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学概论)模拟试卷5(无答案).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学概论)模拟试卷5(无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学概论)模拟试卷5(无答案).doc(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文学概论)模拟试卷 5(无答案)单项选择题1 “意蕴说”由( ) 提出。(A)王弼(B)嵇康(C)康德(D)黑格尔2 下列关于“ 典型” 的发展阶段,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7 世纪以前,西方的典型观基本上是类型说,强调典型的普遍性和类型性(B) 18 世纪以后,开始由重视共性到重视个性的转变,形成了个性典型观占主导的时期(C) 19 世纪 80 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典型观趋于成熟,把人类的典型理论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D)20 世纪之后,西方关于典型的研究先是沉寂了一段时间,然后又达到一个新的高潮3 我国古典文论独创了( )的概念。(A)文本(B)典型(C)
2、意境(D)意象4 下列不属于“ 意境” 的审美特征的是 ( )。(A)韵致(B)灵境(C)兴味(D)情韵5 下列诗句属于“ 有我之境 ”的是( )。(A)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6 下列关于叙事理论发展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古罗马诗人贺拉斯的 诗艺,中国明清时期的小说评点等,都对叙事文学的特点进行过研究,但未形成系统的叙事理论(B)中国自明代以后,也产生了关于叙事文学的理论,其中影响最大的当数以明清之际的文艺批评家李卓吾的小说、剧本评点为代表的人物性格理论(C)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文学 概论 模拟 答案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