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7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doc
《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7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备战2019年高考生物高频考点解密专题07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doc(2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1解密 07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高考考点考查内容 三年高考探源 考查频率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光合作用的过程1识记绿叶中的色素及其作用2掌握提取绿叶中色素的实验原理及方法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发生场所2018 北京卷32018 全国卷302018 浙江卷302017 新课标 III32017 海南卷52017 海南卷10考点 1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叶绿体1叶绿素和其他色素叶绿素(约 3/4) 类胡萝卜素(约 1/4)叶绿素 a 叶绿素 b 胡萝卜素 叶黄素色素种类蓝绿色 黄绿色 橙黄色 黄色分布 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色素的吸收光谱及在滤纸条上的分布化学特性 不溶于水,
2、能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2分离方法 纸层析法功能 吸收、传递光能,少数特殊状态的叶绿素 a 将光能转化为电能(1)不同颜色温室大棚的光合效率无色透明大棚日光中各色光均能透过,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用无色透明的大棚光合效率最高;其次是红色光为光合作用的有效光。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因此绿色塑料大棚光合效率最低。(2)吸收光谱连续光谱:可见光三棱镜赤、橙、黄、绿、青、蓝、紫。吸收光谱:可见光色素溶液三棱镜红光、蓝光、紫光区出现强暗带,绿光区几乎无变化(说明绿光吸收非常少) 。2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分析(1)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
3、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2)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3)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 N、Mg 等必需元素,缺乏 N、Mg 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子变黄。另外,Fe 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 Fe 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子变黄。3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1)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基粒的类囊体增大了受光面积。类囊体的薄膜上分布着酶和色素,有利于光反应的顺利进行。基质中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2)功能的实验验证实验过程及现象Error! Error! 黑 暗 无 空 气实验结论a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bO
4、 2是由叶绿体释放的。调研 1 如图为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示意图,字母表示叶绿体的结构,数字表示有关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3是A参与光合作用的色素位于图中的 B 部分B进入叶绿体后,通过固定形成物质C若突然停止光照,则 B 中的含量会升高D用 18O 标记,可在中测到较高放射性【答案】D调研 2 如图为正常绿色植物的叶绿素 a 的吸收光谱、色素总吸收光谱以及光合作用的作用光谱(作用光谱代表各种波长下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总吸收光谱是叶绿体内多种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B从新鲜的绿叶中提取叶绿素 a,需要用到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C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氧气释放量的变化趋势与作用光谱不
5、同D由 550 nm 波长的光转为 670 nm 波长的光后,叶绿体中 C3的量减少【答案】C【解析】总吸收光谱是叶绿体内多种色素共同作用的结果,A 正确;提取叶绿素 a 时,需要用到无水乙醇、碳酸钙、二氧化硅,B 正确;在不同光质下,光合作用强度不同,故氧气释放量的变化趋势与作用光谱基本一致,C 错误;由 550 nm 波长的光转为 670 nm 波长的光后,光反应加速,产生的H4和 ATP 增加,从而促进了 C3的还原,导致叶绿体中 C3的量减少,D 正确。考点 2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1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原理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实验操作步骤 方法 原因加入二氧化硅:有助
