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35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3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德国格式塔心理学派诞生的时间是( )。(A)1906 年(B) 1908 年(C) 1910 年(D)1912 年2 看到红、橙、黄色使人产生温暖的感觉的现象叫( )。(A)感觉对比(B)感觉后象(C)感觉适应(D)联觉3 坐在火车上的乘客感觉铁轨两旁的树在动而车未动。这种现象属于( )。(A)游动知觉(B)似动知觉(C)诱动知觉(D)时间知觉4 张老师在教学生区分形近字“慢”“漫”“谩”“ 幔”时,将四个字相同的右半部分用白色粉笔写出,差异的左半部分用彩色粉笔标出。张老师利用了知觉的( )。(A)整体性(
2、B)选择性(C)理解性(D)恒常性5 上课过程中,突然有人推门进来,大家会不由自主地把头转向门开的方向。这种表现是( )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观察注意6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一情形可以归结为注意的( )功能。(A)保持(B)调节(C)监督(D)选择7 ( )是对字词、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各种概括化知识的记忆,它与一般的特定事件没什么联系。(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记忆(C)情景性记忆(D)语义记忆8 在一些国际会议上,同声翻译人员使用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记忆9 学生在学习较长的内容
3、时,经常是前边和后边的部分记忆效果好,中间部分遗忘较多,这是受( ) 因素的干扰。(A)消退抑制和干扰抑制(B)倒摄抑制和干扰抑制(C)前摄抑制和消退抑制(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10 课堂上,学生根据教师的描绘想象出的雪后北京的风光,属于( )。(A)再造想象(B)创造想象(C)幻想(D)无意想象11 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是( )。(A)发散思维(B)聚合思维(C)经验思维(D)理论思维12 出乎意料的紧张情景所引起的情绪状态被称为( )。(A)心境(B)激情(C)应激(D)热情13 学生放学回家后既想看电视又想做作业的心态体现的是( )。(A)双趋冲突(B)双避
4、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14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体现的意志品质是 ( )。(A)自觉性(B)坚韧性(C)果断性(D)自制性15 期末到了,学生们为了迎接考试而紧张地复习功课,这时电视台即使播出了精彩的足球比赛,也只好放弃不看了,这是学生( )的表现。(A)意志(B)情绪(C)认知(D)思维16 需要层次理论的倡导者是( )。(A)托尔曼(B)韦纳(C)班杜拉(D)马斯洛17 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认为,在人的一生中,一般在青年时期达到高峰,以后逐渐下降的是( ) 。(A)晶体智力(B)流体智力(C)情境智力(D)经验智力18 斯滕伯格三元理论的核心内容是( )。(
5、A)情境亚理论(B)成分亚理论(C)经验亚理论(D)认知亚理论19 气质类型( ) 。(A)有好有坏(B)都是好的(C)无好坏之分(D)通过教育容易改变20 能够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是性格的( )。(A)态度特征(B)理智特征(C)情绪特征(D)意志特征二、多项选择题21 下列有助于克服遗忘的是( )。(A)深度加工材料(B)有效运用记忆术(C)适当过度学习(D)合理进行复习22 想象的过程有( ) 。(A)黏合(B)夸张和强调(C)拟人化(D)固定化(E)典型化23 下列属于情绪外部表现的是( )。(A)心潮澎湃(B)眉开眼笑(C)坐立不安(D)轻声呻吟24 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属
6、于缺失性需要的是( )。(A)求知的需要(B)自尊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归属和爱的需要三、判断题25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A)正确(B)错误26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A)正确(B)错误27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语言与操作两个部分。( )(A)正确(B)错误28 性格在一定程度上会改造人的气质特征。(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29 什么是注意? 简述注意的种类及其含义。五、材料分析题29 小于同学在最近的学习中发现当天学习的内容,如果不及时复习,很快就会遗忘。那些成绩不错的同学们都在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在
7、学习中,同学们还发现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是记忆效果最好的时候,并且在背诵课文时,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背诵的效果最好。阅读以上材料,回答: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3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912 年,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海默在法兰克福大学做了似动现象的实验研究,并发表了文章移动知觉的实验研究来描述这种现象。这一般被认为是格式塔心理学派创立的标志。【知识模块】 心理学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联觉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不同的颜色使人产生颜色之外其他的感觉属
8、于联觉,故选 D。【知识模块】 心理学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诱动知觉是指由于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现象。树是静止的,由于车的运动,车上的人觉得车是静止的,而树是动的。【知识模块】 心理学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差异部分用彩色标出,有利于学生注意到几个字的不同点,便于区分和学习。因此,张老师利用的是知觉的选择性。【知识模块】 心理学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据此可排除 D。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心理学 模拟 3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