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基础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基础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基础心理学)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心理咨询师三级理论知识(基础心理学)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 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础理论与知识部分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意识状态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自动化的意识状态要求很少的注意,并且不妨碍同时进行的其他活动(B)毒品、酒精都可能使人进入特殊的意识状态(C)人在睡眠的时候不存在意识活动(D)白日梦介于主动的意识状态与睡眠中做梦二者之间,只包含很低水平的意识努力2 我们在听课做笔记时,写字处于( )意识状态。(A)可控制的(B)自动化的(C)白日梦状态(D)不自觉的3 假如上级向你交代了一个任务,你知道这个任务很重要,必须认真对待,于是把全部的注意集中起来去完成,这时你处于( )
2、。(A)可控制的意识状态(B)自动化的意识状态(C)白日梦状态(D)睡眠状态4 无意识包括( ) 。(A)无意识的行为和对刺激的无意识(B)心理活动不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所选择对象上(C)心理活动不能很好地选择某些对象而舍弃另一些对象(D)无意识记和无意想像5 睡眠的过渡期阶段的脑波为( ),频率较慢但振幅较大。(A) 波(B) 波(C) 波(D) 波6 人在整个夜晚的睡眠过程中,从慢波睡眠到快速眼动睡眠要经过数次循环,在每次循环中,快速眼动睡眠持续时间变化的特点是( )。(A)早期所占时间较短,后期所占时间逐渐延长(B)早期所占时间较长,后期所占时间逐渐缩短(C)早期与后期所占时间是不变的(D
3、)早期没有,后期仅有较短时间7 人们梦游、梦呓和尿床等现象多出现在人的整个睡眠的( )。(A)过渡期(B)轻睡期(C)沉睡期(D)快速眼动睡眠8 儿童一进商场就被漂亮的玩具吸引,儿童在这一刻出现的心理活动是( )。(A)需要(B)想像(C)注意(D)思维9 小孩子最开始不喜欢文学,在家长的强迫下学习,开始不感兴趣。但迫于压力,不得不付出很大的努力,渐渐的随着水平的提高,他体会到了学习文学的乐趣及成就感。不需要付出意志努力就可以自然而然地看一些文学书,这时的注意是( )。(A)不随意注意(B)随意注意(C)随意后注意(D)意识10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 )。(A)同一时间注意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4、(B)注意能长时间地保持在所选择的对象上(C)根据任务的要求,使注意由一个对象转到另一个对象(D)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11 教师一边讲课一边观察学生听讲的情况,这属于( )。(A)注意的分散(B)分心(C)注意的转移(D)注意的分配12 幼儿开始学跳舞时,注意了脚的动作,手就一动不动;注意了手的动作,脚步又乱了,这说明儿童注意的( )。(A)稳定性比较差(B)范围比较小(C)转移能力有限(D)分配能力较差13 某小朋友在语言活动中,认真地、完整地听完了老师讲的故事。这说明该小朋友具有( ) 。(A)注意的选择性(B)注意的范围(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性14 学生上完第一节课后
5、,不受这节课饶有兴趣的内容的影响,自觉做好上第二节课的准备。这是( ) 。(A)注意的分散(B)注意的起伏(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转移15 平时人们常说“ 一心不可二用 ”,从注意的规律来看 “一心二用”是( )。(A)不可能的(B)不良品质(C)无条件的(D)有条件的16 注意的起伏又称为( )。(A)注意的周期(B)注意的节律(C)注意的循环(D)注意的动摇17 以下对需要论述错误的一项是( )。(A)需要是对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映,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B)需要不一定具有对象(C)人的需要是不断发展的,人的需要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D)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
6、源泉18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这句话反映了人的需要具有 ( )。(A)整体性(B)选择性(C)层次性(D)动力性19 人类最早形成的精神需要是( )需要。(A)审美(B)文化(C)交往(D)成就20 从需要的角度看,人的情感主要是与( )相联系的。(A)生理需要(B)机体需要(C)社会性需要(D)安全需要21 个体基于温暖、舒适、食物和安全的需要而渴望与他人交往,这是出自人的( )。(A)本能(B)合群需要(C)自我肯定需要(D)物质需要22 凡是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的诱因,被称为( )。(A)正诱因(B)负诱因(C)外部诱因(D)内部诱因23 下面有关动机的论述错误的
7、是( )。(A)动机决定行为的方向(B)动机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C)动机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结合(D)动机是行为的启动机制24 学校教育中通常采用评“三好学生” 、优秀学生干部的方式,或用学习反馈,以物质或精神奖励的方式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这主要是激发学生的( )。(A)成就动机(B)认知内驱力(C)自我提高的内驱力(D)附属内驱力25 同样是努力学习,有些孩子只是为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赞赏,他们只要得到夸奖就感到满足,并不十分在意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所学的知识。而有些孩子则是对所学内容本身有浓厚的兴趣,要真正理解了才安心,这说明动机具有( )功能。(A)激活(B)指向(C)调节(D)维持26
8、人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称为( )。(A)态度(B)爱好(C)需要(D)兴趣27 当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便成了( )。(A)人格特质(B)爱好(C)中心兴趣(D)直接兴趣28 爱因斯坦不仅是位伟大的物理学家,而且非常喜欢音乐,对托尔斯泰著作的兴趣很浓厚,而且还擅长写文学评论,这体现兴趣品质的( )。(A)倾向性(B)广阔性(C)持久性(D)效能性29 下列情境中代表内部动机的情境是( )。(A)王老师对张华的数学测验成绩表示满意(B)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和国家的利益联系在一起(C)老师表扬爱劳动的学生(D)王佳每天独自听音乐30 根据人格的内驱力理论,机体
9、的最重要动机是( )。(A)自我实现(B)维持动态平衡(C)确保自身和其种属的生存(D)体验尽可能多的愉快刺激31 下列是我国小学生的一些需要,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层次最高的是( )。(A)家庭的现代化(B)安静的学习环境(C)结交正直诚实的朋友(D)搞小发明32 “音乐家必须去创造音乐,画家必须作画,诗人必须写诗一个人要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就必须真实地面对自己。”根据马斯洛的观点,这段话体现了人具有( )。(A)归属与爱的需要(B)尊重的需要(C)自我实现的需要(D)安全的需要二、多项选择题33 意识是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包括( )。(A)梦(B)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C)睡眠(D)对
10、外界事物的觉知34 意识的作用包括( ) 。(A)帮助人们把握由感官所接触的纷繁复杂的世界的意义(B)通过限制人们的注意,减少不断涌入的刺激能量(C)使人们依据知觉组织的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D)使我们能利用过去记忆对现在输入的信息进行判断35 下面关于梦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梦是一种意识状态,它是一般的意识状态的转化(B)梦是一种无意识状态,它是一般的无意识状态的转化(C)虽然大部分人都不能记起做过的梦,但人人都做梦(D)快速眼动睡眠剥夺导致记忆下降,但对情绪没有影响36 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 )。(A)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B)所从事的活动不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心理咨询 三级 理论知识 基础 心理学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