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77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7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A)荀子(B)孔子(C)孟子(D)墨子2 根据教学评价的参照指标,可分为( )(A)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B)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C)个体内差异评价和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绝对性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3 从迁移的观点来看,“ 温故而知新 ”属于( )(A)顺向负迁移(B)逆向负迁移(C)逆向正迁移(D)顺向正迁移4 ( )是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A)自我认知(B)自我意识(C)自我体验(D)自我监
2、控5 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 )(A)专职的科研人员(B)教师(C)科研群体研究者和个体研究者(D)学生6 人类的学习是以( ) 为中介的。(A)语言(B)行动(C)思想(D)情感7 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课程结构有( )(A)客观性(B)有序性(C)可度量性(D)可转换性8 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组织策略(B)精加工策略(C)复述策略(D)元认知策略9 从教师角色行为和教学行为效果这两个维度的教学行为分析,可以分为有效教学行为和( )(A)基本教学行为(B)无效教学行为(C)低效教学行为(D)高效教
3、学行为10 经济学家能够通过物价、失业率等来判断社会的经济状况,这体现了思维的哪个基本特征?( )(A)灵活性(B)概括性(C)间接性(D)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11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12 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13 学生能够运用三角
4、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这些知识属于(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保护性知识14 对于小学生正式群体而言,其内部成员间在价值上保持较高的( ),而非正式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较多的( )(A)同质性;差异性(B)一致性;差异性(C)一致性;独立性(D)同质性;独立性15 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16 与课堂教学相比,课外活动更有利于( )(A)坚持“循序渐进 ”(B)促进温故知新(C)加强 “教学相长”(D)发展学生个性17 生理自我基本成熟的时间在( )(A)1 岁左右(B) 3 岁左右(C) 6
5、 岁左右(D)9 岁左右18 第斯多惠有一句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教人发现真理。”这句话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直观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9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课程“三维目标” 是( )(A)知识、智力、能力(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历(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20 我国当前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和( )(A)美育(B)劳动教育(C)爱国主义教育(D)美育、劳动教育二、简答题21 小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有哪些?22 简述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内容。23 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
6、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三、材料分析题24 小雪的母亲逢人便夸她的好女儿多么聪明,在班上学习总是前几名,而且,在书画、歌咏比赛中获得了市里的一、二等奖,可谓多才多艺。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她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紧张。由于小雪多才多艺,学习又好,再加上家庭比较富有,她时常瞧不起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她请教问题,她会随口说:“ 这问题太简单了。 ”当看到别人的、穿着一般时,她也会说: “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上吧。”她总是这样,给人的感觉仿佛她就是“ 小公主”。她很傲气,有时自己做错事了,也不承认,还多方辩解,甚至有时为了获得荣誉还弄虚作假。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矫正小学
7、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25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齐白石先生幼年家境贫寒,没有上学的机会,长大后做了木工,四十岁以后才开始自学绘画。他虚心求教,勤学苦练,终于在画坛独树一帜,成为著名的国画大师。问题:(1)试述影响能力形成与发展的因素。(2)在齐白石先生的成才过程中哪些因素起关键作用?对你有何启示?四、教学设计题26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1)把 1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是 1 分米。 (2)把 1 米平均分成 100 份,每份是 1 厘米。 (3)王东身高130 厘米,写成小数是( ) 米。想一想:(1)1 元是 10 角,7 角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2)1
8、元是 100 分, 7 分是 元,还可以写成( )元。 问题: (1) 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 (2)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7 下面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一篇自读课文黄河是怎样变化的,请认真阅读,并按要求作答。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人们都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可是一查黄河近 2000 年来的“表现” ,却叫人大吃一惊。黄河在近 2000 年来竟决口 1500 多次,改道 26 次,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人们不禁要问: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呢?说来有趣,在数千年到数万年前,黄土高原乃至黄河流域
9、,自然条件是很好的,可与今日的江淮流域媲美。那时候,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森林茂密,土地肥沃,尤其是下游一带自然条件更好。因此,我们的祖先才选择这里生息繁衍。可是,后来黄河变了,它开始变得凶猛暴烈起来,折腾得两岸百姓叫苦不迭。黄河成了中华民族的忧患。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大河,其含沙量相当于长江的 68 倍。黄河每年从中上游带到下游的泥沙总重量达 1 6 亿吨,其中 12 亿吨被搬到了大海,4 亿吨则沉积在下游河道中。问题就出在这 4 亿吨泥沙上。它使黄河的河床逐年升高,结果有的河段高出两岸农田 34 米,有的甚至高出 10 米以上,使黄河成了悬河。每到洪水季节,黄河这些地段的堤坝很容易决口,造
10、成可怕的大水灾。据科学家研究,黄河发生变化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自秦朝以后,黄土高原气温转寒,暴雨集中。加上黄土本身结构松散,很容易受侵蚀而崩塌,助长了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进入黄河;二是人口迅速增长,无限制地开垦放牧,使森林毁灭,草原破坏,绿色的植被遭到严重破坏,黄土高原失去天然的保护层,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每年,黄河流域每平方公里就有 4000 吨宝贵的土壤被侵蚀掉,相当于一年破坏耕地 550 万亩!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土壤的肥力显著下降,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越是减产,人们就越要多开垦荒地;越多垦荒,水土流失就越严重。这样越垦越穷,越穷越垦,黄河中的泥沙也就越来越多。因而黄河决口、改道的次
11、数也就越来越频繁。把黄河治理好,关键是要把泥沙管住,不能让它随心所欲地流进黄河。新中国成立后,科学家已经为治理黄河设计了方案。他们认为黄土高原地区应坚持牧、林为主的经营方向。一定要保护好森林资源,使失去的植被尽快恢复。要使人人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破坏森林是不折不扣的自杀行为;要合理规划利用土地,同时还要大量修筑水利工程。这样数管齐下,一定能防止水土流失,黄河变好的梦想一定能成为现实。问题:(1)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2)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7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
12、题解析】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一般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奥地利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美国当代生物社会学家威尔逊、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都是内发论的代表人物。2 【正确答案】 D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温故而知新”是先前学习对后继学习的促进作用,属于顺向正迁移。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以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是个性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个性形成的水平。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行动研究是指实际工作者(如教师)基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与专
13、家、学者及本单位的成员共同合作,将实际问题作为研究的主题,进行系统的研究,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方法。教育行动研究的主体是实际工作者,主要是教师。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类学习是在同其他人的交往中发生的,是通过语言中介作用自觉掌握人类历史经验的过程。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课程结构的可度量性特征的内涵。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只是为了短暂记住电话号码以便拨号,可采用复述策略。9 【正确答案】 C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思维的特征有思维的间接性和概括性。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活动不直接反映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
14、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认识。例如,医生通过号脉诊断疾病。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称为意志品质。人们的意志品质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主要的意志品质有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题干中的学生缺交作业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按照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模拟 77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