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16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16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师以非标准化的测验结果判断学生的智力水平,造成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这种做法违背了心理学研究的( )原则。(A)发展性(B)客观性(C)系统性(D)教育性2 当人从黑暗走入亮处后,视网膜的光感受阈限会迅速提高,这个过程是( )。(A)适应(B)对比(C)明适应(D)暗适应3 教师突然中断讲课,引起分心学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是(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4 个体有目的、自觉地进行的识记叫作( )。(A)有意识记(B)无意识记(C)机械识记(D)意义识记5 “十年离别后,
2、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这是一种( )。(A)再认(B)有意再现(C)直接再现(D)间接再现6 在记忆一篇长文章时,开头和结尾容易记,中间部分容易忘,原因是( )。(A)同化(B)痕迹消退(C)压抑(D)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7 人们偶然看到天上的白云,会下意识地脱口说出它像棉絮、小山等。这属于( )。(A)无意想象(B)有意想象(C)幻想(D)幻觉8 “机智”是指思维的( ) 。(A)灵活性(B)敏捷性(C)深刻性(D)广阔性9 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解决了“王冠之谜” 。这种思维是( ) 。(A)直觉思维(B)常规思维(C)分析思维(D)抽象思维10
3、下列选项中属于情绪状态中应激的是( )。(A)某人失去亲人后长时间心情郁闷状态(B)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地遇到故障时,司机紧急刹车(C)战士们演习中取得好成绩,这一段都很有劲头(D)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狂喜万分11 人们欣赏名画蒙娜丽莎时,陶醉在“永恒的微笑” 中,感到身心非常愉悦。这种情感是( )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自豪感12 与意志坚韧品质相反的不良品质是( )。(A)优柔寡断和草率从事(B)任性和怯懦(C)盲从和独断(D)顽固和动摇13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 )是属于缺失需要的一种。(A)尊重的需要(B)自我实现的需要(C)审美的需要(D)求知与理解的需要14 我
4、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施用累能” 是指(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15 热爱集体与自私自利、创新与保守、自尊与自卑属于( )。(A)性格特征(B)气质特征(C)意志特征(D)能力特征16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 )。(A)修养和处世方法(B)身份和地位(C)交往方式与方法(D)需要满足的程度二、填空题17 中枢神经系统是人体神经系统的主体部分,包括_和_ 。18 人们常常以日出日落来判断东西方向,以人体为参照来判断左右,这种知觉属于_知觉。19 概念由_和外延两部分组成。20 人在知觉能力、_能力、
5、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和言语能力诸方面都会表现出类型差异。21 某同学沉默寡言,做事认真稳重,情感不外露,思维活跃性差,自制力强,他的气质类型是_。三、判断题22 心理学是属于自然科学性质的学科。(A)正确(B)错误23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之间是正比关系。( )(A)正确(B)错误24 注意和思维一样,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A)正确(B)错误25 考试将至,小李认真复习,发誓要考出一个好成绩,这时他的动机属于长远的间接动机。(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26 简述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忆力。27 简述能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五、案例分析题27 小叶同学经常“ 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不仅深思好
6、学,触类旁通,有独立见解,还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是班上名副其实的“智多星” 。数学课上,当问题与条件发生变化时,他总能打破常规,想出新办法;解决问题当机立断,毫不犹豫。对此梁老师也十分赏识,决定在数学课上采取新举措。首先,在班上开展课前讲故事活动,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数学题意的理解力。苹果落地现象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牛顿却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伽利略敢于质疑和挑战权威,通过在比萨斜塔上同时抛下两个大小不同的铁球实验,指出铁球同时落地才是真知。当学生讲到此类故事时,梁老师就及时倡议学生给课本挑刺,要“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要敢于说“老师,我反对”,对敢于挑毛病
7、的学生给予奖励。其次,在课堂教学中,梁老师设置问题情境,激励学生独立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老师不急于回答,鼓励学生运用已有知识经验去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老师给予一定的启发,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并鼓励学生一题多解。通过梁老师的引导和训练,小叶同学的思维品质更完善。他不仅敢于质疑,而且善于创新求异。初三毕业时,他成了小发明家,觉得自己离创新梦工厂越来越近了。28 结合案例分析小叶同学具有的思维品质。29 结合案例中梁老师的做法,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六、论述题30 试述中学生意志品质的特点,并且根据这些特点谈谈如何培养中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16
