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第13讲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斗争课件.pptx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第13讲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斗争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现代西方文明创新与拓展的历程第13讲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斗争课件.pptx(6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13讲 二战后世界的发展演变 两种社会制度的共存与斗争,核心目录,考向目录,二战后至今是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世 界政治、经济局势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具体是政治上由两极格局 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经济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确立,全球化加速发 展。,1.两极格局的形成 (1)背景 二战后,美苏双方失去了战时同盟的基础,关系逐渐恶化。 美苏双方在意识形态、国家利益方面发生冲突。 美苏实力相对均衡。,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2)表现 政治上,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 与之对抗。 经济上,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苏联推动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军事上,美国推
2、动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苏联则推动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1948年的柏林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一次高潮,1962年的古 巴导弹危机是美苏“冷战”的第二次高潮。,(3)“冷战”中的热战 朝鲜战争:使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新中国的政策, “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 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导致美国的霸 主地位相对衰落。 (4)影响 双方剑拔弩张,使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两大集团势均力敌,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 也具有积极的客观影响。,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1)欧洲共同体形成: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削弱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2)日本
3、成为经济大国: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 国,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3)不结盟运动兴起:奉行非集团、不结盟的政策,后来把反对霸 权主义作为重要任务,冲击了两极格局。 (4)中国的发展壮大:经济发展迅速,国际地位不断提高。,3.两极格局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1)两极格局的瓦解 东欧剧变: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苏联解体: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社会主义方向,苏联解体,两极 格局瓦解。 (2)和平与动荡并存 国际关系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矛盾,美国不断插手别国事务和地区争端。 国际恐怖主义呈泛滥趋势,各国都加强了反恐斗争。,(3)多极化趋势加强 美国成为唯
4、一的超级大国,极力构筑单极世界。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等实力增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1.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二、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和资本主义的新变化,2.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背景:二战后世界经济、贸易秩序混乱;西欧一片萧条,美国一 枝独秀。 (2)布雷顿森林体系: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 银行正式成立,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正式建立。确立了美国的 经济霸主地位;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 世界贸易的发展。 (3)关贸总协定: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简称“关贸总协定”,它 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
5、易体系形成。 (4)影响:世界经济秩序朝着制度化、体系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三、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1)欧共体的形成及其发展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签订,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欧洲煤钢共同体于196 7年合并成欧洲共同体。 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1985年,欧共体进一步提出建立统一大市场。 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问世。 (2)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美、加、墨三国建立的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 (3)亚太经合组织: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成员间差异较 大,形成了独特的“APEC方式
6、”。,3.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1)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原因 根本推动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 技术手段:交通运输技术发展和信息技术发展。 消除障碍:两极格局的结束。 体制保障:市场经济体制。 推动者:跨国公司和国际组织。 (2)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 一轮扩张。 (3)经济全球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经济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导致全球经济 危机的连锁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 进一步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威胁人类的生存。 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文学艺术成就 (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1.过程 (1)
7、1946年,美国研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奠定了现代信 息技术的基础。,2.功能:提供文件传输、聊天等服务。,(2)20世纪50年代末,美国出于“冷战”的需要,开发信息技术,互 联网产生。 (3)20世纪90年代以后,互联网进一步发展为全球信息网。,3.影响 (1)它在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信息 化社会开始出现。 (2)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改变了传统产业结构。 (3)改变了人们工作、生活及社会交往方式。 (4)给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二)二战后的文学艺术 1.20世纪的现代主义文学 (1)背景: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
8、社会问题。,(2)成就:贝克特等待戈多。 (3)影响:反映了现代西方人心灵的迷惘和痛苦。 2.20世纪的现代主义美术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主义美术进一步发展,出现了五花八门的 表现形式,使人们对到底什么是艺术产生了长久的迷惘。,3.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1)20世纪现代主义音乐兴起。 (2)爵士乐在“一战”后受到空前欢迎。 (3)二战后,摇滚乐成为流行音乐的主流。,4.电视的发展:二战后,电视进入大规模的普及运用阶段;电视节目 从直播发展到实况录像转播,从多路传播发展到卫星传播。,1.战后世界人民反战和平运动 (1)史实 世界保卫和平大会。 罗素爱因斯坦宣言。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
9、反战运动。 20世纪80年代和平运动的高涨。 (2)特点 内容上以反核运动为中心。 范围上真正具有全球性。 组织上由分散走向统一,由国内运动走向跨国运动。,五、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选修),(3)影响 有效遏制了侵略战争的爆发。 促使美苏两国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放弃战争谋求缓和。,2.美苏由紧张对抗到谋求缓和对话 (1)赫鲁晓夫上台,争霸斗争愈演愈烈。 (2)古巴导弹危机。 (3)尼克松对苏联推行“缓和”政策。 (4)苏联出兵阿富汗及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致使美苏关系重新紧 张。 (5)戈尔巴乔夫提出全球缓和战略和“新思维”,得到美国响应。 (6)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3.
