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ptx
《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八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课件.pptx(5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专题八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总纲目录,1.外国侵略: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外国侵略势力开始深入内地;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大大加深;八国 联军侵华战争后,外国列强通过清政府间接控制了中国;20世纪30 年代,日本发动以灭亡中国为目标的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东北大 部分地区,并实行殖民统治。,2.中国抗争: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经历了由单阶级独斗、多阶级联合到全民族抗争的过程。首先是太平天国运动,其次是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最后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建立真正独立自主的新中国。,1.(2018山东德州期末)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失守后,两江 总督何桂清
2、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去与英、法等国领事联络,宣 布:“粤事应归粤办,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仍照常贸易。”咸丰 帝在给何桂清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华夷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 商”。这说明当时 ( ) A.中央集权削弱 B.地方官员主动适应国际外交 C.地方自主性增强 D.清政府缺乏近代国家观念,主干点一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战争,答案 D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根据材料可 知,地方上书中央不能反映中央集权的削弱,故A项错误;材料中广 州城失守后“上海华夷并无嫌隙,应仍照常贸易”的做法不符合 近代民族国家的外交理念,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咸丰帝在给何 桂清的上谕中”可知,地方依旧要上报、服从中
3、央,故C项错 误;根据材料可知,清政府从官员到皇帝都缺乏近代民族国家观, 故D项正确。,2.(2018安徽亳州期末)清末爱国人士黄遵宪在给好友的信中写 道,“新约既定,天旋地转”,“东南诸省所恃以联络二百余年所 收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之他人”,“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 造货,夺我生产”。信中的“新约”是指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南京条 约虽然割香港岛给英国,但未涉及东南防卫,故A项错误;天津 条约未涉及割占中国大片领土,故B项错误;马关条约既涉 及割台湾又涉及赔款,故C项正确;辛丑条约并未割地,故D项 错
4、误。,3.(2018山西太原期末)鸦片战争以来,不平等条约多以割地、赔 款、开埠通商为基本内容,而辛丑条约却不再有割地、开埠 等,虽然有赔款,但也并非列强的主要目的所在。这一变化 ( ) A.反映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B.说明帝国主义侵华策略的转变 C.说明中国已被列强瓜分完毕 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根据所学可 知,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A 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义和团运动沉重打击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 心,列强转而扶植清政府,故B项正确;中国当时并未被完全瓜分, 故C项错误;辛丑条约是列强侵华的进一步深入,并没有沉
5、重 打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故D项错误。,4.(2018天津文综,5)清政府官员曾要求外商具结承诺:“懔遵钦定 新例,不敢夹带鸦片。倘查出本船有一两鸦片,愿将夹带之犯,听 凭天朝官宪即行正法,船货全行没官,若查无夹带鸦片,应求恩准 照常进埔贸易。良歹分明,情甘帖服。”这表明当时 ( ) A.政府对于禁烟态度坚决 B.禁烟政策得到各国政府公认 C.鸦片贸易已实现合法化 D.走私鸦片不再享有治外法权,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 清政府官员要求外商具结承诺不再夹带鸦片并且被发现夹带鸦 片甘愿接受处理,体现出政府的禁烟态度坚决,故A项正确。材料 无法体现各国政府对禁烟政策的态
6、度,也不能说明鸦片贸易已实 现合法化,B、C两项错误;当时列强还未获得在华治外法权,D项 错误。,5.(2015安徽文综,15)传教士郎怀仁等上书拿破仑三世:“现在我 们能够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地,在那里可以讲道、设堂、建 设慈善机构。取得这个自由应当归功于陛下的大力保护,归功于 北京的密切注视条约执行的公使。”据此判断,该不平等“条 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答案 B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 南京条约签订后,外国人并不能“自由地深入久闭的中国内 地”,故A项错误。拿破仑三世于1870年被俘并下台,据此可排除 C、D两项。北
7、京条约承认天津条约继续有效,而天 津条约规定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人可自由到中国内地游 历、经商、传教,故B项正确。,6.(2018课标,2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 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与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 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 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 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 ( ) 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 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 C.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 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 解读题干可知,甲午中日
