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4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doc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4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作业4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doc(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课时作业 4 近代中国的转型与近代化的艰难起步(18401894)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2018乐山市高三第二次调查研究考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部分官员认为中外冲突的根源在于外国人的嗜利。因此,可以全免关税,让列强放弃公使驻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表明,当时清政府部分官员( )A华夷观念正在转变B缺乏近代国家主权意识C已具有国际法意识D主张自由贸易以求自强解析:在鸦片战争前后,部分中国人的“华夷之变”已经开始改变,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清政府部分官员希望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让西方列强放弃公使常驻北京、赔偿军费、长江通商等条款,这说明他们没有认识到关税自主是
2、国家主权,进而说明清朝部分官员的近代主权意识缺失,故 B 项正确;题干主要论述清朝官员以全免关税为条件解决中外冲突,说明他们并不懂得国际法,更不要说他们具有国际法的意识,故 C 项错误;清朝官员主张全免关税的目的在于制止中外冲突,不是自强,故 D 项错误。答案:B22018陕西宝鸡一模马勇在百年变局:乱世晚清与民国乱象一书中说,根据江宁条约 、 虎门条约形成了所谓的“治外法权” ,之所以如此,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他们不是愿意让渡自己的司法权,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这项权利。从中可以看出“治外法权”( )A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B真实表明了中国人“以夷
3、制夷”心态C集中反映了中国政府的软弱D全面体现了中外势力勾结的事实解析: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结论正确,但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 A 项错误;据材料“从中国方面看,怎样管理这些在中国的西洋人,中国政府似乎并没有想好,他们不是愿意让渡自己的司法权,而是不知道怎样运用这项权利”说明当时的清政府仍有“华夷”心态,故 B 项正确;仅据“治外法权”说明中国政府的软弱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中外势力开始勾结的事实出现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故 D 项错误。答案:B3太平天国规定: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留足各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国库” ;农户中婚丧嫁娶等事所需费用,由国库开支;鳏寡孤独等丧失劳动能
4、力的人,由国库供养。该项政策(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体现了农民平均主义的理想C满足了农民最迫切的愿望D推动了当时军事斗争的胜利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平均分配的“圣库”制度,体现了农民平均主义的理想。平均分配社会产品不符合农民阶级私有观念,因而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故 A 项错误;B 项符合题意;农民最迫切的愿望是获得土地,材料中体现的是分配产品的方案,故C 项错误;天朝田亩制度中分配土地的方案调动了农民的革命积极性,推动了军事斗争的胜利,而材料中体现的是分配产品的方案,故 D 项错误。答案:B42018济宁模拟关于丰岛海战的发生时间,据日本海军司令部编写的二十七八年海战史载:“
5、七时五十二分济远首先向我发炮,旗舰吉野立即应战。 ”我国史学研究者根据中文记载,尤其是济远航海日志 ,考定:首先发炮的是吉野,时间为七时四十五分,济远发炮时间确是七时五十二分,却是为了自卫还击。史学界的这一考定( )A揭示了日本蓄谋已久的侵华企图B说明了日本是甲午战争的真正挑起者2C反映出中国是甲午战争的受害者D论证了日本在海战中占据优势的原因解析:根据题目中“关于丰岛海战的发生时间” ,并未体现出日本的蓄谋已久,故 A 项错误;根据题目中“首先发炮的是吉野,时间为七时四十五分,济远发炮时间确是七时五十二分”得出日本是甲午战争的真正挑起者,故 B 项正确;题目中牵涉的是关于丰岛海战的发生时间,
6、并未牵涉受害的问题,故 C 项错误;D 项表述与题目中“关于丰岛海战的发生时间”不相符,故 D 项错误。答案:B52018山东泰安一模下图是清政府各年财政收支的盈余情况。可以从中得出的合理结论是( )A明清时期的贸易赤字愈演愈烈B对外赔款加剧了晚清财政负担C近代前期的半封建化程度加深D经济崩溃是清政府灭亡的主因解析:图示显示的是从鸦片战争前到 20 世纪初清政府的财政收支盈余的情况,特别是到 1896 年出现明显的入不敷出现象并愈演愈烈,但并不能说明贸易赤字愈演愈烈,故 A 项错误;1896 年后出现这一现象,结合所学是因为甲午战后对日本的巨额赔款以及辛丑条约的巨额赔款,故 B 项正确;财政收
7、支的盈余情况也不能说明近代前期半封建化程度加深,故 C 项错误;清政府灭亡的主要原因是封建制度的腐朽,故 D 项错误。答案:B62018天津市河东区高三一模考试罗荣渠先生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 ,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 )A 辛丑条约签订后 B 马关条约签订后C 北京条约签订后 D 南京条约签订后解析:材料反映了列强对华侵略方式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 马关条约中“允许日本在华开设工厂”起了这样的作用,故 A、C、D
8、 三项错误,B 项正确。答案:B72018漳州调研在 19 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中国,受棉花出口的刺激,一些过去不种棉的地方,如江苏华亭县农民“改禾种花” , “江西、浙江、湖北等处,向只专事蚕桑者,今皆种植棉花。 ”这表明( )A农业格局发生根本改变B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C封建土地制度受到冲击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解析:19 世纪七八十年代列强在中国掠夺原料,一些地区“改禾种花” ,但这仅是局限于一部分地区,中国农业的格局并未发生根本改变,故 A 项错误;这些地区种棉只是满足世界市场需要,不可能使棉纺织业成为支柱产业,故 B 项错误;这个时期封建土地私有制并未受到冲击,故 C 项错误;农民改种棉花供
9、出口需要,不再是自给自足,所以原有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故 D 项正确。答案:D8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运动在起步之际,许多重要项目均由3各地方督抚分别推动。这一状况( )A起因于清朝权力结构的变化B有助于中国近代化的均衡发展C根源于传统的官本位意识D加强了晚清王朝对地方的控制解析:结合史实可知,中国早期的工业化运动的起步是指洋务运动,洋务运动主要由地方督抚推动,是因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时期地方汉族官僚实力与地位不断上升,故 A 项正确;洋务运动中洋务工业主要兴办在东南沿海地区,对中国近代化的均衡发展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故 B 项错误;洋务运动中地方督抚兴办工业,说明突破了传统的官
10、本位意识,故 C 项错误;洋务运动中地方督抚兴办洋务工业,进一步增强地方官僚实力,削弱了清王朝对地方的控制,故 D 项错误。答案:A92018江西上饶二模直隶开平矿务局章程中记述:“全恃官力,则巨资难筹;兼集商资,则众擎易举,然全归商办,则土棍或至阻扰;兼倚官威,则吏役又多需索,必官督商办,各有责成;商招股以兴工,不得有心隐漏;官稽查以征税,亦不得分外诛求;则上下相维,二弊俱去。 ”这段史料( )A印证了开平矿务局官商合办的原因B揭露了开平矿务局官办的弊端C反映了中国近代化步履维艰的现状D阐明了洋务运动破产的必然性解析:材料中反映开平矿务局是官督商办,故 A 项错误;材料是直隶开平矿务局章程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通史 2019 高考 历史 二轮 复习 课时 作业 近代中国 转型 近代 艰难 起步 1840 1894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9247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