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永明体2 北地三才3 西洲曲二、简答题4 桃花源记的思想艺术特点。5 南北朝诗歌创作大势。6 元嘉诗歌创作出现的新特点。7 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成就。8 永明诗歌的发展创造及其原因。9 永明声律说及其在诗歌史上的地位。10 梁陈诗歌创作的三种类型。11 宫体诗发展的三个阶段。12 宫体诗的创作特点。13 庾信入北前后诗风的变化。14 南朝民歌的艺术特点。三、论述题15 陶渊明对中国文学史的贡献。16 元嘉诗风新变及其原因。17 鲍照诗歌的内容和艺术成就。18 谢朓诗歌的艺术成就。四、填空题19 陶渊明的散文作品有
2、:_、_、_、_。20 陶渊明今存辞赋三篇:_、_、_。21 _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比较完整的山水诗。22 _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位有成就的山水诗人。23 鲍照诗今存约二百首,主要是乐府和五言古诗,而以其中的八十多篇_成就最高。拟行路难18 首则是他乐府中的代表作。24 永明文学是指_这一时期的文学活动,而以齐永明年间为中心。25 谢朓,字玄晖,与谢灵运并称“_” 。26 南朝乐府民歌起东吴迄于陈,今传五百余首,大多辑人郭茂倩乐府诗集的_中,少部分在_、_中。吴歌主要产生于当时首都建业(今江苏南京)一带的江南地区,是南朝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_则采自长江中游及汉水两岸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荆、郢、樊、
3、邓(今湖北江陵、襄樊、河南邓县)一带。27 北朝乐府民歌今存六十余首,多辑入_乐府诗集.梁鼓角横吹曲中。另有少数辑入_和_中。全国自考中国古代文学史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永明体:又称新体诗,是南朝齐永明时期由沈约等人倡导的一种新体诗。永明体是从诗歌声律角度提出的一个概念,是五言诗从声律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之间的过渡阶段,其理论支持是永明声律说。这种诗体要求严格按照四声八病之说写作,强调声韵格律。这种诗体的出现,对于纠正晋宋以来文人诗的语言过于艰涩的弊病,使创作转向清新通畅起了一定的作用,对近体诗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知识模块
4、】 魏晋南北朝文学2 【正确答案】 北地三才:北魏的温子升,是北魏文学成就最高者;由魏入齐的邢劭,其诗作慷慨悲凉,有魏晋之风;魏收,其诗歌创作多模仿南朝之作。他们三人合称“北地三才 ”。【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3 【正确答案】 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艺术水平最高的,收在乐府诗集.杂曲歌辞中。此诗 160 字,是南朝民歌中篇幅最长的。诗写一女子怀人,情思缠绵,写景秀丽,语言清新明丽,采用“钩句” 连接上下,一意贯通而又摇曳多姿,并通过换韵造成回环婉转的效果。【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二、简答题4 【正确答案】 桃花源记通过描写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的社会理想,从而对现实社会的黑暗
5、进行了反讽。作者向往和平、安定、康乐、富足的社会环境:“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地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向往民风淳朴的人际关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种没有压迫剥削的平等制度,和乐恬静、纯朴敦厚的美好风俗,自给自足、丰衣足食的和平生活,成为后代人世世追求呼唤的人间乐土。在写法上,桃花源记以纪实手法写虚构故事,颇具奇趣。在语言上,自然简洁而极生动,“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均有以少胜多之妙。【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5 【正确答案】 自刘裕代晋,宋、齐、梁、陈四代史称南朝。南朝诗歌承魏晋诗歌之风,因时递变,踵事增
6、华,日渐繁荣。其总趋势是沿着重艺术特质、重抒情以至重娱乐的方向发展,尤其重视诗歌艺术形式技巧的追求。与此同时的北方政权称北朝,包括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北朝诗歌则直接承继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南北朝民歌则分别以清新活泼和刚健激越显示出各自的风采。【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6 【正确答案】 元嘉诗歌创作出现的新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诗歌创作,并且改变了东晋诗歌以山水作为玄思载体的倾向,把山水作为审美的对象,非常写实地模山范水,正式奠定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根基。谢灵运的山水诗是最突出的代表。(2)诗歌创作由东晋的哲理化改变为重抒情,抒发了强烈的感慨。(
7、3)出现了对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以“ 元嘉三大家” 为例,谢灵运追求清水荚蓉之美,颜延之追求典丽华赡之美,鲍照则追求一种热烈明畅的浓艳之美。(4)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不但有各种体式的诗体创作,如乐府、四言、五言、七言、杂言,而且注意对仗,出现大量对句甚至全诗皆对的情况。【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7 【正确答案】 (1)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在一首诗中,往往是先叙述登游缘起或路线,接着是具体描写局部景物,最后是议论或感慨。如石壁精舍还湖中作。(2)在其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把握和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某一景观的情思韵味,朝着景物与情思交融的方向发展。如登池上楼中“池塘生春草,
8、园柳变鸣禽” 。(3)在描写山水景物时,谢诗也注意到了对声、光、色的生动描绘,尤其是在色彩的运用上达到了和谐统一。如酬从弟惠连中“。山桃发红萼,野蕨渐紫苞” 是暖色基调;初去郡中“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 是冷色基调。【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8 【正确答案】 永明时期诗歌的主要发展倾向,仍然是重文特质的发扬,重个人情怀的抒发,而且逐渐由情怀抒发转向重娱乐;同时创造了一种清新的美的理想,为后代所宗仰;更重要的是对诗歌形式的探索。永明诗歌之所以取得这样的发展创造,与当时的文学环境有很大关系。(1)皇室的爱好和提倡,为诗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气氛。(2)文人集团的良好风气,他们切磋文义,唱和酬赠,共
9、同研究,共同提高,推动诗歌艺术的发展。【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9 【正确答案】 永明声律说即讲求平上去入四声的对称与错综之美的声调搭配原则。永明声律说为齐梁诗歌的艺术形式提供了新的贡献,使诗人能有意识地掌握运用声律,增强诗歌的艺术效果,具有非常积极的进步意义,为唐代近体诗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和创作上的基础。【知识模块】 魏晋南北朝文学10 【正确答案】 梁陈诗歌大体上存在着三种不同的类型:(1)重功利、主质朴的文学观,以裴子野为代表,如他的答张贞成皋。(2)尚自然、主风力的诗歌思想,主要代表有齐末梁初的吴均、何逊和梁陈两代的阴铿等人。(3)重娱乐、尚轻艳的文学观,这是此时文学思想的主潮,其创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试卷 全国 中国古代 文学史 魏晋 南北朝 文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