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5及答案与解析.doc(2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5 及答案与解析一、教学设计题0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材料一 四年级写作课“ 说说心里话 ”的教学内容。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你是不是有很多心里话想说,却没有机会说出来?这一次,就让我们在自己的写作中一吐为快吧!例如,对老师说:为了我们的成长,您操碎了心;对妈妈说,我已经长大了,别再把我当小孩看;对邻居叔叔说:谢谢您多年来对我们家真诚的帮助;对小伙伴说,我们不要再互相起外号了,这样不文明总之,敞开心扉,把自己最想说的心里话,在写作里向对方说一说。说心里话,就一定要真实,要说出内心的想法,写完以后可以读给对方听,再根据别人的意见
2、改一改。材料二 某小学生的习作我很想很想变成爸爸,你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当爸爸的话,生气就可以随便打儿子或者打女儿,他们都不可以还手,不然他会被说不尊敬长辈,而且天天穿西装穿皮鞋多帅啊!如果上班当了领导就好了,可以叫别人做这个做那个,那种感觉可真爽呀,如果儿子求我帮他买玩具我可傲慢地说不买,他会一直求到我可以帮他买的时候他才会停下来求我,当爸爸好处可真多啊!我在告诉当爸爸最后一个好处就是可以随便买东西,想买什么就买什么,当儿子的话什么都不可以买。咦!我想到了还可以当妈妈,我们家爸爸最怕妈妈。不过,我还是很想当爸爸。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 设计本次写作课的教学目标。2 分析学生完成该写作内
3、容的难点。3 为上述学生的习作写一则 100 字左右的评语。3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4 简要分析歌曲的特点。5 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唱本歌曲,试拟定教学目标。6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6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7 什么是美术设计中的“ 排列组合 ”?8 如指导低年段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9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9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10 依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简要说明如何在本课教学中落实“四基”。11 若指导六年级学
4、生学习本课,试拟定教学目标。12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12 根据提供的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3 结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谈谈应如何开展识字教学?14 如指导一年级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15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过程。15 请认真阅读下列教材片断,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6 什么是运算能力? 如何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 ?17 如指导小学中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8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并说明理由。18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
5、何时照我还。问题:19 找出本诗的诗眼,分析其用法及其效果。20 试拟定本课的教学目标。21 针对诗歌讲授环节,设计教学过程。21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独自一人讲课到铃响你任劳任怨地讲解那道题,可知道学生心里很勉强你总是心太软,心太软,把所有问题都自己讲灌输总是简单,自主太难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铃响了,你还不想停,你还要讲几分钟吗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明知学生心里怨你只不过想好好讲透课文,可惜学生无法给你满分多余的牺牲,你不懂心痛,你应该不会只想做个“讲师” 哦,算了吧,就这样放手吧该放就放,再讲也没有用傻傻地讲,学生只会依赖,你总该为学生想想未来歌词摘自网
6、络改编视频心太软问题:22 请分析歌词所描述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23 教学过程包括了导入、新授、巩固、反馈等环节,请选择你熟悉的某一教材内容,设计“新授 ”环节,要求在设计中能解决上述歌词所反映的问题。23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观潮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农历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这一天早上,我们来到了海宁市的盐官镇,据说这里是观潮最好的地方。我们随着观潮的人群,登上了海塘大堤(d)。宽阔的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很平静,越往东越宽,在雨后的阳光下,笼罩(zho)着一层蒙蒙的薄雾。镇海古塔、中山亭和观潮台屹(y)立在江边。远处,几座小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7、江潮还没有来,海塘大堤上早已人山人海。大家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dng)沸(fi),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gun)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ho)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bng)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霎时,潮头奔腾西去,可是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
8、(ho)浪吼(hu)。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hu) 复了平静。看看堤下,江水已经涨了两丈来高了。问题:24 记叙文的六要素有哪些?25 如果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26 设计本课的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5 答案与解析一、教学设计题1 【正确答案】 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鼓励真实而有创意的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倾诉,尊重别人独特的内心感受,提高自己的认识,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修改作文,提高写作能力。2 【正确答案】 该写作内容的难点是如何指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细节把自己的内心感受写得生动、细腻,表
9、达真情实感。四年级的学生在写作方面要能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但这一学段的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会觉得无话可写,倾诉对象也容易局限。因此,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并且抵制抄袭行为,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加强平时练笔指导,改进作文命题方式,提倡学生自主选题。3 【正确答案】 你的写作很有新意,你写了那么多当爸爸的好处,可见你平时非常细心,一定注意观察你爸爸了。而且从你的文章中,老师也感受到
10、了你想变成爸爸的急切心情,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当爸爸的另一面呢?比如为了家庭每日奔波,为了照顾你不辞辛苦这些你也可以多去留意一下,另外,要注意,文中存在病句和错别字,老师已经画出来了,希望你修改好后,再给老师看看。4 【正确答案】 乃哟乃歌曲特点:乃哟乃是一首简短的土家族民歌,旋律简单但不单调,表现了土家族儿童欢乐开朗的性格。整首歌曲在旋律上有两个特点:只用了“do mi sol”三个音组成,而且每个乐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sol mi do”顺序,音高节奏完全相同。节奏简单,只出现了四分与八分音符。5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