6、于研磨充分加入碳酸钙: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加入无水乙醇:为了溶解、提取色素提取绿叶中的色素将研磨液迅速倒入基部垫有单层尼龙布的玻璃漏斗中过滤,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塞紧试管口单层尼龙布:过滤叶脉及二氧化硅等试管口塞紧:防止乙醇挥发制备滤纸条干燥滤纸:透性好、吸收滤液多剪去两角:使层析液同步到达滤液细线画滤液细线用毛细吸管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地画出一条细而直的滤液细线,待干后再重复画一两次画得细而直:防止色素带重叠而影响分离效果画两三次:是为积累更多的色素,使分离后的色素带明显5分离绿叶中的色素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以防止色素溶解于层析液中而无法分离烧杯加盖是为了防止层析液中成分挥
7、发观察与分析3实验中的注意事项(1)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深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2)提取色素:研磨要迅速、充分,且加入各物质的量要成比例,以保证提取较多的色素和色素浓度适宜。(3)制备滤纸条:剪去两角,以保证色素在滤纸条上扩散均匀、整齐,便于观察实验结果,否则,会形成弧形色素带。(4)画滤液细线:用力要均匀,快慢要适中。滤液细线要细、直,且干燥后重复画一两次,使滤液细线既有较多的色素,又使各色素扩散的起点相同。(5)色素分离:滤液细线不要触及层析液,否则滤液细线中的色素分子将溶解到层析液中,滤纸条上得不到色素带。【易混易错】绿叶中色素提取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
8、过浅的原因分析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 ,研磨不充分。使用放置数天的叶片,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一次加入大量的无水乙醇(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无水乙醇提取色素) 。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滤纸条上的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或者滤液线过粗。(3)滤纸条上看不见色素带的原因6忘记画滤液细线。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调研 1 某同学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为了确定无水乙醇、CaCO 3和 SiO2的作用,进行了 4 组实验来验证,四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组是进行了正确操作的对照组。下列针对实验结果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A
9、绿叶中的色素都能够溶解在层析液中,四种色素的溶解度相同B可能是由于未加 CaCO3而得到的实验结果C可能是由于用水取代了无水乙醇而得到的实验结果D可能是由于未加 SiO2而得到的实验结果【答案】A调研 2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利用新鲜绿色菠菜叶为实验材料,用纸层析法进行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由于操作不同,而得到了以下四种不同的层析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可能误用蒸馏水作提取液和层析液7B乙可能是因为研磨时加入无水乙醇过多C丙可能是正确操作得到的理想结果D丁可能是因为研磨时未加入 CaCO3【答案】C考点 3 光合作用的过程1光合作用的探索历程科学家 结论普利斯特利 植物可以更新
10、污浊的空气英格豪斯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植物体只有绿叶才能更新污浊的空气梅耶 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萨克斯 植物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淀粉恩格尔曼 氧气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鲁宾和卡门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卡尔文 探明了 CO2中的碳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2光合作用过程中 O 元素的转移途径H218O 18O2 光 反 应 C18O2 C3 (CH 218O)H 218O CO2的 固 定 C3的 还 原 3光合作用过程中 C 元素的转移途径14CO2 14C3 ( 14CH2O) CO2的 固 定 C3的 还 原 4光照和 CO2浓度
11、变化对植物细胞内 C3、C 5、H、ATP 和 O2及(CH 2O)含量的影响8条件C3 C5 H和 ATP(CH 2O)合成量模型分析光照强度由强到弱,CO 2供应不变增加 减少 减少或没有 减少光照强度由弱到强,CO 2供应不变减少 增加 增加 增加光照不变,CO 2量由充足到不足减少 增加 增加 减少光照不变,CO 2量由不足到充足增加 减少 减少 增加【特别提醒】(1)以上分析只表示条件改变后短时间内各物质相对含量的变化,而非长时间。(2)以上各物质变化中,C 3和 C5含量的变化是相反的,H和 ATP 含量的变化是一致的。调研 1 如图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图中 ag 为物质
12、,为反应过程,物质转换用实线表示,能量传递用虚线表示)。下列判断错误的是9A图中表示水分的吸收,表示水的光解Bc 为 ATP,f 为HC将 b 物质用 18O 标记,最终在(CH 2O)中能检测到放射性D图中 a 物质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色植物能利用它将光能转换成活跃的化学能【答案】B调研 2 如图是一晴朗夏日某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C 点和 B 点相比较,叶肉细胞内的C3、C 5、ATP 和H的含量发生的变化依次是A升、升、升、升B降、降、降、降C降、升、升、升D升、升、降、降【答案】C【解析】在曲线中的 C 点与 B 点之间,光合作用强度有一次短暂的下降,这是因为在夏季正
