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区域生态建设与流域综合开发高频考点预测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区域生态建设与流域综合开发高频考点预测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10区域生态建设与流域综合开发高频考点预测演练(含解析)新人教版.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专题十 区域生态建设与流域综合开发【定位考点】考点 读高考设问知考向(2018全国文综 1,7)有人建议,通过了工程措施恢复马裕尔河为外流河。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2018全国文综 2,9-11)9、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10、第 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11、第 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2018北京文综,36) (2)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2018海南地理,21) (1)分析当地出现“小老头树”的环境条件。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治理 (2018海南地理,21) (2)分析在降水量 400毫米以下区域植树造林对生态环境造成的不良结
2、果流域综合开发与治理(2016全国文综 2,36) (1)分别指出罗讷河一上游(瑞士境内)、北部支流(索恩河)和地中海沿岸支流流量的季节变化。 (2)表 1出罗讷河整治不同阶段的主要措施。请在下列整治与开发目标中进行选择,完成表 1。 (3)说明法国为整治和开发罗纳河而设立“国家罗纳河公园”的原因。(4)说明“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对恢复河流生态的作用。命题特点:常见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有:水土流失、荒漠化、湿地萎缩、森林破坏、生物多样性破坏等,流域综合开发也涉及到河流生态环境问题。考查特点是结合区域背景和图文资料,结合该地区的地理特征分析生态问题的原因、表现、危害及其治理措施。【精研真题】高
3、频考点一区域生态建设【2018 浙江卷】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漢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构成图。完成下列各题。1引起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人类活动是2A. 农业生产 B. 工业生产 C. 交通建设 D. 居民生活2我国新疆治理土地荒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是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塔里木盆地中部废弃油田复垦A. B. C. D. 【答案】1A 2C2天山建设高海拔人工草场,会破坏自然环境,错误;可以在环境脆弱区进行生态移民,正确;塔里木河中上游合理控制用水,合理分配水资源,正确;塔里木盆地中部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废弃油田复垦不适宜,错误。因此正确。故答
4、案选 C项。【错点错因】该组题以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过程为背景,考查荒漠化的成因和防治措施,这是教材所涉及的重要知识点。这就要求我们在复习过程中以教材为蓝本,明确分析区域环境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步骤。【考法突破】高考试题常综合考查区域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湿地锐减、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等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解题的 关键是从地理环境要素之间的联系,分析其成因,并从原因入手,对症下药,提出相应的综合治理措施。 高频考点二流域综合开发治理【2018江苏卷】长江荆江段河道曲折易变,天鹅洲故道群是长江裁弯取直后废弃的古河道。图为“天鹅洲故道群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荆江段河道裁弯取
5、直可以A加速洪水下泄 B增加河床淤积 C减少上游来水量 D缩短航运里程32曾经位于长江南岸的是A麋鹿保护区所在地 B六合垸所在地 C张智垸所在地 D永合垸所在地【答案】1AD 2BD2天鹅洲故道、黑瓦屋故道、老河故道都是长江裁弯取直之前的河道,其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南岸,北侧地理事物以前位于长江的北岸。读图可知,六合垸、永合垸曾经位于长江南岸,故 B、D 项正确。麋鹿保护区位于老河故道和天鹅洲故道之间,最可能位于长江以北,A 项错误;张智垸虽然位置偏南,但是位于长江河道的北侧,C 项错误。【错点错因】错点 错因第一题错误 基础知识掌握不牢,为识记内容第二题错误 原河道位置判断错误;南岸要
6、距离河流南岸较近,张智垸距离较远。【考法突破】河道裁弯取直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有利影响:改善航运条件;改善防洪条件;有利于污水的快速自净。 2.不利影响:河流裁弯取直,是河道缩短,水域面积缩小,从而导致调节气候能力下降,同时导致水生生物栖息地减少,影响到生物的多样性;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泥沙沉积减少,导致河流的营养物质减少,水生生物减少,同时导致河流沿岸堆积地貌萎缩,土壤肥力下降;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洪水发生时,导致下游河段洪峰提前到达,对下游防洪造成巨大的压力;河流裁弯取直后,河道笔直,水流速度快,导致河流侵蚀作用加强,河流的含水量增多,减低河流的水质。【
7、考法突破】流域的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预测演练】4研究表明,我国科尔沁草原在历史时期曾出现过草原与沙漠交替现象。下图为科尔沁草原沙漠化现状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导致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A 风沙入侵强度的不同 B 土地利用方式的变更C 历史时期气候的变迁 D 风力和流水交替侵蚀2治理科尔沁草原土地沙漠化宜采取的措施有合理用水 全面造林 禁止放牧 生态移民A B C D 【答案】1B 2D 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
8、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 的是固定表土 减少径流 沉积泥沙 降低风速A B C D 4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5是A 洪水期持续放水 B 枯水期持续放水 C 洪水期集中放水 D 枯水期集中放水5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 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 B 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 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 D 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答案】3A 4D 5C(2018新课标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 年 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 6次降水过程的
9、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 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 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列问题。降水序号 降水历时(天) 降水量/mm 汾川河洪峰情况1 2 530 无明显洪峰2 4 803 无明显洪峰3 5 1001 无明显洪峰4 2 732 无明 显洪峰5 2 907 洪峰流量 346m3/s6 2 544 洪峰流量 1750m3/s6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 减小降水变率 B 减少河水含沙量 C 增加降水量 D 加大河流径流量7第 5次降水产生洪峰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 强度大 下渗少 植被截流少6A B C D 8第 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
10、源于A 河床 B 沟谷 C 裸露坡面 D 植被覆盖坡面【答案】6B 7B 8D8河流形成洪峰冲刷河床和沟谷的泥沙,能够提高河流含沙量。第 5次降水形 成洪峰,但含沙量小,说明河床和沟谷的含沙量较小,A、B 项错误。裸露坡面植被覆盖率低,每次降水都会出现水土流失,导致河流含沙量增大,前 5次降水河流含沙量都比较小,说明该流域裸露坡面少,C 项错误;经过连续的多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将植被覆盖坡面植株之间的堆积物冲走,导致土壤裸露,第 6次降水形成的坡面径流冲刷这些土壤,引起水土流失,增加河流的含沙量,故 D选项正确。(2018江苏卷)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累计造林 315 万公顷。江苏省人工造
11、林主要有以用材为主的杨树林,以防护和绿化功能为主的杂阔林,以果品生产为主的经济林。下表为“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类型结构表”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双选题)9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林业发展战略的核心目标是A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B 提高造林存活率C 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D 提高林地生产力10 “十二五”期间江苏省造林结构的变化可能导致A 生物多样性增加 B 森林覆盖率降低C 果品供应能力下降 D 木材供需缺口加大【答案】9AC 10AD711读长江口分流沙洲洲头年平均 5m等 深线变化图,完成下题。20042007 年等深线位置不断变化,原因最可能是A 上游过度砍伐 B 上中游大量修建水库 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2019 年高 地理 二轮 复习 专题 10 区域 生态建设 流域 综合开发 高频 考点 预测 演练 解析 新人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