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理学研究一共包含四大原则,首先是客观性原则,即实事求是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研究任何心理现象都必须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加以考察。在出题时经常会出现“科学性原则”的选项来混淆试题的正确答案。其实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为人的心理现象,这一研究对象直接决定了心理学的因素不能以量化等科学形式来进行研究。所以,心理学在科学性这一方面会有所欠缺,故在选择过程中不应选择科学性。二是系统性原则,指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把各种心理现象放在整体性的、动态和相互联系的系统中进行分析。心理学的研究从实践中来,同时将探索得到的规律再次应用到实践过程中。三是教育性原则,是
9、指进行心理学的研究时,应从有利于教育、有利于个体身心健康的角度来设计和实施。四是发展性原则,指把心理现象看作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用发展变化的观点去认识人的心理活动。本题中教师的行为导致了某些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违背了教育性原则。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感觉的相互作用的不同分类在考试中是常考点。通常包含感觉适应和感觉对比两大类。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感觉中,但是,它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其中视觉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如从明亮的阳光下进入正在放映的电影院内,起初感到一片漆黑,但经过一段时间
10、就可以看清周围的轮廓了。这种由明到暗的适应叫暗适应。反之叫明适应。感觉对比是指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同时对比现象。例如,把一个灰色的小方块放在白色的背景上,看起来小方块就显得暗些;把相同的小方块放在黑色的背景上,小方块就显得亮些。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会产生继时对比。本题中从暗处走入明亮的地方完成的是一个明适应的过程。答案为 C。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一般是在外部刺激物的直接刺激作用下,个体不由自主地给予关注。引起无意注意
11、的原因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刺激的特点;二是人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无意注意的重要原因,如巨大的声响。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也需要做意志努力的注意。我们工作和学习中的大多数心理活动都需要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一种积极主动、服从于当前活动任务需要的注意,属于注意的高级形式。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经过学习、训练或培养个人对事物的直接兴趣达到的。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性,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根据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识记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题干中描述的是有意识记的定义。故答案选 A。5 【正确
12、答案】 D【试题解析】 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回忆也叫再现,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有意再现和无意再现是针对再现的目的来说的,有意再现是有特殊目的,明确意义的再现过程。而直接再现和间接再现是根据再现是否借助于特定的媒介来说的。直接再现是没有借助特定媒介和信息提示的再现过程,而间接再现是依靠其他信息作为提示进行的再现。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识记一篇较长的文章,一般总是材料的首尾容易记住,而中间部分则常常识记较难,这是由于识记材料开始部分只受倒摄抑制的影响,识记终末部分只受前摄抑制的影响
13、,而识记中间部分时则同时受到两种抑制的作用。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看到天上的白云,会下意识地脱口说出它像棉絮、小山等,属于没有预先目的的想象,是无意想象。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思维的品质是较难理解的一个知识点,包括思维的广阔性与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独立性与批判性、逻辑性与非逻辑性。广阔性与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涉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调整思维的方向,能随机应变。本题中“机智”体现了思维的灵活性。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它反映了智力的敏锐程度。思维敏捷性强的人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变化的情
14、况来积极地思维,周密地考虑,正确地判断和迅速地做出结论。思维的敏捷性在智力超常的个体中表现较为明显。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直觉是一种无意识思维,它把一般思维的中间环节省略掉,快速而直接地认识客观事物。例如,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洗澡时突然发现浮力定律;公安人员根据作案现场情况,迅速对案情做出判断等。分析思维是经过逐步分析后,对问题解决做出明确结论的思维。例如,学生解几何题的多步推理和论证;医生面对疑难病症的多种检查、会诊分析等。常规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惯常的方式解决问题的思维。例如,学生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心理学 模拟 16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