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4及答案与解析.doc(32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4 及答案与解析一、教学设计题0 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一个小村庄的故事山谷中,早先有过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山上的森林郁(y)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ch)见底,天空湛 (zhn)蓝,空气清新甜润。村里住着几十户人家。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家有了锋利的斧头。谁家想盖房,谁家想造犁,就拎起斧头到山上去,把树一棵一棵砍下来。就这样,山坡上出现了裸(lu)露的土地。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 ku)大树木变成了一栋(dng) 栋房子,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
2、消失在天空了。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还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po)哮(xio)的洪(hng)水不知卷到了何处。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问题:1 简要分析短文的写作特点。2 如果指导中年级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3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3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6 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 1 支球队)进行,请问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
3、一支冠军队?解法 1:按照比赛进程,第一轮:16 支球队进行 8 场比赛,淘汰 8 支球队;第二轮:首轮晋级的 8 支球队进行 4 场比赛,淘汰 4 支球队;第三轮:再次晋级的 4 支球队进行 2 场比赛,淘汰 2 支球队;第四轮:2 支球队进行决赛,产生 1 支冠军队。所以,一共要进行 8+4+2+1=15 场比赛,才能产生 1 支冠军队。解法 2:匈牙利数学家路莎佩特曾说:“数学家往往不是对问题进行正面的攻击,而是不断地将它变形,甚至把它转化为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据此,由 16 支球队产生 1 支冠军队就要淘汰 15 支球队,每淘汰 1 支球队就要进行 l 场比赛。所以,一共要进行 16
4、1=15 场比赛,才能产生 1 支冠军队。问题:4 材料中两种解法的思维方向是什么?第二种解法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是什么?5 如果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该数学思想方法,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6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6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坐井观天青蛙坐在井里。小鸟飞来,落在井沿上。青蛙问小鸟:“ 你从哪儿来呀? ”小鸟回答说:“ 我从天上来,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青蛙说:“ 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小鸟说:“ 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青蛙笑了,说:“ 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
5、天。我不会弄错的。”小鸟也笑了,说:“ 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问题:7 本文的寓意是什么?8 如果指导低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9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揭示寓意的教学环节。9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请根据上述材料完成下列任务:10 简述英语游戏教学的作用。11 如果指导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2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导入环节和操练环节的游戏活动并说明理由。12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3 试分析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并尝试写出正负数的加减法则。14 如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重点。15 根据拟
6、定的教学目标和重点,设计新授课部分的教学环节。15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6 简要介绍什么是倚音记号?17 如果指导小学高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18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18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问题:19 简述急行跳远的技巧。20 如果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21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急行跳远的教学活动。21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问题:22 简述美术教学中的组合原理有哪些?分析其在美术教学中的作用。23 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拟定教学目标。24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并说明
7、理由。24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25 指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26 如果指导高年级小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27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本课的教学环节并说明理由。27 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问题:28 简述重重复复的教学重点、难点。29 如指导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试拟定教学目标。30 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环节的教学活动并说明理由。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设计题)模拟试卷4 答案与解析一、教学设计题1 【正确答案】 该文是一篇蕴含深刻哲理的记叙文。按时间顺序讲述了一个美丽的小村庄的毁灭过程,义章采用对比、拟人等表现手法,用简洁质朴的语言言简
8、意赅地揭示保护环境的深刻道理。(分析本篇文本,首先要知道这是记叙文,了解这篇文本的表现手法及语言特点,关键词是语言朴实简练,道理深刻)2 【正确答案】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依据中年级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拟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要求的生字、词,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能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进一步读得有感情。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朗读课文,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及运用整理信息的能力;能够复述课文,并能进一步把故事讲给别人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讨论小村庄发生的悲剧是天灾还是人祸,树立环保意识,领会爱护树小、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道理
