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哲学的 (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A)自我批判(B)与时俱进(C)不迷信权威(D)批判与继承的统一3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只要想得到,就能办得到”。这种说法从哲学上看是 ( )(A)坚持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B)坚持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C)坚持唯物辩证法的表现(D)坚持形而上学的表现4 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 ( )(A)
2、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诡辩论(C)形而上学(D)客观唯心主义5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 )(A)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B)事物的一切运动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事物存在范围的扩大6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掌握分寸,防止“过” 或“不及”,这在哲学上属于 ( )(A)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确定事物的质(C)认识事物的量(D)把握事物的度7 “狼孩”没有意识,这一事实说明 (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B)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意识是社会的产物(D)意识是大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8 下列选项中,正确揭示了认识的本质的是 ( )(A)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B)
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认识是主体的主观创造(D)认识是主体的内心体验9 一个认识的完整过程是 ( )(A)感性认识一理性认识一感性认识(B)实践一认识一实践(C)认识一实践一认识(D)概念一判断一推理10 把经过实践证实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成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 ( )(A)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和唯物主义的观点(C)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D)轻视实践经验的唯理论观点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B)矛盾理论(C)实事求是(D)阶级斗争理论12 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A)政治思想、语言学、道德
4、(B)社会科学、哲学、艺术(C)自然科学、逻辑学、语言学(D)法律思想、逻辑学、宗教13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 )(A)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B)生产资料公有制还是生产资料私有制(C)社会化的大生产还是个体小生产(D)封闭的自然经济还是开放的市场经济 14 马克思根据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三大社会形态。这三大社会形态是 ( )(A)原始公有制社会、私有制社会、共产主义公有制社会(B)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C)无阶级社会、阶级社会、无阶级社会(D)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15 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根源在于 (
5、)(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B)人口众多和资源贫乏之间的矛盾(C)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D)人民群众和各种敌对分子之间的矛盾16 群众路线的基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 ( )(A)“一切为了群众 “(B) “一切依靠群众”(C) “从群众中来“(D)“到群众中去 “17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以 ( )(A)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复杂劳动为尺度的(D)个别劳动为尺度的18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过程的特征是 ( )(A)物质财富创造过程(B)价值形成过程(C)价值增殖过程(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结合过程19 某工厂因煤的价格上涨而增加了资本的垫支,它影响了该工厂的 (
6、)(A)资本技术构成(B)资本价值构成(C)可变资本(D)固定资本20 在产业资本的循环过程中,资本只发生了形态的变化,而在数量上并无变化的阶段是 ( )(A)购买阶段(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D)流通阶段21 社会总产品是社会各个物质生产部门在一定时期(通常是一年)内生产的 ( )(A)全部生产资料的总和(B)全部消费资料的总和(C)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D)全部剩余价值的总和22 在影响利润率的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润率和原材料价格变化的关系是 ( )(A)原材料价格提高,利润率会降低(B)原材料价格提高,利润率会提高(C)原材料价格降低,利润率会降低(D)原材料价格降低,利润率保持不
7、变23 资本主义社会的利息来源于 ( )(A)资本所有权的收入(B)借贷资本自身增殖的价值(C)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D)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的报酬24 同股票价格成反比的是 ( )(A)股票票面额(B)股息(C)银行利息率(D)股票控制额25 在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 ( )(A)工业资本(B)银行资本(C)金融资本(D)商业资本26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其特定的历史条件和根源是 ( )(A)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B)资本主义国家从不发达走向发达(C)资本主义国家对广大殖民地国家的掠夺(D)生产关系在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自发调整27 经济全球化的本质
8、上是 ( )(A)产业资本的国际化(B)资源配置的国际化(C)商业资本的国际化(D)借贷资本的国际化28 19 世纪欧洲的三大空想主义者之一是 ( )(A)德国的圣西门(B)英国的莫尔(C)英国的欧文(D)德国的傅立叶29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宗旨是 ( )(A)为人民群众谋利益(B)发展社会生产力(C)实现共同富裕(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30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所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两者都实行生产资料的社会公有制(B)两者都实行按劳分配原则(C)两者都实行按需分配原则(D)两者都实行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体制二、多项选择题31 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主要有 ( )(A)树立正确的世界
9、观、人生观、价值观(B)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C)全面提高人的素质(D)提高个人的马克思主义修养32 下列命题中,反映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有 ( )(A)森林覆盖面的大小影响气候(B)人口数量的多少影响社会发展(C)客观条件的好坏影响人们行动的效果(D)亚洲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速度33 某山村小镇自 20 世纪 80 年代发现钒矿以来,办了四个钒矿厂。由于没有严格的环保措施,每天排出大量钒烟,致使村民中大多数人患有呼吸道疾病和皮肤病。这一做法从哲学上看违背了 ( )(A)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B)事物联系的复杂多样性的原理(C)事物运动发展的原理(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关系
10、的原理34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 ( )(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35 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 当作 “异端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受“ 日心说 ”。这一事例说明 ( )(A)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B)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C)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D)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36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 )(A)它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
11、B)它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C)它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D)它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37 下列各项属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的表现的有( )(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C)人民群众的各种活动都能推动社会进步(D)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38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39 资本周转速度的快慢,取决于 ( )(A)资本周转时间的长短(B)生产资本的构成(
12、C)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周转速度(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40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 (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三、简答题41 简述联系的复杂多样性。42 简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43 怎样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后果、历史作用和历史趋势?44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45 简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容。四、论述题46 试述辩证否定观的内容及坚持辩证否定观的意义。47 说明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杰出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 1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核的要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涵义,属于需要领会的内容,请考生在记忆的基础上理解性地掌握此知识点。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而上学把静止绝对化,否认运动;相对主义诡辩论则只承认运动,否认相对静止。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
14、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掌握事物的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注意决定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确地认识事物的质。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度才能提出指导实践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需要保持事物的相对稳定性时,人们要设法使其量变不超出度的范围。所谓“注意分寸”、“掌握火候”、“适可而止”、“过犹不及”等等,都是要求在实践中坚持适度原则。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个人只有在一定社会环境与社会关系中生活,学习一定社会群体的语言,接受这一社会群体的意识的影响,才能形成自己的意识。有些从小
15、就离开社会群体的狼孩、熊孩,尽管有人脑,也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但由于脱离了社会群体,没有接受和使用语言的能力,也不能产生意识。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先是感性认识,然后上升为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这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完整的认识过程。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唯心主义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观点,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熟记此知识点。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实事求是”这四个大字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也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它充分地体现了马克
16、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原则。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思想体系,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等,它们不是特定经济基础的反映,其自身没有阶级性,可以一视同仁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经济基础服务。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关系的相关知识点,属于需要识记的内容,请考生熟记此知识点。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马克思根据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发展状况,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性社会、物的依赖性社会、个人全面发展的社会三种依次更替的社会形态。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革命是社会基本矛盾的必然产物。这就是说,社会革命的最深刻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模拟 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