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64及答案与解析.doc(2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6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墨子提出了著名的“ 素丝说 ”,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以下与墨子表达的意思不同的是( )。(A)洛克的“ 白板说”(B)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C)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D)孟母三迁2 被毛泽东称为“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的是( )。(A)蔡元培(B)陶行知(C)杨贤江(D)陈鹤琴3 下列关于德育过程的规律说法错误的是( )。(A)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B)德育过程必须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C)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
2、生个体的心理活动(D)教育性活动和交往是德育过程的基础4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体现了( )的教育目的观。(A)教育无目的论(B)社会本位论(C)科学本位论(D)个人本位论5 我国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作用的是( )。(A)德育(B)劳动技术教育(C)体育(D)智育6 教师围绕某一教育现象,采用问卷、谈话、座谈等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并对所获得的资料进行定量、定性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教育行动研究(B)教育调查法(C)教育观察法(D)教育实验法7 小学生在课堂上突然流鼻血,教师以下的处理方式不适当的是( )
3、。(A)保持镇静,安抚被出血吓到的儿童,并立即塞脱脂棉球止血(B)用手指由鼻子外面压迫出血侧的鼻前部(C)用热毛巾敷在鼻子上(D)抬高与流血鼻孔相反一侧的手臂8 记忆过程包括( ) 。(A)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B)识记、保持、联想(C)识记、联想、回忆(D)识记、保持、遗忘9 地理老师讲到地形时,使用彩色图片的效果往往比只用黑白图片的效果好,这主要体现了知觉的( ) 。(A)选择性(B)整体性(C)理解性(D)恒常性10 昨天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 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形式 interesting,这样容易混淆 interest 的词性,这属于( )。(A)前摄促进(B)倒摄促
4、进(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11 教育学中常说的“ 跳一跳,摘个桃 ”,体现了学生的发展存在 ( )。(A)发展关键期(B)生长高峰期(C)先行组织者(D)最近发展区12 小明通过阅读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小明的学习属于(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C)机械学习(D)动作技能学习13 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是( )。(A)教师(B)学生(C)教育专家(D)社区人员14 孙老师在给学生讲解花的构造时,将各种类型的花的挂图带到了教室,供学生观察学习。孙老师采用的教学方式是( )。(A)实物直观(B)模象直观(C)言语直观(D)虚拟直观15 在讲
5、大气压力一课时,老师手拿烧瓶给学生看,并用“魔术棒” 敲几下,里面是空的。然后拿出熟的鹌鹑蛋放在瓶口,当然按不下去,把蛋拿下;接着点燃蜡纸条放入瓶中,迅速将蛋放在瓶口,于是在大气压力作用下,鹌鹑蛋被烧瓶“吞” 进肚里。此时,学生必定看得目瞪口呆。老师马上说:“蛋为什么会被烧瓶吞进肚里?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这种导入方法属于( )。(A)悬念导入(B)直接导入(C)故事导入(D)复习导入16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17 心理学家汉
6、密尔顿最先做了注意品质的实验,他在地上撒了一把石子儿,发现人们很难在一瞬间同时看到六颗以上的石子儿。这反映的是( )品质。(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配(D)注意的稳定18 根据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规律而提出的教学原则是( )。(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C)量力性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9 李老师在学生晓敏的评价表上这样写道“该生在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学习成绩优异” 。他所采用的评价方法是 ( )。(A)诊断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20 年幼的儿童学习活动比较突出,喜欢听到父母和老师的夸奖和鼓励,这属于
7、( )。(A)认知内驱力(B)自我提高内驱力(C)附属内驱力(D)自我认知二、简答题21 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22 简述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23 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实施要求。三、材料分析题24 材料:张晓明是班里的数学课代表,是一个理解能力特别强、善解人意的学生。他从小学一年级起就在学校里吃“小饭桌” ,自己很会照顾自己。他每天总是早早地收拾好作业本,将交作业的情况很细致地汇报给科任老师。但他常常捉弄同学,拿走他人的文具盒、乘车卡等物品。他属于那种在师长面前和背后表现出完全两面性的学生。问题:请你帮张晓明的班主任分析并出主意,怎样将这样的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好学生?(20 分
8、)25 材料:对于新手型教师,一件有趣的事情是,我自以为了解了课堂,毕竟我们已经在学校生活了 17 年。然而只有真正地站在讲台上,我们才能清楚地认识到教学到底有多复杂。刚开始教学的时候还算顺利,我和学生们一起先分析了课堂上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强调他们要礼貌待师,并且彼此之间要礼貌相待。我清楚地记得 10 月末的一天,在做完实验后,我要求学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来讨论一下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但是,学生们根本不听我的招呼,我连说几次,丝毫没有效果。我就一直催促,学生们仍旧如此。直到我的指导教师走进教室,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才得以制止。在我随后的教学中,这种情况仍然照旧。我的指导教师对我说,他会坚定地站在我这边
9、。接下来的一周,我的指导教师继续观察课堂并对我给予帮助。我对班级管理采取了严厉的措施,并讲述了我的新规则与要求。那天,指导教师说我有些太婆婆妈妈了。接下来的几天我对他们严格控制。对于两次犯错误的学生,我罚他们放学后留校 15 分钟。我在学生中逐渐失去了信任,被彻底孤立起来。此后不久,我的大学老师来听课,也许那天是节日的缘故,我的心态比平时放松得多,课也讲得很精彩,而且学生们也很为他们那天在课堂上的一些发现欣喜不已。我被他们围在中间。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教学方式比管教的方式好得多。问题:试对该教师的课堂管理方式和行为来进行评价。(20 分)四、教学设计题25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照要求作答。请根
10、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26 试描述该诗的意境并分析主题。(10 分)27 如指导小学四年级学生学习该诗,试拟定教学目标。(15 分)28 试为本诗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15 分)28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29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10 分)30 若指导六年级学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31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20 分)31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32 小学英语教学中,可以采用哪些有效的方式进行巩固练习?(10 分)33 如指导小学生学习材料,
11、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34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知呈现环节和巩固操练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20 分)34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35 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10 分)36 如指导低学段小学生学唱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10 分)37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结合歌曲的学习,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20 分)37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动作方法: 预摆:两脚左右开立,与肩同宽,两臂前后摆动,前摆时,两腿伸直,后摆时,屈膝降低重心,上体稍前倾,手尽量后摆。起跳腾空:两脚快速用力蹬地,同时两臂稍屈由后往前上方摆动,向前上方跳起腾空。
