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25及答案与解析.doc(3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思想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B)黄炎培(C)蔡元培(D)杨贤江2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受制于( )。(A)生产力(B)政治(C)文化(D)社会3 人的发展需要经过乳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等时期,这表明人身心发展具有( )。(A)稳定性(B)可变性(C)差异性(D)阶段性4 提出“教育就是把事物教给一切人的全部艺术” ,同时认为教育是 “使人有效率地从事现世生活并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苏格拉底(D)舒尔茨5 教师的根
2、本任务是( ) 。(A)教书育人(B)教学(C)班级管理(D)道德教育6 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 )的关系。(A)朋友(B)授受(C)主客(D)人一人7 ( )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和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A)国家课程(B)校本课程(C)学科课程(D)地方课程8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为( ) 。(A)传递接受教学模式(B)自学 辅导教学模式(C)引导 发现教学模式(D)情境陶冶教学模式9 按照一定的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
3、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课时与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称为( )。(A)课堂教学(B)人班教学(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10 ( )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传授道德社会性知识、传递道德价值、培养品德实践力为首要和核心目标的正规课程。(A)学科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德育隐性课程(D)德育显性课程11 班级管理的主要功能是( )。(A)帮助学生进行社会角色的学习(B)调动班级成员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C)帮助学生成为学习自主、生活自理、工作自治的人(D)运用教学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各种不同的教学活动12 班主任的工作是从( ) 开始的。(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
4、C)了解和研究学生(D)组建班集体13 ( )是心理活动中对于有关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初中生反映心理活动专注程度的一个特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A)注意(B)感知(C)意志(D)思维14 朱同学在得知父亲因车祸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痛哭流涕,还出现了短暂的意识丧失,这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移情15 小学生概括能力发展的特点是( )。(A)只能概括事物的外部感性特点(B)能很好地概括事物的本质属性(C)逐渐从对事物外部感性特点的概括转为对本质属性的概括(D)还依赖于事物的直观的形象16 小学低年级学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便闹矛盾甚至断绝关系,
5、但彼此很快又和好,这表明( ) 。(A)低年级小学生情绪很稳定(B)低年级小学生情绪易受情境支配(C)低年级小学生情绪持续时间短(D)低年级小学生情感体验不深刻17 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 )的三个定律。(A)工具说(B)联结说(C)认知说(D)人本主义学说18 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 )。(A)学习期待(B)学习需要(C)学习态度(D)学习动机19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规范学习20 近代教育史上,教育家( )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A)夸美纽
6、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21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 )构成。(A)认知策略(B)意识和能力(C)规则和技能(D)经验和方法22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子问题来缩小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策略是( )。(A)逆向工作(B)简化计划(C)手段一目的分析(D)算法23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A)依从(B)定向(C)认同(D)内化24 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内容是( )。(A)教育以人为本(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教育要五育并举(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5 心理健康的人,首先要有( ),一
7、个行为正常的智力落后儿童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人。(A)正常的思维(B)正常的能力(C)正常的智力(D)正常的意志26 小高老师教学责任心很强,但教学不讲究方式,对学生的意愿不注意听取,学生只能唯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由此推测小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 )师生关系。(A)放任型(B)专制型(C)民主型(D)权威型27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A)促进者(B)研究者(C)建设者(D)开发者28 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29 初三(1)班在 “每周一星”
8、评比活动中,将本周乐于助人的同学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实践指导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30 ( )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A)班级(B)年级(C)学生(D)班委会31 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 ) 。(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32 新课程改革中提倡的现代师生关系模式是( )。(A)合作模式(B)平等模式(C)管理模式(D)授受模式33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
9、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34 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陶冶法35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 )的班级管理理论。(A)民主管理(B)目标管理(C)平行管理(D)常规管理36 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源自( )。(A)平衡(B)顺应(C)同化(D)异化37 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属于自我意识中的( )成分。(A)认识(B)情感(C)意志(D)行动38 ( )是回答 “怎么办”的知识,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
10、认知活动,是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A)程序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道德性知识39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 )对学生的影响。(A)期望(B)能力(C)知识(D)人格40 课程开发应该包括教育目标的确立、学习经验的选择、学习经验的组织、学习结果的评价等环节。该论述对应的课程编制模式是( )。(A)过程模式(B)目标模式(C)评价模式(D)开发模式41 热爱学生是教师应具有的( )。(A)政治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知识素养(D)能力素养42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教育机关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求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
11、像样,鞋袜洁净,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 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因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 ) 。(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为人师表(D)爱岗敬业43 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 )体系。(A)高等教育(B)终身教育(C)教育科研(D)教育理论44 ( )是教师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A)教学质量(B)日常表现(C)学生评价(D)教育理论45 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学习。(A)5
12、(B) 6(C) 7(D)8二、判断题46 教育理论产生于教育实践,故教育理论只能被动地跟在教育实践之后,不可超前。( )(A)正确(B)错误47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学习和教学过程这两个交织在一起。 ( )(A)正确(B)错误48 环境对人的影响可以是零星的、无计划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 )(A)正确(B)错误49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 ( )(A)正确(B)错误50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
13、班人。 ( )(A)正确(B)错误51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 )(A)正确(B)错误52 在泰勒的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基础上涉及的课程评价模式是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A)正确(B)错误53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应避免将教案写成繁琐的演讲稿,只写成提纲形式即可,以便教师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 )(A)正确(B)错误54 不同学科因其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常常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往往会受到专业特点、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制。 ( )(A)正确(B)错误55 学生的学业成绩与其智力因素高度相关,而与非智力因素关系不大。 ( )(A)正确(B)错误56 在课
14、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 )(A)正确(B)错误57 较强的自制、自治能力是班主任成熟、老练的重要标志。 ( )(A)正确(B)错误58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 )(A)正确(B)错误59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自律道德阶段到他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 ( )(A)正确(B)错误60 提倡发现法学习的是苏联教育家赞可夫。 ( )(A)正确(B)错误61 在复杂技能练习的后期出现的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叫做练习曲线上的“高原期”现象。( )(A)正
15、确(B)错误62 心理学家对遗忘的进程进行了研究,得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 )(A)正确(B)错误63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 )(A)正确(B)错误64 我国传统观点把学习过程分为学与习两大方面和学、思、习、行四个阶段。 ( )(A)正确(B)错误65 德育模式又称德育手段,是开展德育的具体方法。 ( )(A)正确(B)错误66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特征,表现在行为上,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 ( )(A)正确(B)错误67 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订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 )(A
16、)正确(B)错误68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前,可以取消其学籍。( )(A)正确(B)错误69 小明刚上小学二年级,不喜欢上学,经常背着父母逃课,他还说上不上学是自己的事。 ( )(A)正确(B)错误70 气质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的个性中最稳定的、最突出的特点。( )(A)正确(B)错误71 根据斯坦福-比纳量表,测定一个 7 岁儿童的智商是 114,那么他的智力年龄应该是 9 岁。 ( )(A)正确(B)错误72 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指的是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 ( )(A)正确(B)错误73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
17、了教师能力对学生的影响。 ( )(A)正确(B)错误74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 ( )(A)正确(B)错误75 再造想象没有创造性,创造想象具有创造性。 ( )(A)正确(B)错误三、综合分析题75 【资料】有人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76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A)正确(B)错误77 为什么?(A)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B)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所以德育过程是个快速的过程(C)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其思想品德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D)由于青少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四川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公共 基础知识 模拟 25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