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9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pptx
《(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9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6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19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课件岳麓版.pptx(4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模块二 经济成长历程,第六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 经济,-3-,知识坐标理清历史脉络,-4-,主旨概览把握单元线索 本单元主要阐述了古代农耕文明的基本结构和特点。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商业对其有效补充,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以小农经济为核心,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的走向都与其息息相关。 线索一:古代农业 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经历了由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的演变。秦汉时期,基本形成了以铁犁牛耕为主要耕作方式、以精耕细作为特点的封建小农经济模式。 线索二:古代手工业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营主要有官营、民营和家庭手工业三种形态;三个领域(冶金、制瓷、纺织)成就突出,以丝绸
2、、瓷器为代表的手工业产品远销海外。,-5-,线索三:古代商业 春秋战国、秦汉、隋唐、宋元至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商品经济在城市经济、货币源流、对外贸易等层面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古代商业的发展。 线索四:古代经济政策 经济政策与经济思想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中国古代,封建土地私有制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战国时期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此后历朝历代一直沿用;明清时期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伍于世界潮流。,第19讲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 形成和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7-,命题规律,考题扫描,1.从考查趋向看,注重对农业耕作技术、土地政策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考查
3、,多借助文字、图表等多种形式的材料挖掘经济现象的本质、发展态势及与政治、文化间的内在联系,题型多以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常以纵向联系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和现代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横向联系考查中西方由农业文明迈向工业文明的跨越。 2.从社会热点看,联系现实,结合“三农”问题等考查古代经济文明的地位以及对当今农业政策的启示是当今高考的重要方向。 3.从预测角度看,要理清中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土地制度、经济重心南移及相互关系,注意把握其发展过程中标志性的成就。重点关注春秋战国、汉代、唐宋、明清时期经济领域的新变化及影响。,-8-,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一 小农经济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1.(2018课
4、标全国,25)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答案,解析,-9-,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考查准确理解材料信息和进行逻辑推理的能力。题目主要涉及西汉经济领域的诸多概念,如实物田租和货币人头税、土地兼并、重农抑商、自耕农经济等,解题时需要准确理解这些重要概念,才可以由题干信息推论出答案,思维含量较高。,-10-,命题规律,考题扫描,2
5、.(2017课标全国,2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 )A.自耕农经济盛行 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 C.均田制破坏严重 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解析,-11-,命题规律,考题扫描,3.(2015课标全国,24)吕氏春秋上农在描述农耕之利时不无夸张地说:一个农夫耕种肥沃的土地可以养活九口人,耕种一般的土地也能养活五口人。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 ) A.促进了个体小农经济的形成 B.抑制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C.导致畜力与铁制农具的使用 D.阻碍了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答案,解析,-12-,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二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和经营方式 4.(20
6、16课标全国,25)下图为汉代画像砖中的农事图。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A.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 B.精耕细作农业的不断发展 C.土地公有制下的集体劳作 D.大地主田庄上的生产情形,答案,解析,-13-,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本题以古代的农业生产形式为切入点,深入考查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认识和理解,考查阅读和获取图片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东汉王朝建立后,由于封建大土地所有制的盛行、土地兼并的迅速发展和西汉末年的战乱等原因,豪强地主建立了一个个封建地主田庄。地主田庄的内部,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它占有大片土地和山林川泽,种植粮食和各种经济作物,还经营手工业、渔牧
7、业等,通常采用田庄式的规模经营。本题的干扰项为C项,土地公有制只有原始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才有,阶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只有土地国有制和私有制两大类型,没有土地公有制的说法,从而可以排除C项。本题考查了我国古代土地制度和农业生产制度的一个小细节,这提醒我们在备考时注意对细节的把握。,-14-,命题规律,考题扫描,5.(2016课标全国,26)宋代,有田产的“主户”只占民户总数20%左右,其余大都是四处租种土地的“客户”。导致这种状况的重要因素是( ) A.经济严重衰退 B.土地政策调整 C.坊市制度崩溃 D.政府管理失控,答案,解析,-15-,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土地
8、兼并在我国封建时代一直作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存在着。所谓土地兼并,即占人口少数的权势阶层,利用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势地位,通过购买、哄骗和胁迫等手段,大量获取农民手中的土地,造成土地高度集中的现象。宋朝的土地矛盾是各个朝代中较为尖锐的。宋代“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的确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是,由于市场参与者之间地位的不平等,正常的市场调节无法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得这项政策逐步沦为权势阶层攫取私利的工具,导致了尖锐的社会矛盾。,-16-,命题规律,考题扫描,6.(2016课标全国,27)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
9、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A.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D.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答案,解析,-17-,命题规律,考题扫描,考向三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影响 7.(2017课标全国,26)北朝时,嗜好奶类制品的北方人常常嘲笑南方人的喝茶习俗。唐中期,北方城市中,“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其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据此可知,唐中期( ) A.国家统一使南茶开始北运 B.南北方饮食习惯趋于一致 C.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D.南方经济水平已超越北方,答案,解析,-18-,命题规律,
10、考题扫描,8.(2015课标全国,26)宋代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一些民间崇拜,如后来被视为海上保护神的妈祖、被视为妇幼保护神的临水夫人等,这些崇拜得到朝廷认可,后世影响不断扩大。这反映出( ) 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B.女性地位逐渐得到提高 C.朝廷不断鼓励海洋开发 D.统治思想与民众观念趋向一致,答案,解析,-19-,命题规律,考题扫描,9.(2015课标全国,27)下表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答案,解析,-20-,命题规律,考题扫描,10.(201
11、5课标全国,26)唐宋时期,江南经济迅猛发展,南宋时全国经济重心已移至江南。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动力之一是( ) A.坊市制度瓦解 B.土地集中加剧 C.农业技术进步 D.海外贸易拓展,答案,解析,-21-,命题规律,考题扫描,名师点评经济重心南移是近年高考的高频考点,涉及相关内容的考查如2015年全国卷第26题通过民间崇拜考查东南沿海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第27题通过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对比考查江南地区经济发展对文化的影响;2015年全国卷第26题通过经济重心南移考查农业的发展;2017年全国卷第26题通过喝茶习俗考查南方经济文化的影响力。纵观近三年考情,对经济重心南移的考查有四次,考
12、查的角度、立意、设问基本相似,变化的是新情境材料,体现了高考注重主干知识的考查和稳中求变的基本思想。,-22-,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农业的起源 (1)起源:原始农业是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的。 (2)地域特色: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 (3)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2.生产工具的进步 (1)刀耕火种:最初主要使用石斧、石铲、木耒、骨耜、石镰等简单工具。 (2)铁犁牛耕 春秋后期,牛耕开始出现。西汉中期,牛耕开始推广。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 唐代发明曲辕犁,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3)灌溉工具:翻车、筒车等。,-2
13、3-,3.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 (1)水利工程:春秋战国时期的水利工程有芍陂、都江堰、郑国渠;西汉建成了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 (2)治理黄河: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如东汉王景治理黄河。 (3)特色工程:西域地区的坎儿井。,4.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 (1)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即大规模简单协作劳作方式)。 (2)春秋时期:个体农耕。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的进步以及私有土地的出现。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近代以后,小农经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24-,易错易混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和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山东 专用 2020 高考 历史 一轮 复习 单元 中国古代 农耕 经济 19 精耕细作 农业生产 模式 形成 土地 制度 课件 岳麓版 PPTX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44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