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93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9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93及答案与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9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当今社会的小学教育,出现了对儿童教育“成人化” 的趋势,这一现象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 规律。(A)不平衡性(B)顺序性(C)阶段性(D)互补性2 孟禄认为“ 全部教育都归之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 ,这种观点是教育起源说中的( )。(A)生物起源说(B)心理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交往起源说3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特点。(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4 某小学开展全校性“ 热爱家乡 ”为主题的课外活动,此活动属于 ( )。(A)个人活动(B)小组活动
2、(C)群众性活动(D)班级活动5 素质教育区别于应试教育的根本所在是( )。(A)创新能力的培养(B)读写能力的培养(C)听说能力的培养(D)交往能力的培养6 通过感官或借助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是(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访谈法7 以下不属于儿童常见传染病的是( )。(A)流行性感冒(B)额窦炎(C)沙眼(D)病毒性肝炎8 下列属于负强化现象的是( )。(A)老师对迟到的学生罚款(B)上课扮怪相而不再有老师和同学理睬(C)老师不再批评按时完成作业的小明(D)父母奖励考试成绩优异的小红9 小毛同学在回答问题时,
3、常常被其他同学的意见所干扰;当老师提出质疑时,会马上修改自己的答案。据此分析,小毛同学的认知风格很可能是( )。(A)辐合型(B)发散型(C)场独立型(D)场依存型10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描述的是( )。(A)感觉适应(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11 下列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一个短期的、直线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12 下列哪个不属于强迫症的治疗方法?( )(A)行为治疗(B)药物治疗(C)建立支持性环境(
4、D)系统脱敏法13 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B)经验课程(C)综合课程(D)活动课程14 李琳花了十分钟就把静夜思背下来了,然后他又继续读了五分钟,这种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属于( )。(A)深度加工(B)运用记忆术(C)适当过度学习(D)机械识记15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及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的导入方法是( )。(A)游戏导入(B)故事导入(C)悬念导入(D)情境导入16 在新课程背景下
5、,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17 年幼的儿童学习活动比较突出,喜欢听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和鼓励,这属于(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认知18 在一堂化学课上,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帮助学生认识甲烷的结构。这种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B)演示法(C)实习法(D)实验法19 杨老师在运用自己编制的试卷组织测验时发现,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得分没有拉开差距,这说明杨老师的试卷( )。(A)难度比较高,产生了天花板效应(B)难度比较低
6、,产生了地板效应(C)区分度比较低(D)试卷的信度很低20 夸美纽斯说:“ 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这符合( ) 教学原则。(A)直观性(B)循序渐进(C)巩固性(D)因材施教二、简答题21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22 简述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23 简述德育过程中贯彻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的要求。三、材料分析题23 老师在讲解黄河泛滥的原因时,有这样一个教学片段:老师先让同学们观察一个近年来黄河变化的视频,通过视频同学们发现黄河泛滥的原因之一在于受到暴雨的侵蚀。老师
7、继续问:“ 我们都知道黄河很浑浊,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水中有很多的黄土。”“为什么会有很多黄土呢 ?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地形图。 ”同学们立即发现,黄河中上游流经黄土高原。老师继续说:“ 请同学们对比近几年来黄河上游的植被变化图。”通过对比学生发现,黄河中上游的植被破坏很严重,导致上游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大量泥沙流入黄河导致黄河浑浊。问题:24 结合教学原则评析,材料中的教师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25 结合材料,谈谈给你的启示。25 成绩平平的雯雯六年级时因一次考试数学得了全班第一而信心大增,对数学特别投入,成绩直线上升。六年级下学期时,新任数学老师非常严厉。对所有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错误都毫不
8、留情,经常在全班点名批评。雯雯平时有些“马大哈” ,一次又因粗心大意被数学老师点名:“不管你多聪明,平时考得再好都没有用,关键是大考,如果大考时还粗心,一切都玩完!”老师的话时常响在雯雯耳边,离考试越近,雯雯越紧张,考试的时候心情极度紧张,没办法发挥正常水平,每次考试拿到考试成绩都很懊悔。长此以往。雯雯渐渐丧失了对考试的信心。问题:26 雯雯这种情况是什么情况?请简要描述其特点和形成的原因。27 如果你是雯雯的班主任,该如何引导雯雯走出考试阴影?四、教学设计题27 猫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gui)。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
9、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png)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可是,它听到老鼠的一点响动,又是多么尽职(zh)。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yng),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的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在不叫的时候,它还会咕噜咕(g)噜(l)地给自己解闷。这可都凭它的高兴。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它什么都怕,总想藏起来。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
10、,就是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to)气。一根鸡毛,一个线团,都是它的好玩具,耍个没完没了。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它的头撞在门上、桌腿上,撞疼了也不哭。它的胆子越来越大,逐渐开辟(p)新的游戏场所。它到院子里来了。院中的花草可遭(zo)了殃(yng)。它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到之处,枝折(sh) 花落。你见了,绝不会责打它,它是那样生气勃勃(b),天真可爱!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28 简要分析文本的写作特点。29 指导中学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30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
11、,设计新授课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30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31 简述什么是运算能力?如何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32 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3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并说明理由。33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34 列举五种词汇呈现的方法。35 如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6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和呈现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36 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37 简单介绍歌曲的音乐特点。38 如指导中年级小学生演唱该歌曲,请拟
12、定教学目标。39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该歌曲的学习,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39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动作要点:跳上成正撑时,要直臂挺胸抬头、并腿绷脚面;前翻下时,上体前屈收腹贴杠、低头屈臂拉杠双脚落地。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40 简要说明“ 跳上成正撑,前翻下 ”的教学重点、难点。41 如果指导水平二的学生练习,试拟定教学目标。42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并说明理由。42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43 相框的总体结构是什么?44 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45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活动
