮政通信 电信通信主要载体 交通工具 电磁系统主要业务传递信函、文件、报刊等实物传递文字、声音、图像等信息主要特点 点多、线长、面广 准确、迅速、方便、保密网络组成 邮局和邮路 终端设备、传输设备和交换设备自然因素 自然灾害 地形障碍影响因素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人口数量和人口密度等2.商业贸易项目 内容10概念 专门从事商品收购、调运、储存和出售等经济活动的部门环节 收购、调运、
20、储存、出售分类 商业(对内商务)、贸易(对外商务)意义联系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关系商业依赖于城市的发展,城市的发展以商业为动力,二者互为条件,相互促进商业商业与城市表现城市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形成的,是商业赖以发展的基础和依托,城市的经济实力、吸引力和辐射力的发挥,以发达的商品流通为条件,商品流通网络是联结社会经济生活各方面的纽带,大、中、小城市就是这些纽带上的关节点,在流通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内容和形式 商品贸易、资本的国际投入、劳动力和技术在国家间的流动贸易影响和意义 世界贸易增长速度快于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国家之间联系增强【即时巩固】 随着“网购”的兴起
21、,商品的流通量不断增加。这促进了( )A.商业网点密度的加大B.商业区的规模扩大C.商业流通环节的增加D.地域间的商业联系解析 网购实际上是虚拟商业网点取代了实体商业网点,增加了流通量,但不会增加商品流通环节,也不会加大商业网点密度和促进实体商业区的规模扩大。商品流通量增大只是促进了地域间的商业联系。答案 D探究点三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变化对聚落形态的影响【案例探究】 扬州地处江苏省中部,南临长江,京杭大运河纵贯南北,至今已有 2 500 多年的历史。自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来,古代扬州几度繁荣,曾有“淮左名都” “富甲天下”的美誉。自清代中叶以后,随着大运河的淤塞,以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扬州城
22、市发展缓慢,甚至停滞。新中国成立后,现代化陆路交通发展,加之京杭大运河的疏浚,才使扬州焕11发了青春。结合材料探究:(1)扬州因何而兴?(2)如此繁荣昌盛的古城,近代为何走向衰落?(3)我国南方在河网稠密、水运便利的影响下,城市的分布、形态各有什么特点?(4)交通运输的发展为何会影响聚落形态的变化?提示 (1)扬州处在长江和大运河交汇的十字路口,南来北往的船只,在此停靠转运,商贾云集,贸易频繁,城市繁荣。(2)由于大运河的北段淤塞,东面海上运输的发展,西面京沪铁路的建成,南北客货流的流通不再经过此处,城市衰落。(3)城市多沿河分布,城市形态沿河伸展。(4)交通通过改变空间的通达性,而对城市土地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8 _2019 学年 高中地理 第三 生产 活动 地域 联系 三节 学案中 图版 必修 220190122235 DOC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9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