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7.1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pptx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7.1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七章人口的变化7.1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课件新人教版.pptx(7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考点一 人口增长、分布与合理容量,-5-,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世界人口增长的时空差异,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 不断增长 。 (1)时间差异 农业革命前人口增长 极其缓慢 ,农业革命期间人口增长 先快后慢 ,从工业革命开始人口增长 明显加快 。 (2)空间差异 目前,发达国家人口增长 缓慢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 很快 。,-6-,2.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7-,-8-,特别提醒(1)人口数量的自然增长不仅与自然增长率有关,还与人口基数有关。 (2)一个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候是在其增长率由正值变为0的时刻,而不是增长率最大的时刻。 (3)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是从死亡率下降开始的,至出生率下降到一定水平结束。 (4)现代型中的人口死亡率并不都是较低的,在进入现代型的一些国家或地区,由于老年人口比重大,而引起老年人的死亡率有所升高。,-9-,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分布 (1)世界人口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带。,(3)人口密集区: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大部分、美国东部。 2.我国人口分布 (1)分布不平衡 东部地区多,西部地区少;平原地区多,高原、高山地区少;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地区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地区少;汉族居民集中地区多,少数民族地区少。 (2)人口分布界线:以黑河腾冲为界,东多西少。,-10-,3.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1)
3、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影响力逐渐减小,包括地形、气候、水资源和土壤、矿产资源等。 (2)社会经济因素: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活动方式、交通运输条件以及政治、文化等。其中生产力发展水平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战争、宗教、文化习俗、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和历史因素等。,-11-,三、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2.环境人口容量 (1)实质:某地 环境承载力 的直观反映。 (2)制约因素: 资源 、科技发展水平以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等。,-12-,3.人口合理容量 (1)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最适宜 的人口数量。 (2)谋求措施,-13-,考向一,考向二,
4、考向三,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典题研析 (2018全国卷)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素养提升8,-14-,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 (2)该直辖市是( )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素养提升8,-15-,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思路分析,素养提升8,-16-,
5、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方法技巧抓住统计图中的关键信息:一是该市户籍人口比常住人口多;二是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的差距逐渐缩小。,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某直辖市人口数量变化统计图为载体,考查获取和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和图文转换能力,体现了对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综合思维素养要求。 答案 (1)C (2)D,素养提升8,-17-,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整合构建 1.人口增长的计算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当年出生人口-当年死亡人口)/年初总人口。 (2)人口增长率=(某时段末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该时段初人口数=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机械增长率。 (3)人口总增长量=自然增长量+机械增长量
6、。 (4)n年后的人口数=人口基数(1+自然增长率)n(n为经过的年数)。 (5)人口总负担系数=被抚养人口总数/1564岁人口总数。被抚养人口指014岁和65岁及以上的人口。,素养提升8,-18-,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2.人口增长模式的判断 (1)根据生产力水平判断(2)根据国家类型判断 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传统型,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已经属于现代型;发达国家多属于现代型。,素养提升8,-19-,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3)根据数值特征判断,素养提升8,-20-,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3.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面临的人口问题和采
7、取的对策及今后的变化趋势,可采用对比分析的形式如下:,素养提升8,-2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22-,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4.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对策 我国的人口问题具有双重压力,既具有发展中国家人口数量多、净增数量大的问题,又面临着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因此我国要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同时要建立健全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应对迅速老龄化问题。 除此之外,我国在人口上还存在着其他不合理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素养提升8,-23-,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24-,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5.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从“单独二孩”到
8、“全面二孩” 2013年我国实施了“单独二孩”政策,即允许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2016年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至此,实施了35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告终结。 我国人口政策调整的主要原因:总和生育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间生育的子女数)低位徘徊;老龄化与少子化并存;劳动人口短缺带来人工成本的急剧上升;较少的劳动力抚养逐渐增多的老人,养老金不断透支等。,素养提升8,-25-,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即时训练 人口抚养比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通常用百分比表示。“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较低,为经济发展创
9、造了有利人口条件的时期。下图为20052015年少儿抚养比、老年抚养比、中国总抚养比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素养提升8,-26-,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1)图示期间“人口红利”最大的年份及此年非劳动年龄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比重分别为( ) A.2005年 38.8% B.2009年 26.9% C.2010年 34.2% D.2010年 25.5% (2)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到2025年( ) A.甲升高 B.乙降低 C.丙明显降低 D.甲、乙、丙均降低 (3)针对图中丙变化趋势带来的影响,应( ) A.适度延长退休年龄,降低养老金标准 B.大量引进国外劳动力,缓解劳动力不足 C.
10、适度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 D.扩大城市规模,减少耕地,素养提升8,答案,解析,-27-,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人口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典题研析 (2012上海卷)图示的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素养提升8,-28-,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1)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 ) 气温较适宜 位于平原地带 开发历史较长 经济相对发达 A. B. C. D. (2)20世纪后期以来,该地区内部呈现人口由南向北的迁移趋势,这主要是由于北部( ) A.人口密度低 B.开发了新资源 C.交通条件改善 D.市场广阔,-29
1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思路分析,-30-,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命题立意 本组题以人口密度分布图为载体,考查影响人口分布和迁移的因素,体现了对区域认知和要素综合的素养要求。 答案 (1)C (2)B,-31-,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整合构建 1.世界人口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2-,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33-,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34-,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35-,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3.破解“胡焕庸线” 2014年李克强总理在国家博物馆参观人居科学研究
12、展时提出,中国的城市化战略要考虑“胡焕庸线”的背景,并提出了“胡焕庸线能否突破”的追问,希望实现更为均衡的城市化目标。 “总理之问”和“胡焕庸线”问题的核心在于科学的、可持续的、均衡的发展,而不是人口绝对的平均化的分布。任何人口分布状况都有其客观合理性,差异的存在非常正常,不可能要求富饶的平原和环境约束非常强烈的沙漠地区都有同样的人口密度,合理的人口分布并不等于绝对平均的分布,也不可能有绝对平均的人口分布。 专家建议按照国土功能区的基本要求,在做好生态脆弱地区环境保护的同时,加强对西部地区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推进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这样的话,在人口分布意义
13、的“胡焕庸线”没有大的改变的同时,地区发展水平意义上的“胡焕庸线”则有望改变。,-36-,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即时训练 (2018宁夏银川高三三模)下图为19532010年中国人口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7-,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1)19532010年西北半壁人口比重变化的直接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 A.西北半壁的少数民族人口比重大 B.东南半壁人口大量迁向西北半壁 C.实行少数民族计划生育优待政策 D.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全面实施 (2)中西部地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城镇化和现代化,其可行性最好的路径是( ) A.大力引导农业转移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 B.
14、鼓励粗放游牧业逐步向城郊乳畜业转变 C.重点发展与资源开采相衔接的深加工业 D.发展面向农民且就业容量较大的服务业,答案,解析,-38-,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环境人口容量与人口合理容量 典题研析(2016上海卷)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39-,考向一,考向二,考向三,素养提升8,思路分析运用短板原理,找出水资源和耕地面积的短板省份,再对比两种短板和其他省份的差距,找出差距最大的省份,即是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影响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资源,尤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专用 2020 高考 地理 一轮 复习 第七 人口 变化 71 人口增长 分布 合理 容量 课件 新人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4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