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89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8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89及答案与解析.doc(3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8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选项说明了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孟母三迁(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D)出淤泥而不染2 “我们的儿童是我们国家未来的公民,也是世界的公民,他们将创造历史。” 这句话体现了对教育目的所持的观点是( )。(A)社会本位论(B)个人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本位论3 俗话说:“ 要给学生一杯水,要有一桶水。 ”这主要是强调教师需要 ( )。(A)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B)具备广博精深的文化专业知识和理论(C)具备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D)熟练掌握现代教育技术4
2、 计算机小组、无线电小组的课外活动属于( )。(A)学科活动(B)科技活动(C)社会活动(D)文体活动5 著名生态学家、生物学家洛伦兹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会发生“印刻” ,即模仿第一眼看到的动物进行学习。这一观点支持了教育的( )。(A)神话起源说(B)生物起源说(C)劳动起源说(D)心理起源说6 在众多教育研究方法中,调查法的突出功能是( )。(A)了解教育事实(B)验证因果联系(C)梳理知识体系(D)解决实际问题7 学生上体育课时很容易不小心骨折,下列对骨折病人的现场急救措施有误的一项是( )。(A)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B)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
3、、扭转等畸形要及时复原(C)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D)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8 某学生既想参加英语脱口秀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别人嘲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 。(A)双避冲突(B)双趋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9 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她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黏液质(D)抑郁质10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 属于( )。(A)形象记忆(B)动作记忆(C)情绪记忆(D)逻辑记忆11 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桑代克认为,学习者只有提前具有某种需
4、要,才能积极地接受知识。这体现的学习规律是( )(A)条件反射(B)准备律(C)练习律(D)效果律12 三年级 1 班的学生特别喜欢他们班的周老师,大家都觉得她是一个好老师,因为周老师说话声音很好听,不管她说什么大家都觉得是好的。这种现象称为( )。(A)首因效应(B)投射效应(C)皮格玛利翁效应(D)晕轮效应13 路老师非常重视教室的布置,在教室里设计了图书角、黑板报、光荣榜、植物区等,从课程论的角度来看,这些都属于(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活动课程(D)综合课程14 新课改整体设计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在小学阶段( )。(A)以分科课程为主(B)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相结合(
5、C)以综合课程为主(D)以分科课程为主,综合课程为补充15 下列哪一选项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 )(A)能够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等词语的意思(B)通过反复朗读课文,品味文中优美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C)能说出函数的概念、函数的三要素含义及其相互关系(D)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16 把两个及其两个年级以上的儿童编在同一个班级,直接教学与布置、完成作业轮流交替进行,在一节课内由一位教师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是( )。(A)分层教学(B)合作教学(C)小班教学(D)复式教学17 学记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相观而善”。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
6、注意运用( ) 。(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18 学期末的期末考试,根据评价功能的不同,属于( )。(A)安置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总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19 赫尔巴特指出:“ 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 这说明了教学过程具有 ( )特点。(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B)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C)教学过程中知、情、意、行的统一(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作用相结合20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 )(A)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划出关键词(B)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C)学完知识后自己进行测验
7、(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二、简答题21 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22 简述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23 简述班级管理的几种模式。三、材料分析题23 刘老师是一位刚入职的新老师,满怀信心地走上讲台,每天辛辛苦苦地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可是学生的表现却差强人意;而刘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很高,所以不自觉中总是爱批评学生。一次在课堂上,在学生流利地读完课文后,刘老师评价说:“读得还可以,不过中间还是读丢了一个字!谁能比他读得更好 ?”闻此言,学生一脸悻悻状。还有一次,刘老师利用班会时间让每个学生都写一篇“老师,我想和您说说心里话” ,谈谈对班级管理和语文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结果,大部分学
8、生都是对刘老师的管理和教学持反对意见,“老师,你都不关心我们” ,刘老师看到后觉得甚是委屈,自己已经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了他们身上,但结果学生却说老师不关心他们。看完学生的这些纸条,刘老师心生焦虑,不知如何是好,连续多日都难以入睡。问题:24 请结合新课改的相关知识分析刘老师产生困扰的原因。25 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该如何评价学生?25 我在上公开课九色鹿,课文讲到了九色鹿得知昔日那个被自己救起来的人却恩将仇报时很气愤,课堂掀起了一个高潮,大家都在气愤地谴责主人公。突然,一位同学的饭盒掉在了地上发出了很大的声音,同学愣住了,不知如何是好。那位同学更是看着我,顿时脸都红了。我马上笑着说:“瞧,连饭
9、盒都气愤得跳出来了。”孩子们顿时大笑。那孩子也没有那么紧张了。我便再借机说:“ 那就请饭盒的主人来表现一下气愤吧!”那孩子顺利地读完了,还赢来其他同学的掌声,他也露出灿烂的笑容。问题:26 评析老师对“ 饭盒事件 “的处理。27 谈谈教师在处理课堂突发事件时应遵循的原则。四、教学设计题27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山中访友 走出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zh)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
10、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 (g)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 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
11、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 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xi) 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我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
12、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雨停了,幽谷里传出几声犬(qun) 吠,云岭上掠过一群归鸟。我该回家了。我轻轻地挥手,告别山里的朋友,带回了满怀的好心情、好记忆。还带回一路月色。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28 试对本文进行文本分析。29 若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30 设计三组课堂提问并简要说明理由。30 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31 什么是长方体? 长方体的特征有哪些 ?32 若指导五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和重难点。33 依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计新授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33 请认真
