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 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如果我们用同一测验对学生进行多次测量,发现学生在不同的时间、场合所得的测评结果却是不一样的,这说明这个测评的( )不高。(A)效度(B)信度(C)难度(D)区分度2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 )。(A)认识的直接性(B)学生的主体性(C)认识的教育性(D)活动的开放性3 当今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原因是( )。(A)基础知识的教学是教育的主要目的(B)中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只能给他们传授基础知识(C)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D)基础知识的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4
2、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 )。(A)根本途径(B)基本途径(C)唯一途径(D)全部途径5 要解决学记中提到的学生学习“过少、过急、过难、过易” 的问题,应当贯彻( )原则。(A)量力性(B)循序渐进(C)因材施教(D)巩固性6 萌芽于 16 世纪、兴起于 17 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 。(A)特朗普制(B)分组教学制(C)班级授课制(D)道尔顿制7 赫尔巴特指出:“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什么特点?( )(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传授知识与
3、思想教育相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相结合8 学记中的“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所阐明的教学原则是( )。(A)循序渐进原则(B)直观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因材施教原则9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 接知如接枝 ”体现了教学的(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启发性原则10 高水平学生在测验中能得高分,而低水平学生只能得低分,说明该测验下列哪种质量指标高?(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11 在下列主张中,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是( )。(A)学不躐等(B)各因其材(C)开而弗达(D)温故而知新12 “语之而不知,虽
4、舍之而可也” 这句话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量力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3 宋代著名思想家朱熹提出“未得乎前,则不敢求其后” ,这体现了教学的( )。(A)启发性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4 以语言传递为主的教学方法不包括(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演示法15 对教学与考试的关系理解错误的是( )。(A)学生的负担很重,考试考什么学校教什么无可厚非(B)学校教学方式不需要与考试的测量方法完全一致(C)就统一的纸笔测试而言,学科教学内容有些可测,有些不可测(D)考试结果为教学提供了反馈16 如果要看
5、一个学生学业测验的测评数据和解释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有多高,主要是看这个测验的( )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17 老师很担心同一批学生在第二次参加同样内容的人格测试时分数与上次不同,他所担心的是下列哪一个概念反映的内容?( )(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18 通过师生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复习、深化、系统化已学的知识。这种教学方法是( )。(A)讲授法(B)复习谈话(C)启发谈话(D)讨论法19 北京史家胡同小学开展“小博士” 工程,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少则两周,多则三四个月,自己研究探索一个专题,或完成一部童话作品。此活动的开展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A)循序渐
6、进(B)启发性(C)直观性(D)理论联系实际20 为了解决名词、术语脱离事物,概念脱离具体形象,理解脱离感知等矛盾,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贯彻( )。(A)理论联系实际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启发性原则二、辨析题21 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22 德、智、体、劳等全面发展意味着均衡发展。23 学生某一学科在期末和期中两次考试成绩波动很大说明测验信度很低。24 教学方法受到教学目的、内容、社会生产和科学技术、生产发展水平的制约,所以它不具有独立性。25 组织教学仅仅是在上课开始时进行。三、材料分析题26 材料:根据论语记载:有一次,孔子与学生公西华正在交谈,
7、子路来向孔子请教:“听到了就马上行动吗?” 孔子答:“有父兄在,为什么急于行动呢?”一会儿,冉有也来请教同样的问题,孔子说:“听到了就马上行动!” 公西华不明白老师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回答。孔子解释说:“子路总是好胜,我是有意让他遇事后退一步,冉有畏缩,我是有意鼓励他遇事极力向前。”问题:结合材料分析孔子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说明了什么?27 材料:一位语文教师在给学生上师说一课,当介绍到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时,学生问:“ 老师,唐宋八大家,都是哪些人呀?” 教师脸一板,冷若冰霜地说:“就你多事,那不是你要学的范围,你只要记住韩愈是八大家之一就行了。” 一句话把大家说得目瞪口呆。问题:
8、请从教学原则角度谈谈你对上述案例的看法。27 材料:小李、小张都是刚工作一年的初一语文老师,两人工作很努力,但也存在很多困惑。小李对小张说:“为了上好课,我学习了很多关于新课改的知识,意识到教学中要关注学生,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我特别注意调动课堂氛围,我的课以学生发言、表演为主,上得很热闹。上周的公开课上学生个个都很开心,可听课的老教师们都说我的课没有语文味,缺乏深度,只注重形式。难道一堂课热热闹闹的不好吗?”小张说: “为了上好课,我也没少花工夫。我专门买了特级教师的教学录像,细心模仿教学中的每个环节,上课几乎就是把录像中教师的教学复制到我的课堂上。可为什么同样的上课方式,我的课效果就不好呢?
9、”问题:28 你是否赞成小李的教学观点,结合相关教育理论进行分析。29 小张上课的问题在哪里?请从教学方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 16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测量所得结果的准确性程度。题干中同一测验因不同的时间,地点而结果不同,则说明该测验的信度不高。【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认识的交往性、认识的教育性、认识的简捷性、认识的引导性。【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
10、析】 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它是发展智力、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基础。所以,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是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陶冶情感,形成全面发展的个性。【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记中讲道:“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
11、救其失者也。”意思是:学习的人有四种毛病,或者是不足之处,教育别人、传授知识的人一定要知道。人的学习态度,或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或急于求成,专找捷径;或畏首畏尾,遇难即止。这四种毛病,都在于没有把心思真正用到学习之上,没有正确开发思维。教学的人只有知道了这些人的心思,才能对症下药,纠正这类毛病。这体现了在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知识模块】 中学教学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照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萌芽于 16 世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中学 模拟 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