8、战争期间,日本充分利用舆论宣传策略和 公关手段,引导欧美舆论倒向日方,西方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 败是日本将中国“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解放出来, 而清政府却对此没有任何回应,这本质上说明了昏庸的晚清政府 不谙熟近代外交,故选C项。材料只反映了日本利用舆论宣传掩 盖其侵华的本质目的和晚清政府的不作为,未反映A、B、D三 项。,1.(2018福建福州质检)(拜上帝教)“在很大程度上既对基督教有 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继承 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这旨在强调拜上帝 教 ( ) A.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先驱 B.强调发展对象的民间性 C.是中西文化畸形
9、结合的产物 D.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主干点二 近代前期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唯物史观。基督教早在 洪秀全之前就已传入中国,洪秀全并不是引进西方文化的先驱,故 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关于发展对象特征的描述,故B项错误;“既 对基督教有依赖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既对中国传统 文化有继承性而又窒息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可得出中 西文化的结合,但不是正常的结合,故C项正确;“对基督教有依赖 性而又扭曲了基督教的宗教精神”强调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并非 深植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故D项错误。,2.(2018山东德州期中)法国传教士樊国梁、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等 人在近代
10、中国社会转型过程中起过相当重要的作用。但19世纪 晚期,他们都竭力向其国家鼓吹瓜分中国,要求政府动手建立自己 的侵略基地。这反映了 ( ) A.反洋教斗争的兴起具有必然性 B.传教士在中国的作用功过相当 C义和团盲目排外带来消极后果 D.中外战争源于宗教文化的冲突,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这些传教士在19世纪后期充当了 其国家侵略中国的急先锋,这也就成为义和团运动爆发最重要的 社会背景,故A项正确;根据材料可知,尽管西方传教士在华有功有 过,但这绝不代表功过可以相抵,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 故C项错误;中外战争源于中外国家利
11、益的冲突而非宗教文化冲 突,故D项错误。,3.(2018安徽合肥质检)“辛亥革命在政治上含有很大意义 专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那价值也真不小这便是把 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容纳进来,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成分。” 材料 反映辛亥革命 ( ) A.增强了国人的民族凝聚力 B.完全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 C.使共和体制取代封建帝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答案 A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家国情怀。据材料“专 就民族扩大一方面看来把二千年来的东胡民族,全数容纳进 来,变成了中华民族的成分”并结合所学可知,辛亥革命提出了民 族团结和民族平等的观念,有利于增强国人的民族凝聚力,故A项 正确;依所学可知,民
12、族间的隔阂并没有完全消除,故B项错误;材 料主要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对中华民族的影响,而不是取代封建帝 制,故C项错误;材料主要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在民族方面的影响,而 不是强调共和观念,故D项错误。,4.(2016课标,29)1903年,张之洞等拟奏定学堂章程,其中规 定禁止使用“团体”“膨胀”“舞台”“影响”“组织”“运 动”“报告”“观念”等新名词,其根本目的在于 ( ) A.抵制维新思想的传播 B.保证民族语言的纯洁性 C.反对向西方学习 D.维护传统的意识形态,答案 D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1903年正值 清末“新政”期间,作为官方文件的奏定学堂章程禁止使用 的这些新名词从侧面
13、反映了此时民主革命思潮高涨,清政府统治 面临危机的社会现实。而清政府此举的目的在于维护传统的意 识形态进而维护清朝统治,因此D项符合题意。此时社会上传播 的主要是革命思想,排除A项;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C项不符合史 实。,5.(2016北京文综,17)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1和图2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 )图1 图2,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商人利用时局巨变及时调整营销策略 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A. B. C. D.,答案 C 本题考查历史核
14、心素养中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1911年11月,武昌起义已经成功,广告专制与共和之过渡不可能成为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错误;中华民国成立的时间是1912年1月,错误;商人广告中“人造自来血”的功能由“救廿世纪贫血症之良药”到“专制与共和之过渡”的变化,折射出营销策略与武昌起义前后的时局巨变相关,正确;武昌起义后,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民主共和已成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正确。故本题选C项。,1.(2018安徽十校发展共享联盟联考)五四运动期间,曾流传一则 广告:“某国恃强凌弱,骄横蔑视公理。本所专售国货,敢不 牺牲利益。国货日见完美,价目格外克己。国民皆用国货,何 惧强邻无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15、( ) A.推动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 B.民族工业品质量可与洋货媲美 C.德国强占青岛激起国人抗争 D.购买国货使中国政治经济双获益,主干点三 新民主主义革命,答案 D 本题考查历史核心素养中的历史解释。材料反映的 是在五四运动期间,商人提倡国货,反对洋货。民族工业的短暂春 天是在一战期间,故A项错误;B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B项错误; 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是巴黎和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 本,故C项错误;从材料“国货日见完美,价目格外克己。国民 皆用国货,何惧强邻无理”可知,购买国货可促进国产商品发展, 同时也可抵御外国的侵略,对中国的政治、经济都有益,故D项正 确。,2.(2018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专题 近代中国 反侵略 民主 潮流 课件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