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
《2019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高中历史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单元测试(一)新人教版必修3.doc(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 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2、 题 区 域 内 。 写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0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3 分 , 共 6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只 有 一 项 是 符 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孟子认为,“春秋无义战”,战争只能由天子执掌,地位相同的国家不能相互征伐。据此可知,孟子意在A调解诸侯纷争B反对争霸战争C规范社会秩序D恢复周王权威2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代称为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黄金时代”,出现这种“
3、黄金时代”的根本原因是A“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B生产力发展导致社会变革C士阶层的形成及其活跃D诸侯争霸战争愈演愈烈3“夫仁义礼制者,治之本也;法令刑法者,治之末也。无本者不立,无末者不成。”此言论的基本主张是A尊儒抑法 B尊法抑儒 C儒法并用 D以儒为本4秦朝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说明A儒法两家思想具有互补性B文化统一成为时代要求C秦代奉行外法内儒的思想D当时学术思想日益趋同5汉初统治者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后汉武帝强行罢黜百家,独兴儒学。这种思想政策的变化实际上反映出A汉武帝时期社会
4、经济的发展B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C君主加强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D统治集团内部治国理念的分歧6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大一统”B糅合了多个学派的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D背离了先秦的传统儒学7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和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亊,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学说政治地位8下表为汉代统治者采取的统治措施。据此可知汉代统治者2皇帝 举措汉高祖 在关中
5、择举“有修行,能帅众为善者”为乡三老汉文帝 下诏嘉奖孝悌、力田、三老、廉吏,派遣谒者赐帛慰问汉武帝 下诏“令礼官劝学,讲议洽闻,举遗兴礼,以为天下先”A始终把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思想B通过教化倡导良好的社会风尚C建立了严格的封建等级秩序D以实际行动否定了法家思想9汉代独尊儒术后,儒学士大夫家族,经过两百余年的彼此联姻、互通声息、积累声望、垄断知识,终于演化为各地的士族集团,并且在魏晋时期居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中心。这一现象反映了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最终确立B儒学对政治的强大影响C古代政治制度不断发生变化D古代选官重视经济基础10董仲舒在其文章高庙园灾对中,用灾异观念解释辽东高庙和长陵高庙殿火灾的原因,遭
6、到主父偃的告发,董仲舒差点被杀。据此可知,董仲舒的灾异观念意在A巩固儒家正统地位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C阐述君权神授思想D借助天来限制君权11宋代某理学家说:“小学者,学其事;大学者,学其小学所学之事之所以。小学是事,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做去。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由此可见该理学家A主张求理需循序渐进B认为育人要因材施教C倡导教育需有教无类D强调探寻事物的真理12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说:“盖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而君之尊又系于二者之存亡,故其轻重如此。”这一说法A强调了君主至尊的观念B体现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C呼应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D推动了儒家思想的新发展1
7、3唐代女服空前繁荣,主要特征表现为风华美丽、雍容大度的款式:不拘一格、个性突出的穿着,崇尚阳刚、盛行胡风的时尚;而宋代女服一反唐代时期的绚丽和开放,出现内敛、拘谨而又不乏一种淡雅精致的风格。出现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专制皇权强化B程朱理学逐渐盛行C商品经济的发展D民主思想的出现14胡道静称“朱熹是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李约瑟也认为:“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二者的评价主要基于朱熹A唯心主义的世界观B格物致知的方法论C明道德之善的情怀3D求科学之真的精神15北宋儒学大师周敦颐在太极图说中把“阳变阴合”这个根本矛盾作为引起事物发展的原
8、因,在万物变化发展中使用了阴阳、动静、刚柔、始终、生死、善恶等一系列用语。据此,对太极图说评述正确的是A属于唯物主义哲学B带有封建迷信色彩C汲取了佛道的思想D完成儒学重建任务16宋代理学家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主张“理”是宇宙万物的本源;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利用的因素,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这说明宋代理学A改造儒学的天命思想B弘扬关怀现实的传统C重视儒学思想思辨化D遏制人们的自然欲求17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
9、化B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C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D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18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说:“粟贵伤末,粟贱伤农。乃当其贵,不能使贱,上禁之弗贵,而积粟者闭籴,则愈腾其贵。当其贱,不能使贵,上禁之勿贱,而怀金者不雠,则愈益其贱。”材料表明王夫之主张A实行农商并举的经济政策B发挥市场的作用以促进商品流通C加强政府调控,以平抑粮食价格D征收工商税以减轻农民负担19明清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君臣的职责都是为天下服务,君臣是共治天下的“师友”,彼此的关系是相互唱和、共同协力。据此推断,该思想家A要求恢复三省六部制 B主张限制君主专制C倡导实行君主立宪制 D反对废除宰相制度20明末清初的活跃思想,
10、“挑战正统、批判专制、否定帝权”,其旨在A推翻封建制度,思想启蒙B否定儒家学说,反对孔子C否定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正常人伦D改革弊政、拨乱反正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两 大 题 , 共 计 40分 。 考 生 根 据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 分)材料一 新儒学指 12-17 世纪主导中国思想的儒家学说。新儒学是对佛教、道教的回应,并最终成功的融合了后两种信仰体系的一些内容(“理”源于佛教,“气”源于道教),将儒家思想体系化,真正形成了“儒学”,因而也最终强化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摘编自魏根深中国历史研究手册材料二 儒家一直比较重视道德修养问题。前期儒学以
11、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在人的道德修养方面,提出并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主张“仁者爱人”;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主张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在道德修养方法上,则注重道德理论与道德实践、道德意识与道德行为的统一。后期宋明理学家把道德修养作为治学做人的根本,主张“学以至圣人”,要求自己和他人能够把圣人作为学习的榜样,以圣人的人格为导向,在精神上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的道德品质。同时注重个体内在情感的调节,要求个体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要保持心灵的平静,保持一颗冷静清晰的头脑,以期冀达到一种有涵养的人格。4(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新儒学兴起的背景。(2)根
1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孟儒学和宋明理学在道德修养上的不同观点,并分析儒家道德修养观对当代社会的价值。22阅读下列材料。(20 分)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为政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三 至论天下之理,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高中历史 第一 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 思想 演变 单元测试 新人 必修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