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M 01 01 02 01-2006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pdf
《CSM 01 01 02 01-2006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SM 01 01 02 01-2006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pdf(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eS黼中国金属学会推荐技术和方,-Z-CSM 01 01 02 012006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发布日期:200604中国金属学会分析测试分会 发布刖 看CSM01 01 02 0120061995年ISO等7个国际组织共同颁布了测量不确定度表示指南(简称GUM)。我国在1999年等同采用GUM,颁布了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和表示的通用规则作了规定。GBT 15481-2000,ISO 17025: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以及cNALAC 01:200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等技术管理标准中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
2、定和表示均有明确的要求。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还专门颁布了CNALAR 11:2006测量不确定度政策和cNALAG os:2003测量不确定度政策实施指南两个文件,为贯彻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国家计量技术规范明确了要求。金属力学性能是金属在力作用下所显示与弹性和非弹性反应相关或涉及应力一应变关系的性能。由于作用力特点的不同,如力的种类、施力方式、应力状态等的不同,以及所处环境的不同,使金属在受力后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行为。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有些因素对性能的影响比较容易量化,有些则不然。金属力学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很强。它不仅要求有测量不确定度的理
3、论和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还需要掌握试验方法和试验标准,了解设备的计量检定规范,以及标准物质等综合知识,这些更增加了金属力学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难度。中国金属学会分析测试分会根据CNALAR 11:2006测量不确定度政策中“遵循国际规范的相关要求,与国际相关组织的要求保持一致”和“目标明确、重要先行、循序渐进”原则编写了中国金属学会推荐方法一金属力学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系列实例,内容包括: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金属拉伸杨氏模量(静态法)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钢绞线弹性模量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金属薄板和薄带塑性应变比(r值)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金属夏比冲击试验测
4、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金属洛氏硬度试验(HRC)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和金属里氏硬度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等9篇,这些实例可为实验室中从事力学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研究和具体实践工作的专业人员提供参考。本篇实例介绍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的方法,内容包括抗拉强度、下屈服强度、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等性能指标。本方法由中国金属学会分析测试分会提出。本方法技术归口单位为中国金属学会分析测试分会。本方法起草单位:钢铁研究总院国家钢铁材料测试中心。本方法主要起草人:邓星临、梁新邦。金属材料
5、室温拉伸试验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CSM01 01 02 0120061被测对象评定低碳低合金钢板以三个试样平均结果的拉伸强度和塑性指标的不确定度。2引用文献JJF 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JJG 1391999拉力、压力和万能试验机检定规程GBT 228-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JJF 1103-2003万能试验机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评定JJG 1441992标准测力仪检定规程GBT 12160-2002单轴试验用引伸计的标定ISO 6892:1998(E) Metallic materials-Tensile testing at ambient temperatureC
6、NAL T0156金属室温拉伸试验能力验证计划结果报告3试验条件室温1035。4测基准试验机的检定是按照JJG 1391999进行的。使用o3级标准测力仪进行拉伸试验机的检定。5测量过程使用岛津UFT-50A拉伸试验机,配LZC-2拉伸自动测试系统。试验机为一级准确度。加工成直径丸O mm,标距50 mm螺纹连接的标准试样,按照GBT 228-2002进行试验。一共使用25个试样,得到测量列。6评定结果的使用在室温条件下同强度水平塑性较好的碳钢和低合金钢抗拉强度和下屈服强度的测量结果,可参照本评定结果;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及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的不确定度与具体数据关系密切,本文只是提供不确定度
7、评定的方法。7数学模型和输入的标准不确定度评定71对试样进行测量I复性引起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u(rep)的评定一共使用25个试样,得到测量列,测量得到的结果见表1。其测量的特殊性是同一点不可能重复测量,所以测量包含了试样均匀度的影响。因此,要求有性能稳定的试样,是进行不确定度评定的先决条件。采用A类方法进行评定。实验标准偏差按贝塞尔公式计算:1CSM01 01 02 012006其中 耻吉圣x表1 重复性试验测量结果试样直径 抗拉强度 下屈服强度 规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断后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序号dmm R。(Nram2) R也(Nram2) Rm z(Nmm2) A zl 1000 6101 5