10、联合国 (1)成立:1945年10月24日,联合国宪章开始生效。 (2)成就:在实现全球非殖民化、维护世界和平和安全、促进社会 和经济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六、烽火连绵的局部战争,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的原因 (1)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 整体。 (2)两次世界大战的教训。 (3)在第三次科技革命影响下,优先发展经济成为时代潮流。 (4)维持持久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愿望。,七、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3.和平与发展的辩证关系 (1)维护和平是促进发展的前提:生产力提高和社会文明进步离不 开和平环境。 (2)促进共同发展是维护和平
11、的有力保证:建立经济联系,形成利 益共享;缩小各国差距,实行平等合作。,2.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总趋势 (1)战争危险依然存在。 (2)和平力量不断增强。,(2018河南八市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测评)19851995年,世界贸易 额平均增长率约5.5%,为世界同期生产平均增长率的两倍;世界 出口贸易总额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1960年为12.2%,1989 年则上升为18.2%。这一现象表明 ( ) A.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呈下降态势 B.政治格局变动影响贸易额 C.信息技术促进世界经济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解析 从材料中无法看出世界国民生产总值升降,故A项错误;19 851995年的政治
12、格局变动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其对贸易额 的影响应该是负面的,与材料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信息 技术对世界经济的影响,故C项错误;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有利于 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贸易增长,故D项正确。,答案 D,1.(2018四川雅安高三二诊)二战后,德国分裂为联邦德国和民主 德国,分别定都波恩和柏林。1990年,两德签署统一条约,民主德 国加入联邦德国。1991年,德国决定将联邦议院和政府所在地从 波恩迁往柏林,德国定都柏林旨在 ( ) A.消除德国东西部的差异 B.缓解美苏在欧洲的对抗 C.加速欧洲的一体化进程 D.增强统一国家的凝聚力,考向一 两极格局下美苏对抗的特点及美国对外
13、政策,答案 D 材料介绍了两德合并以后德国首都迁往柏林的史 实。因为柏林以前一直是德国的首都,对于整个德意志民族有很 大的心理作用,因此D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C两项与材 料无关;消除东西部差异与定都柏林没有必然的联系,A项错误。,1.美苏对抗的特点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至20世纪50年代表现为以美国为首的 资本主义阵营与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抗,政治、 经济、军事上的“冷战”。 (2)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被美苏争霸局面代替,伴随着“冷 战”在世界各地进行争霸、对抗。 (3)美苏两极对峙是国际关系的基本特征,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 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2.
14、美国对外政策 (1)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表现为实行 “冷战”。 (2)对中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对新中国进行封锁孤立;20世 纪70年代,开始调整与中国的关系,并与中国建交。 (3)对西欧:政治上扶植反共力量;经济上利用马歇尔计划控制西 欧。随着西欧的崛起和联合,美国调整战略,美国和西欧逐渐走向 平等的政治同盟关系。 (4)对日本:经历了美国独占日本、扶植日本,日本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美国和日本逐渐走向平等的政治同盟关系。,2.(2017课标)上图是苏联时期的一幅漫画又是斯大林格勒。该漫画表明 ( ) A.外国对苏俄的武装干涉彻底失败 B.苏联在帝国主义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现代 西方 文明 创新 拓展 历程 13 战后 世界 发展 演变 社会制度 共存 斗争 课件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8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