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带领学生深入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的直观教学形式为( )。(A)形象直观(B)实物直观(C)模象直观(D)言语直观2 一些教师针对学生做错了习题而给予他们惩罚,这种做法违背了惩罚的( )原则。(A)尊重性(B)伦理性(C)确定性(D)灵活性3 看见他人随地吐痰感到厌恶是( )。(A)直觉的道德情感(B)想象的道德情感(C)伦理的道德情感(D)法律的道德情感4 我们证明几何题时,常会用“要证明这两线相等,需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要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需证明两个切角相等”。这种问题解决的方法是( )。
2、(A)尝试错误法(B)问题类比法(C)分类法(D)手段一目的分析法5 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A)随意性(B)娱乐性(C)自觉性(D)系统性6 在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方面,美国的柏克赫斯特创建的道尔顿制这种形式的主要特点是( )。(A)打破班级组织,实行小组教学(B)教师辅导学生个别自学(C)将教学活动分为大班教学,小组学习和独立自学(D)在同一教室的一节课内向两个以上不同年级的学生同时进行教学7 某学生既想参加演讲比赛,锻炼自己,又害怕讲不好,被人讥笑。这时他面临的心理冲突是( )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双重趋避冲突8 ( )是教学的空间结构和时间
3、序列的统一,所要解决的是班、课、时的问题。(A)教学内容(B)教学原则(C)教学方法(D)教学组织形式9 范例教学法的创造者是德国教育家( )。(A)第斯多惠(B)瓦 .根舍因(C)赫尔巴特(D)韦特海默10 关于操作测验,以下描述不恰当的是( )。(A)它是一种非文字测验(B)它主要通过观察被试实际的操作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C)这种评价主要用来检测被试将知识、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D)操作测验只适用于动作技能的评价11 “高原现象 ”通常发生在技能学习过程中的哪个阶段?( )(A)初期(B)中期(C)后期(D)各阶段都可能12 实验证明:学习程度达到( )时,记忆效果最佳。(A)50(B
4、) 100(C) 150(D)20013 在关于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相互关系上,一般认为智力发展是掌握知识的条件。而掌握知识则是发展智力的( )。(A)唯一选择(B)内容(C)途径(D)基础14 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要求把课程改革建立在脑科学研究、心理学研究和( )研究的基础之上,把学生的发展作为课程开发的着眼点和目标。(A)课程学(B)社会科学(C)教育学(D)教育心理学15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D)学生、教师、
5、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16 下列关于课程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教师和学生不是课程资源(B)学校可根据地域性特点、学校传统和优势自主开发地方课程(C)凡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都可以作为课程资源(D)对教师而言课程资源指的是课程标准和教科书17 下列情况,适用心脏胸外挤压进行急救的是( )。(A)休克、大出血(B)电击、溺水(C)雷击、脱臼(D)骨折、中暑18 心理辅导的基本目标是( )。(A)开发潜能(B)寻求发展(C)个案辅导(D)学会调适19 ( )是班级群体为了满足彼此的需要,有目的地作用于客观事物而实现的相互配合的动作系统。(A)班级教学管理(B)班级活动管理(C
6、)班级制度管理(D)班级组织建设20 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主要是看( )。(A)教师的语言表达(B)多媒体的运用(C)课堂的教学气氛(D)学生的学习效果21 “学会关心 ”是下列哪个德育模式所强调的 ?( )(A)认知模式(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D)社会模仿模式22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称原理和态度的迁移为( )。(A)一般迁移(B)特殊迁移(C)纵向迁移(D)横向迁移23 很多教师在暑假期间给学生布置很多作业,但是假期结束后教师们对学生的作业迟迟没有反馈,这违反了批改作业的( )。(A)及时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启发性原则(D)过程性原则24 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
7、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的教育学家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马卡连柯25 “孟母三迁 ”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样示范法(B)陶冶教育法(C)实践锻炼法(D)自我修养法26 口渴会促使人做出觅水的行为活动,这是动机中的( )。(A)导向功能(B)激活功能(C)强化功能(D)调节与维持功能27 衡量一个人品德水平的重要标志是( )。(A)品德情感(B)品德认识(C)品德意志(D)品德行为28 下面是班主任对学生的一则评语:默默无声的你,总是踏踏实实地干着,拾纸屑、发本子凡是小队长的工作,你总是抢先完成;每当看到你高高举起小手,大胆地发言,老师真为你高兴;带
8、病坚持学习,又让老师为你担心;每次看到你难受的样子,老师们真不忍心。大家知道,你是一个要强的孩子。这则评语主要体现了( )。(A)结果评价(B)过程评价(C)定量评价(D)定性评价29 训练班级成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开展活动的最好载体是( )。(A)班主任(B)兴趣小组(C)少先队(D)班集体30 由特定团体的相对标准决定最终成绩的测验是( )。(A)标准参照测验(B)常模参照测验(C)描述性测验(D)团体测验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直观教学的基本形式包括: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
9、观。带学生到工厂或农村实地参观,是通过参观实物的形式获得对所学知识产生直观感受。这种形式一般需要配合言语直观的方式,会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惩罚的伦理性原则是说由于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确行为规范所具有的道德权威性,所以惩罚学生必须针对的是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的不良行为。这就意味着,只有当学生出现了道德不良行为时,教师才能对其进行惩罚以规范学生行为。而对于学生非道德方面的错误(比如做错作业,认知领域),教师不得进行惩罚,否则就违背了惩罚的伦理性原则。惩罚的尊重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惩罚的确定性是指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只能依据学生是否违背了已经被确定的规范行
10、为原则,而不能凭空滥罚;惩罚的灵活性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已经出现的违背规范的行为,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在惩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上采取灵活的态度。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二是想象的道德情感,即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三是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仔细阅读本题的题干可以发现这样一个句型“要需证明要需证明”,就足先将总的目标分成小目标,明确每个小目标后。找出达到目标需要完成的任务,最终
11、实现总目标,即分解目的,小步完成。手段目的分析法是指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个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的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因此本题的答案是 D。尝试错误法实质就是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即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至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简言之,就是将解决问题的方法一一进行尝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问题类比是指根据两个问题的一些相同或相似属性猜测两者采用相同解决方法的一种策略。分类法是将类或组按照相互间的关系,组成系统化的结构,并体现为许多类目按照一定的原则或关系组织起来的体系表。作为分类工作的依据和工具。结合各种方法的定义,本题的题干更符合手段目的分析法。5 【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小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教育 教学 知识 能力 单项 选择题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