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pptx
《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第8单元稳态与调节26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课件新人教版.pptx(4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第26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1.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3.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3-,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反射和反射弧 1.神经元 (1)神经元结构(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4-,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2.反射与反射弧,-5-,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3.反射弧中相关结构对反射弧功能的影响,-6-,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教材拾遗(必修3第17页“思考与讨论”改编)(1)剖析“神经元”“神经纤维”与“神经”的关系。 答案神经元包括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神经元的长的突起外表
2、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2)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能否由一个神经元构成? 答案不能。一个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如膝跳反射等单突触反射的传入神经纤维经背根进入中枢(即脊髓)后,直达腹根与运动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而绝大多数的反射活动都是多突触反射,也就是需要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神经元参与,而且反射活动越复杂,参与的神经元越多。,-7-,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凝练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对反射和反射弧的分析,建立起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的观念。 2.科学思维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理解反射、反射弧、神经元的结构和分布。
3、,-8-,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a、b分别是放置在传出神经和骨骼肌上的电极,用于刺激神经和骨骼肌;c是放置在传出神经上的电位计,用于记录神经兴奋电位;d为神经与肌细胞接头部位,是一种突触。,-9-,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1)用a刺激神经,产生的兴奋传到骨骼肌引起的收缩 (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2)用b刺激骨骼肌, (填“能”或“不能”)在c处记录到电位。 (3)正常时,用a刺激神经会引起骨骼肌收缩;传出部分的某一处(骨骼肌或传出神经或d)受损时,用a刺激神经,骨骼肌不再收缩。根据本题条件,完成下列问题。 如果用a刺激神经
4、,在c处不能记录电位,表明 受损。 如果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不收缩,表明 受损。 如果用a刺激神经,在c处记录到电位,骨骼肌不收缩;用b刺激骨骼肌,骨骼肌收缩,表明 受损。,答案 (1)不属于 (2)不能 (3)传出神经 骨骼肌 d,-10-,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考向1 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 1.(2018江西横峰中学月考)现象:小明的手指不小心碰到一个很烫的物品后将手缩回;现象:小明伸手拿别人的物品时被口头拒绝而将手缩回。两个现象中的缩手反应比较见下表,正确的是( ),答案,解析,-11-,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1.“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反射”形成的两个必备条
5、件 (1)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均不能完成反射。若不经历完整反射弧,除感受器外,刺激任一点所引发的反应都不能称为反射。 (2)要有适宜的刺激(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均适宜)。,-12-,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考向2 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辨析 2.(2018河南郑州牟县二高月考)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表示反射弧中的部分结构。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是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 B.发生反射活动时,兴奋传导的方向是 C.给b点一个足够强的刺激,a、c两点中只有c点可测到膜电位变化 D.反射完成过程中存在着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的转换,答案,解析,-13-,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
6、力突破,兴奋的传导和传递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传导形式: 电信号 ,也称神经冲动。,-14-,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2)传导过程(3)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即图中 a b c 。,-15-,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4)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的关系(如下图)在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相反 。 在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 相同 。,-16-,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与类型 结构:由 突触前膜 、 突触间隙 和突触后膜组成。 主要类型A. 轴突细胞体 型,B. 轴突树突 型。,-17-,必
7、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2)突触处兴奋传递过程,-18-,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3)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特点: 单向 。原因如下: 递质存在: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内的突触小泡 中。 递质释放:神经递质只能由 突触前膜 释放,作用于 突触后膜 。,-19-,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比较,-20-,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凝练核心素养 1.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并传导的动态过程,建立起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观念;通过分析突触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建立起神经冲动在突触处通常以化学传递方式完成的观念。
8、 2.科学思维运用实验探究、模型与建模的方法,理解神经细胞膜内外在静息状态具有电位差,受到刺激后形成动作电位,并沿着神经纤维传导;运用归纳与概括的方法理解突触的结构和突触传递信息的方式。,-21-,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生命观念、科学思维)辨析下列图示并回答问题。,-22-,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1)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时,兴奋的传导方向是 双向 (填“向左”“向右”或“双向”)。 (2)图乙中为突触 后 神经元,为突触 前 神经元,判断依据是 内有突触小泡,的细胞膜上有递质受体 。兴奋的传导方向为 。 (3)图丙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 D 条最为正确,理由是兴奋在
9、神经纤维上为双向传导,而在突触处为单向传递。,-23-,必备知识梳理,关键能力突破,考向1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2018湖北黄石大冶实验中学月考)某哺乳动物处于静息状态的神经元内、外K+浓度分别是140 mmol/L和5 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的过程中有K+排出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K+流入细胞。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过程中,K+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流入细胞是被动运输 B.该过程表明,神经元兴奋时,膜两侧K+的浓度差会缩小 C.该过程表明,神经元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 D.神经元细胞膜外侧,兴奋部位比未兴奋部位的电位低,答案,解析,-24-,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20 高考 生物 一轮 复习 单元 稳态 调节 26 通过 神经系统 课件 新人 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