8、046 5049 2422 1000 610 6 5077 5087 2423 lO00 6U6 4977 4979 25 44 1001 6145 5058 5059 2475 1001 6128 5038 5039 2486 1000 6070 5061 5053 287 lO 00 6198 5157 5157 2408 10 Ol 6lO3 5059 5056 2329 lOOl 6093 5036 5038 23410 lO00 617 8 5098 5098 236ll 1001 6127 5109 51l_3 23612 1001 6lO0 5110 5087 24 013 10
9、OO 6158 4909 691O 26Z14 1001 6038 4986 4986 25415 1000 6158 4992 4993 26016 100l 6155 5086 5087 25,617 1001 6091 4869 4873 26218 999 6087 507 3 5082 24O19 999 6118 5087 5043 24720 1001 6079 5003 5010 2482l 1000 6098 4969 4973 25622 1000 6163 5097 5100 24223 1000 6083 4953 4953 26124 999 6030 5065 50
10、65 25625 1001 6116 5076 5063 2S7平均值 1000 6114 5039 5038 248 769标准偏差s。 408 682 655 0 93 293注:由于试样由钢板加工而成,断口显示出明显的各向异性,断面收缩率的结果不理想故未给出原始数据。为了作为例子计算断面收缩率的不确定度,只给出了测量平均值和标准偏差。2CSM01 01 02 012006测量重复性的计算结果见表2。25个试样的试验结果不必再乘安全因子。本例评定三个试样测量平均值的不确定度(为了能与能力验证的评定结果可比较),故应除以播。“哪卜去衰2标准偏差殛u(rep)的计算结果抗拉强度 下屈服强度 规
11、定非比例延伸强度 断后伸长率 断面收缩率项 目R。 ReI Rvo 2 A Z实验标准差目 408 Nmmo 682 Nram 655 Nram2 093 293u(rep) 2356 Nmmz 3938 Nmm2 3782 Nm秆 0539 1692“。l(rep) 0386 0782 0750 2165 219872输入B类、合成和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721抗拉强度数学模型如下式所示;R。一“。l(R。)一“毛(rep)+“k(f_)+:l(so)+“:1(off)式中:R。抗拉强度;f乙最大力;s。原始横截面积;re户重复性;0惨锅,7211 最大力F二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n一(F)的评
12、定影响最大力的主要因素是试验机测力系统示值误差带来的不确定度,其次是标准测力仪的不确定度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带来的不确定度。认为室温温度带来的影响不大,其影响可以忽略不计。通过改变应变速率试验,在标准允许范围内未发现应变速率对此材料性能的显著影响。(1)试验机测力系统示值误差带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rd(F。)10级的拉力试验机示值误差为士1o,按均匀分布考虑=i。则:。(F。)一生粤兰一05773(2)标准测力仪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d(F2)使用03级的标准测力仪对试验机进行检定。JJG 1441992中没有直接给出标准测力仪的不确定度和最大误差。而是给出了R=O3。则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
13、(助=盎=等=0106(3)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带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妯(F3)根据JJF 1103-2003计量技术规范B3中给出,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所引入的B类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0210:“(F3)一02 oA注:在不采用数据自动采集系统时应考虑读数的分辨力。读数的分辨力的标准不确定度分项为:读数分辨力的12再酴以再(按均匀分布考虑)。3CSM01 01 02 012006数字式显示装置的分辨力为末位的一个数码;模拟式显示装置的分辨力通常为标尺分度的一半。(4)最大力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F。)“。I(F。)一“备(F1)+“:l(F2)+“:l(F3)一(o577)2-F(o106
14、)2+(o2)。=06207212原始横截面积s。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s。)的评定根据GBT 228 2002标准B4中给出,测定原始横截面积时,测量每个尺寸应准确到05。S一一1d2 4I(d)一哩i一02893s。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为:U。I(S。)一2“州(d)一20289一05787213修约带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根据GBT 228-2002规定,在=200 Nmm21 000 Nram2数值范围中,修约间隔5 Nram2。在抗拉强度6114 Nram2水平,按均匀分布,修约带来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 (off)一掣一0236。2437214抗拉强度的相对合成不确定度
15、抗拉强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汇总见表3。表3抗拉强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汇总标准不确定度分项 不确定度来源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州(rep) 测量重复性 0386“(F。) 最大力 0620“d(s0) 试样原始横截面积 0578“。1(Dff) 修约 0236相对合成不确定度“。叫(R。)一“毛(rep)+“毛(F_)+“毛(s。)+“毛(off) 一、何F丽巧丽fR瓦瓦可丽F瓦i雨玎厂干可-万丽一o9607215抗拉强度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取置信概率p一95,按k。一2相对扩展不确定度u。;州(R。)一五。-(R。)=20960一19722下屈服强度数学模型如下式所示:PR。一!oO“。I
16、(R。L)一“(rep)+“毛(F。L)+“毛l(so)+“毛(of,)式中:R。下屈服强度;F。下屈服力;s。原始横截面积;4CSM01 01 02 012006rPp重复性;0卜一嗨如,7221 下屈服力F也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H叫(F乩)的评定影响下屈服力的主要因素是试验机测力系统示值误差带来的不确定度,其次是标准测力仪的不确定度和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带来的不确定度。通过改变应变速率试验,在标准允许范围内未发现应变速率对此材料性能的显著影响。下屈服力F“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I(F。)的评定与最大力F。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分项z(F。)的评定步骤相同。(评定过程见7211)“。I(F。L)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5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CSM 01 02 2006 金属材料 室温 拉伸 试验 测量 结果 不确定 评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