12、在蹬离地面的瞬间,髋部首先前送,宽膝踝充分伸展,空中完成展体。落地:收腹举腿,小腿前伸,同时双臂用力后摆,并屈膝落地缓冲。 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38 简要说明“ 立定跳远” 的教学重点、难点。 (10 分)39 如果指导水平一的学生练习“立定跳远” ,试拟定教学目标。 (10 分)40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易犯错误的纠正方法并说明理由。(20 分)40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41 线条的种类都有哪些?不同的线条感受如何?(10 分)42 围绕教学内容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10 分)43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概述教学过程并说明设计意
13、图。(20 分)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6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墨子的“素丝说”强调环境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A 、C 、D 项均体现了环境因素的影响,B 项体现的是遗传因素的影响。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等著名主张,被毛泽东和宋庆龄等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和“万世师表”。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在德育的具体实施
14、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君子如果要教化人民,形成良好的风俗习惯,一定要从教育入手。表达了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意为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这两句话都体现了社会本位论的教育观。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德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起保证方向和保持动力的作用。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5、 教育调查法指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热毛巾会使鼻出血加剧,应采用冷毛巾敷或直接用冷水洗鼻。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即记忆的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知觉的选择性指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使用彩色效果比黑白效果好是因为彩色更容易被区分出来,是知
16、觉的选择性的体现。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倒摄抑制指的是后学习的知识对先前学习的影响。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跳起来刚能够到桃子的高度就是最近发展区。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所谓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原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不是为学生提供现成的答案,而是为学生提供能够独立探究的教学情境。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校本课程
17、开发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的过程,即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区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定、实施和评价活动。其中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力量,在校本课程中开发的整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亲历者还是监督者。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 3 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模象直观指通过对实际事物的模拟性形象的感知提供感性材料的直观方式,如观看图片、图表、模型、幻灯、录像、电影等。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悬念导入是指教师有意设置一些带有启发性的疑问,引起学生的联想、思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从而进入学习新知识、
18、解决新问题状态的一种导入方法。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他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注意的范围指瞬间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人们只能注意到六颗以内的石子儿这是客体的数目。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科学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强调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定性评价是凭借评价者的洞察、内省或移情对评价对
19、象做出价值判断的评价方法比如:评等级、写出评语等。李老师对晓敏的评价方式属于定性评价。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22 【正确答案】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意创造性个性的塑造。(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
20、。23 【正确答案】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是启发的首要问题。(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三、材料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首先,班主任老师应该分析张晓明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是心理问题,教师要帮他找到“症结所在” ,教给他一些发泄、转移、升华的方法;如果是品德问题,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所在,积极帮助他改正错误;如果是单纯的恶作剧,要让他了解这样做会对其他学生造成不良影响,引导其认识正确的班级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做到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相结合,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等德育原则。同时,在班主任对像张
21、晓明这样的学生进行具体教育的过程中,要遵循以下原则:关心爱护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自尊。小学生是特别需要温暖和热爱的,班主任只有爱他们,并且爱得深、爱得真、爱得持久,才能改变他们对人对物的态度,从而产生不改正错误就对不起教师的心理,变教师的爱心、尊重为进步的动力。善于利用 “闪光点”作为推动学生前进的动力和转化的良好开端。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必须设法增强他们的是非观念。为此,班主任可向他们提供有正反面经验教训的生动事例。通过启发、讨论,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好坏,从中得到借鉴,领悟到改正自己行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班主任要在深入调查了解的
22、基础上,针对每个学生年龄、性别、性格特点、错误轻重、态度好坏等,选择灵活有效的教育措施,发现教育的突破口,寻找钥匙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锁,促进转化。25 【正确答案】 首先,课堂纪律作为一种约束的手段,它不是终极目的。通过这种手段帮助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需要发挥它的制约力,但不作为学习的目的。而发挥它的制约力是需要教师的管理策略的,而不仅仅是口舌之功。其次,材料巾的新教师把学生不服从管教错误地归因于课堂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进而不断地将管理措施严格化,是很不客观的行为。案例中讲到指导教师帮忙制止骚乱场面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乱是因人而异。因此,案例中的教师应该通过反思自我查找原因。另外,处理突发事
23、件需要三思后行。材料中多次提到过孩子在课上与教师作对,新教师的处理方式一般是硬性对待:材料中讲到学生做完实验后不回座位时,新教师采取的方法是一直催促,而不是观察学生是依然流连在实验中不忍停止还是故意与教师作对。后来对待两次犯错的学生采取的是处罚其留校 15 分钟,而没有提到在 15 分钟里去与学生沟通,了解情况并说服教育。因此,作为教师要善于观察,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进而做到因材施教。四、教学设计题26 【正确答案】 这是一首送别诗,寓离情于写景。孟浩然即将远赴扬州,李白与其在黄鹤楼惜别。前两句交代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后两句虽表面看来是描写远方的帆船和长江的景色,实则是通过眼中看到的景色,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模拟 64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