9、。(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体现教材要求。课程标准是根据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实际制定的,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因此,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体现教材要求,这不仅是要落实教材编写意图,而且是完成教学任务,克服教学目标虚化的基本保证)3 【正确答案】 导入环节(情境导入)讲故事,吸引学生注意教师播放学生喜欢的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美丽村庄画面。教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喜羊羊)大家都喜欢喜羊羊吗,它们村里美丽吗?(美丽)你们愿意跟喜羊羊住在一起吗?(愿意)那老师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与喜羊羊住在一起的小朋友的故事,大家想听吗?(想)接着教师讲述一个小朋友住在与喜羊羊相邻的美丽小村庄里,整天与喜羊羊一块玩耍,同时
10、播放美丽村庄的画面,随着讲述带领大家欣赏美丽的村庄。教师:那里的森林郁郁葱葱,所以喜羊羊与小朋友就在森林里采蘑菇、捉迷藏,还有一条清澈的河流,他们一块捉鱼,玩得可开心了设下悬念,导入课题教师:同学们,这个小朋友玩得可开心了,可后来他去城里上学了,等到放假回来却再也找不到小村庄了,这是为什么呢?(预习的同学说冲走了)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个小村庄的故事,看看这个村庄发生了什么。【设计意图】教师讲述同学们喜欢的喜羊羊故事,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力,同时根据故事讲述可以将学生带入到这个村庄情境中,不仅能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还能让学生设身处地地体会村庄被毁的遗憾,情感更加投入。4 【正确答
11、案】 材料中的解法 1 为正向思维,解法 2 为反向思维;第二种解法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是转化。转化是一种常见的、极为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化归思想 ”的具体表现。运用转化的思想去处理问题,可以使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未知为已知,其关键是要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转化后要实现的目标和具体的转化方法。5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通过采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能够理解并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灵活应用转化思想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在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中,进一步积累运用转化策略的经验,掌握一些常用方法和转化技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
12、学生体会运用转化的策略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获得成功的体验。(要针对高学段小学生的特点去制订,也就是根据五、六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与认知发展阶段制订,因此更多要注意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策略应用的意识与坚强的意志)6 【正确答案】 本课导入环节的设计如下:创设故事情境,揭示“ 转化”数学是和生活密切联系的。课的开始,教师创设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你们知道爱迪生吗?(知道,发明家)对,爱迪生是个非常有名的发明家,他呢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大家想不想听啊?(想)好!今天上课前呢,我就先跟大家讲一个爱迪生和他的助手测量灯泡体积的故事。不过大家
13、要注意听,听完故事老师要问大家一个问题的。(好)讲完之后问同学们:助手花了几个小时的时间来计算灯泡的体积,也没有算出来,爱迪生却能很快算出来,同学们,你们猜一猜爱迪生用了什么方法?然后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小结:把灯泡的体积转化成水的体积,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叫作“转化” ,大家想不想跟爱迪生一样迅速地解决问题呢?(想)那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转化的策略。设计理由:通过故事情境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导入环节的设置可以自由发挥,可以新颖,也可以常规,有多种导入的方法可以使用,不过要注意设计的出发点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气氛,不能
14、让学生只沉浸在导入里,而要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讲授上)7 【正确答案】 本文通过青蛙和小鸟争论天空大小的故事,阐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片面理解,也不能像青蛙那样目光短浅,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8 【正确答案】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依据高年级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拟定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懂得“坐井观天” 这个成语的比喻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寓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独立阅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青蛙和小鸟的对话,体会青蛙鼠目寸光、自以为是
15、的错误。培养学生看问题、认识事物时要站得高、要看得全面的思想。9 【正确答案】 揭示寓意的教学环节揭示寓意是本文的重难点,因此用 4 个问题层层深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寓意。讨论(小组合作讨论以下问题)A青蛙和小鸟为了一个什么样的问题争论?(板书 “天有多大”)B他们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板书“无边无际 ”“井口那么大” )C你认为青蛙和小鸟谁说得对?D用“因为 所以”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青蛙和小鸟的观点:播放课件小鸟飞了一百多里,飞过了高山、大海、城市让学生理解小鸟的观点是正确的。用练习说话的方法,“小鸟飞呀飞,飞过飞过还没有看到天的边” ,来理解天的大。然后学生
16、再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来理解无边无际,说说在生活中还知道什么是无边无际的、教师利用课件演示无边无际的草原,无边无际的大海来指导学生练习说话。播放青蛙坐在井里看天的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青蛙的观点,青蛙并没有说谎,它看到的天真的只有井口那么大。实验(突破难点:青蛙为什么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让学生走出教室看看天有多大,再把硬纸卷起来,往天上看,你看到多大一片天?看后交流观察所得。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再联系课文内容说说对课题“坐井观天” 的理解,悟明寓意。(因为深深的井壁挡住了青蛙的视线,所以青蛙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教师随机小结:这就是坐井观天的意思,你们喜欢青蛙还是小鸟呢?让学生自由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设计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