13、并说明理由。46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学习如何制作一个相框” 内容的新授教学活动并说明设计理由。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9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指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育工作必须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教学的要求、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上,不能按照成人教育的标准去要求小学生,不能搞“一刀切”。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为孟禄
14、,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模仿”。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劳动的示范性是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特点。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群众性课外活动是组织多数或全体学生参加的一种带有普及性质的活动。这种活动有全校性的或校际性的,有全班性的或班际性的。某小学开展全校性“热爱家乡”为主题的课外活动即群众性课外活动。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
15、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或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和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调查法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实验法是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研究方法。访谈
16、法是以谈话为主要方式来了解某人某事、某种行为或态度的一种调查方法。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儿童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沙眼、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等。额窦炎不属于儿童常见传染病,它可分为急性额窦炎和慢性额窦炎。急性额窦炎为急性化脓性鼻窦炎,即鼻窦黏膜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额窦炎若未能及时处理或治疗不当,使黏膜严重破坏,失去正常功能,可变为慢性炎症。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与负强化。正强化指给予一个愉快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负强化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C 项教师撤销对小明的批评,属于负强化。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
17、,呈现一个厌恶刺激(如体罚、谴责等),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A 项是惩罚。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B 项是消退。D 项属于正强化。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场依存型的学生对事物做出判断时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容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根据题干可知小毛同学的认知风格是场依存型。场独立型的学生对客观事物做判断时,常常利用内部的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独立对事物做出判断。辐合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
18、表现为搜集、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发散型认知方式则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发生在所有的感觉中。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适应;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这是温度觉的适应。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具有长期性和反
19、复性,不是短期的、直线提高的过程。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神经症,主要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症的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疗; 行为治疗;建立支持性环境。系统脱敏法适用于焦虑症和恐惧症的治疗。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综合课程是指打破传统分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科领域构成的课程。分科课程是一种单学科的课程组织模式,强调不同课程之间的相对独立性和一门学科的逻辑体系完整性,其课程的主导价值在于使学生获得逻辑严密和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经验课程又称活动课程、儿童中心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
20、动为中心的课程。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过度学习指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深度加工指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的方法。记忆术指运用联想的方法对无意义的材料赋予某些人为意义以促进知识保持的方法。机械识记是指人根据材料的外在联系,在没有意义或不理解其意义的情况下,采取机械重复的方法所进行的识记。李琳在把静夜思背下来后又继续读了五分钟,属于适当过度学习。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情境导入法是指教师通过音乐、图画、动画、录像及满怀激情的语言创设新奇、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产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置身其中、身临其境的感
21、受,从而唤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学习情境的一种导入方法。故事导入是指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讲述故事或事例来感染学生,导入新课。游戏导入是教师精心设计一些知识性,趣味性强的游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情境的导入方式。悬念导入是指教师有意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疑问,引起学生的联想、思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进入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状态的一种导入方法。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
22、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年幼的儿童学习活动比较突出,喜欢听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和鼓励属于附属内驱力。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现代化视听手段。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在化学课上,老师运用分子模型和挂图这些直观教具指导学生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属于演示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完成一定的操作,并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习作业法又称实习法,是指根据教学任务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校内
23、或校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活动,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实验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使用一定的仪器和设备,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某些事物和现象产生变化,进行观察和分析,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难度是指试题的难易程度,难度太高出现“地板效应”,即大家的分数都很低;难度太低出现“天花板效应”,即大家的分数都很高。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题干中优等生和后进生的得分没有拉开差距,说明杨老师的试卷区分度比较低。20 【正确答案
24、】 A【试题解析】 直观性原则指教师应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与已有经验,通过各种形式的感知,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的表象,从而全面掌握知识。题干描述符合直观性教学原则。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3)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律。22 【正确答案】 小学生学习动机发展的特点主要有:(1)社会性动机日益明显。(2)直接的近景性动机向间接的远景性动机转变。(3)外在动机向内在动机发展。(4)认识兴趣不断发展。23 【正确答案】 尊重学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模拟 9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