13、午,植物为防止水分过分蒸腾而关闭气孔,从而导致细胞间隙的 CO2浓度降低,光合速率相对减小。因为 C 点对应的 CO2浓度低于 B 点,在短时间内 CO2固定(CO 2C 52C 3)速率变慢,C 3的还原(2C 3(CH 2O)+C 5)速率基本不变,从而导致 C3含量降低,C 5含量升高。随着时间的推移,C 3含量的持续下降会引起 C3的还原速率变慢,从而导致H和 ATP 的消耗量减少,故H和 ATP 的含量均升高。故选 C。调研 3 图 1 表示光合作用部分过程的图解,图 2 表示改变光照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五碳化合物和三碳化10合物在细胞内的变化曲线。请根据图分析回答:(1)图 1 中
14、A 表示的物质是_,它由_产生,其作用主要是_。(2)图 1 中 ATP 形成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于_。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14CO2,则 14C最终进入的物质是_。(3)图 2 中曲线 a 表示的化合物是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迅速上升的原因是_。(4)曲线 b 表示的化合物是_,在无光照时,其含量下降的原因是_。【答案】 (1)H 水在光下分解 用于 C3的还原(2)太阳光能 (CH 2O)(3)C 3 CO2与 C5结合形成 C3而 C3不能被还原(4)C 5 C5与 CO2结合形成 C3而 C3不能被还原为 C51如图是水生植物黑藻在光照等环境因素影响下光合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
15、正确的是A t1 t2,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的色素吸收光能增加,水光解加快、O 2释放增多11B t2 t3,暗反应限制光合作用,若在 t2时刻增加光照,光合速率将再提高C t3 t4,光照强度不变,光合速率的提高是由于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增强的结果D t4后短时间内,叶绿体中 ADP 和 Pi 含量升高,三碳化合物还原后的直接产物含量升高【答案】A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采用盆栽实验,探究土壤干旱对某种植物叶片光合速率的影响。实验开始时土壤水分充 足 , 然 后 实 验 组 停 止 浇 水 , 对 照 组 土 壤 水 分 条 件 保 持 适 宜 , 实 验 结 果 如 图 所 示 。 下 列 相
16、关 分 析 正 确 的是A叶片光合速率随干旱时间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不可能是由 CO2固定减少引起的B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和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同步C实验 24 d,光合速率下降是由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引起的D实验 24 d,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叶片内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引起的【答案】D【解析】由图甲可以看出,随干旱时间延长,叶片光合速率呈下降趋势,可能是由干旱导致根部吸水减少,气孔关闭,CO 2进入叶片的量减少引起的,A 项错误;比较图甲和图乙,图甲中叶片光合速率从第 2 d 开始下降,而图乙中叶片叶绿素含量从第 4 d 才开始下降,因此叶片光合速率下降先于叶片叶绿素含量下降,B 项错误;图乙中,实验 24
17、 d 叶片叶绿素含量并没有下降,C 项错误;实验 24 d,光合速率下降可能是由干旱引起气孔关闭,导致叶片中 CO2浓度下降引起的,D 项正确。3用 14CO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环境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12A叶肉细胞利用 14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暗反应全过程都消耗 ATP 和还原性氢Bb 点后叶肉细胞内没有有机物的合成Cab 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 14CO2消耗殆尽DOa 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答案】D4如图表示光合作用中部分反应,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8、图中过程发生场所为叶绿体基质B图中过程的发生不需要光C光反应中只需要叶绿素 aD图中 X 为 H ,用于驱动 ATP 合成酶生成 ATP【答案】D5初夏,在密闭透明薄膜的大棚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与棚内植物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分别如图中曲线13、曲线所示。在采取某项措施后,棚内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量如图中曲线所示,采取的这项措施是A适当增加昼夜温差B提高温度C增加 CO2浓度D增加 O2浓度【答案】C【解析】曲线表示大棚内一天中的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表示棚内植物一天中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对比分析曲线、可知,在密闭透明薄膜大棚内,随着光合作用的不断进行,会使棚内 CO2浓度逐渐降低;当棚内 CO2浓度过低时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备战 2019 年高 生物 高频 考点 解密 专题 07 能量 光合作用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