13、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34 请简述如何帮助学生提高英语听力水平。35 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材料,试拟定教学目标。36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巩固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36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37 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38 如指导低学段小学生学唱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39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39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动作方法: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后摆。起跳腾空:两脚快速
14、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屈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在蹬离地面的瞬间,髋部首先前送,宽膝踝充分伸展,空中完成展体。落地:收腹举腿,小腿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后摆,并屈膝落地缓冲。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40 简要说明“ 立定跳远” 的教学重点、难点。41 如果指导水平一的学生练习“立定跳远” ,试拟定教学目标。42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42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43 线条的种类都有哪些?不同的线条感受如何?44 围绕教学内容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45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概述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意图。小学教师资格认
15、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8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C 三项都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D 选项强调了个体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的影响。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观点是: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合格公民和社会成员;教育是国家的事业;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的发展贡献的指标。个人本位教育目的的观点是:要从个人本位本能的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主张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自然人”,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进个人自我实现。题干所述的观点
16、属于社会本位论。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要给学生一杯水,要有一桶水”意思是教师要比学生懂得更丰富的知识,才有资格成为一名教书育人的教师。在信息高速发展、社会快速进步的今天:如果教师没有足够丰富的经验,就不能很好地教育学生了;教师要经过长时间的专业学习;新时期的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新时期的教师要不停地学习,通过学习顺应时代的变化,满足学生越来越广泛的知识需求。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科技活动是以让学生学习和了解科技知识为目的的课外校外活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增长学生对某一领域的知识经验和动手能力,是科技活动的主要特点。如航模小组、园艺小组、无线电小组、计算机
17、小组等。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生物起源说认为学习是动物的生存本能,“印刻”的概念恰恰体现了动物这一本能。神话起源说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上帝或天) 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依于神或顺从于天。劳动起源说的代表人物主要是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等教育史学家和教育学家,认为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学家孟禄。心理起源说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调查法的突出功能是了解教育事实。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骨折病人不要勉强
18、解脱衣服,若受伤肢体肿胀严重或活动受限时,应剪开衣服,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骨折后发生的肢体弯曲、扭转等畸形不可勉强复原。切忌用不干净的物品填充伤口。应尽快就地取材,如用薄木板、竹板、硬纸板、木棍等制作夹板,固定患部。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趋避冲突也称接近一回避型冲突,指个体对一个事物同时产生两种相反的态度取向时的内部动机冲突。对于英语脱口秀,既想参加,又有不想参加的方面,对于一个目标,有想要的,有想躲避的,所以是趋避冲突。双趋冲突也称接近一接近型冲突,指当个体以同等程度的两个动机去追求两个有价值的目标时,因不能同时获得而产生的动机冲突。双避冲突也称回避一回避型冲突,指个体以同等程
19、度的两个动机去躲避两个具有威胁性的事件或情境时,因不能同时避开而产生的动机冲突。多重趋避冲突也称多重接近一回避型冲突,是指人们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都对人们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人们需要进行多种选择。审慎地权衡利弊,这时产生的冲突就是多重趋避冲突。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多血质类型的人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胆汁质类型的人直率热情,精力旺盛,好冲动,但暴躁易怒,脾气急,热情忽高忽低,喜欢新环境带来刺激的学习。黏液质的人安静稳重踏实,反应性低,交际适度,自制力强(性格坚韧) ,话少
20、,适于从事细心、程序化的学习,表现出内倾性,可塑性差,有些死板,缺乏生气。抑郁质的人行为孤僻,不善交往,易多愁善感,反应迟缓,适应能力差,容易疲劳,性格具有明显的内倾性。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形象记忆是个体对感知过的事物,以表象的形式存储在头脑中的记忆。表象一般以视觉和听觉为主,但在各种感知觉的基础上也都可以形成。“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是对声音形象的记忆。动作记忆是以个体过去经历过的身体运动状态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个体对曾经体验过的情绪为内容的记忆。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桑代克根据自己的实验研究得出了三条主要的学习定律。准备律。在进入某种学习活动之前
21、。如果学习者做好了与相应的学习活动相关的预备性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 ,学习者就能比较自如地掌握学习的内容。练习律。对于学习者已形成的某种联结,在实践中正确地重复这种反应会有效地增强这种联结。效果律。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得到的各种正或负的反馈意见会加强或减弱学习者在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某种联结。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当我们认为某人具有某种特征时,就会对其他特征做相似判断,是一种以偏概全的现象。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的主要表现形式有:观念性隐性课程,包括隐藏于显性课
22、程之中的意识形态,学校的校风、学风,有关领导与教师的教育理念、价值观、知识观、教学风格、教学指导思想等;物质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建筑、教室的布置、校园环境等;制度性隐性课程,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学校组织机构、班级管理方式、班级运行方式;心理性隐性课程,主要包括学校人际关系状况,师生特有的心态、行为方式等。路老师设计的图书角、黑板报、光荣榜、植物区等均属于物质性隐性课程。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课程结构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过程与方法目标突出的是让学生“学会学
23、习”,使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同时成为获得学习方法和能力发展的过程。B 项中“通过反复朗读课文”这一过程与方法达到所述目标,属于过程与方法目标。A、 C 两项为知识与技能目标。D 项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体现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与其他选项相比讨论法更恰当。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总结性评价是指
24、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安置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目的在于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指出:“我想不到有任何无教学的教育,正如在相反的方面,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这体现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强调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教学过程是知、情、意、行的统一。20 【正确答案】 A【试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模拟 8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