11、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能够主动参与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和合作的快乐。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初步听辨高音和低音,并能随着音乐准确地唱出节奏和歌词。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和表演乃哟乃,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6 【正确答案】 导入环节:看!土家族到了。课件展示:土家族的服饰、吊脚楼、工艺品、摆手舞、社巴节随课件的播放简单介绍图片内容。(大家快看!这是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服装,漂亮吗?这是土家族世代居住的山寨,真是个山清水秀、景色优美的好地方;这是他们的住房吊脚楼;这是土家族名扬海内外的手工艺品织锦;看!土家姑娘在采茶;这
12、是土家族最热闹的传统节日社巴节;在这盛大的节日里,土家族的男女老少相聚在一起,跳起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摆手舞,多热闹啊!大家知道这是在于什么吗? 这是土家族人在以古老的形式庆祝丰收呢!)背景音乐为土家族乐曲。土家族有一首很好听的歌曲,就是用“do mi sol”三个音符编写的,既然我们来到了土家族,就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多媒体播放乃哟乃音频。你们听到歌中土家族小朋友在向我们打招呼吗?他们在说:“乃哟乃!乃哟乃!”在土家族的语言中,“ 乃哟乃 ”是快来的意思。我们也学着说一说。其实,聪明的土家人在“乃哟乃 ”的基础上,还创造了许多类似的语言。像“乃乃哟”和“ 乃哟嗬”,这两个词语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
13、福快乐的心情。(设计意图:抓住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使其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音乐课堂,并将本课的主要节奏隐藏于律动中,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7 【正确答案】 美术教学中的“排列组合” 是指运用简单的相似形。通过大小、疏密以及合理的位置安排等来进行组合,形成具有一定形式美的作品。8 【正确答案】 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瓶盖的造型特点,能够利用废弃的瓶盖进行创作。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够将各种瓶盖进行排列组合,制作出有趣的物品,培养动手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环保意识,对变废为宝产生兴趣;体验制作的乐趣。提高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9 【正确答案】 让学生将课下收集到的瓶盖放在自己的桌子上进行
14、展示,比一比谁的瓶盖最大,谁的瓶盖最小,谁的瓶盖形状最奇怪(设计意图:通过比较瓶盖,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对瓶盖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掌握瓶盖的造型特点,并快速地进入到教学状态。)联想游戏:同学们把两个瓶盖平放在一起,像什么? 叠在一起又像什么?学生一边玩一边说,最后比一比。谁的联想最丰富。(设计意图:通过联想,使学生能够发挥想象能力,通过简单的排列组合,学习用瓶盖制作物品。)10 【正确答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基础知识:在本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
15、导学生观察和动手操作,认识圆并掌握圆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思考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基本思想:在参与操作、观察、猜想等认识圆的实践中,学会独立思考,发展合情合理推理和演绎能力,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基本活动经验:学生在动手画圆、折圆、观察圆的过程中认识圆,获得学习数学的体验和乐趣。11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圆的知识与特征,会用各种方法画网。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想象与验证、动手操作、观察、思考与分析,体会数学的基本思想和思维方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积极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数学的好奇
16、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12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学习兴趣师:今天。我们来玩套圈的游戏,我这有一个玩具,但你要站在三米远的地方扔圈,试想一下,你可以站在哪里?(学生自由选择,老师记录)(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情境,将生活与探究性问题结合,引起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动手操作,学习新知(一)感知圆,动手画圆师:关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请大家想一想,自已在哪里见到过圆?(学生同答,教师播放生活中的圆的视频)师:圆把我们的生活点缀得如此美妙与神奇。谁能在黑板上画圆?几名学生在黑板上画圆,其他学生在纸上画圆。师:大家为什么不能画出美丽的圆呢?怎样才能画出美
17、丽的圆?生:用杯子、硬币。师:回答得很好,现在就让我们利用身边的物品,共同画出美丽的圆吧!(设计意图:在感知圆的基础上,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画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体验学习的乐趣)(二)观察圆,动手折圆师:同学们都用身边的物品画出了美丽的圆。请同学们把刚才画的圆完整地剪下来,然后把它对折几次,你们发现这些痕迹有什么特点了吗?(教学预设:学生发现折痕相交于圆心、每条折痕长度都相等、有无数条等)学生观察多次折叠并展开的圆,根据折叠圆的特点。获得对圆的初步认识。(三)讲解圆,加深知识师:通过刚才的画圆和折圆,我们获得了对圆的初步认识。教师在黑板上画圆,根据学生回答总结:这些折痕相交于圆中心的点叫作圆
18、心,一般用字母()表示(板书:圆心() 。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作半径,一般用字母 r 表示( 板书:半径 r)。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作直径,一般用字母 d 表示(板书:直径 d)。教师引导学生看课本第 55 页内容,同时强调圆心、半径、直径这三个关键词。(设计意图:在学生获得对圆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教师进行系统的理论讲解,使学生对圆形成系统性认识)(四)分析圆,探究圆的特征1提出问题师:圆的半径和直径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请同学们自己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相信你们会有所发现。2动手操作师: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展开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别忘
19、了把你们组的发现记录在自学汇报表上,一起来交流。(课件出示自学提纲,每个小组发有一份自学汇报表)(1)一个圆里,有多少条半径? 这些半径的长度都相等吗?(2)一个圆里,有多少条直径? 这些直径的长度都相等吗?(3)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你能用字母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3集体交流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进行展示,并让学生汇报自学研究的方法与结果,然后师生达成共识,课件展示。(设计意图:问题设疑,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等一系列活动中,经历了知识探究的过程,并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相互补充,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三、课堂练习,巩固新知练习:判断正误(1)在同一个圆内可以画 100 条直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设计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