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物理)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2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A)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B)人在河边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C) “海市蜃楼” 奇观(D)太阳光穿过茂密的树叶,在地面上留下光斑2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主要是依据讲话人的( )。(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B)光的频率越大,波长越大(C)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大(D)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 30010 6ms4 如图 l 所示,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 P 处形成一光斑,
2、在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 。 (A)向左移动后静止(B)向右移动后静止(C)先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D)仍在原来位置5 下列现象中,利用内能做功的是( )。(A)冬天在户外时两手相互搓一会儿就暖和了(B)刀在砂轮的高速摩擦之下溅出火花(C)火箭在“熊熊烈火” 的喷射中冲天而起(D)盛夏在烈日之下的柏油路面被晒熔化了6 “神舟六号 ”载人舱在返回地面附近时,由于受到空气阻力,做匀速运动,刚载人舱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它的( )。(A)动能不变,势能增大(B)动能不变,势能减小(C)动能减少,势能不变(D)动能增大,势能减小7 如图 2 所示,只含黄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 PO,沿半径方向射
3、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被分成两光束 0A 和 0B 沿如图所示方向射出,则 ( )。 (A)OA 为黄光,0B 为紫光(B) OA 为紫光,0B 为黄光(C) OA 为黄光,0B 为复色光(D)OA 为紫光,OB 为复色光8 在家庭电路中,以下情况会引起保险丝熔断的是( )。(A)用测电笔接触火线(B)连接电路时误将火线与零线接通(C)将开关用导线接通(D)电路中零线断路9 如图 3 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与其在同一水平面上,右端固定并保持水平,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滑片 P 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仍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和大小是( )。 (A)方向向左。逐
4、渐增大(B)方向向左,逐渐减小(C)方向向右,逐渐增大(D)方向向右,逐渐减小10 我们在学习物理知识过程中也学到了许多科学方法,其中有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类比法、实验推理法和建立理想模型法等。例如:用合力表示作用在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力;用磁感线描述磁场;在实验事实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出牛顿第一定律;用总电阻表示同一段电路上并联的两个电阻; 借助水压学习电压。上述方法属于“等效替代法” 的是( )。(A)和(B) 和(C) 和(D)和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其温度一定升高(B)热量只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传递(C)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过程一定能实现(D)做功和热
5、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都不会发生偏转(B) 射线比 射线更容易使气体电离(C)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源于重核裂变(D)核反应堆产生的能量来自轻核聚变13 如图 4,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入一交流电源,剐线圈电路中 R1、R 2、R 3 和 R4均为固定电阻,开关 S 是闭合的。 (v1)和(V 2)为理想电压表,读数分别为 U1 和uU2;(A 1)、(A 2)和(A 3)为理想电流表,读数分别为 I1、I 2 和 I3。现断开 SU 1 数值不变,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A)U 2 变小、I,变小(B) U2 不变、I 3 变
6、大(C) I1 变小、I 2 变大(D)I,变大、I 2 变大14 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磁场中,有一圆形金属线网可绕其直径的竖直轴自由转动。开始时线圈静止,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既不平行也不垂直,所成的锐角为 。在磁场开始增强后的一个极短时间内,线圈平面( )。(A)维持不动(B)将向使 减小的方向转动(C)将向使 增大的方向转动(D)将转动,因不知磁场方向,不能确定 会增大还是会减小15 一列波在介质中向某一方向传播,如图 5 所示为此波在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并且此时振动还只发生在 M、N 之间,已知此波的周期为 T,Q 质点速度方向在波形图中是向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波源是 M,
7、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 T(B)波源是 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 T(C)波源是 N,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D)波源是 M,由波源起振开始计时,P 点已经振动时间16 在三结合教育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自我教育(D)社会教育17 布鲁纳所倡导的“ 发现学习 ”的教学方法是一种 ( )。(A)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B)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C)以探究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D)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18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 )。(A)心理过程(B)信息过程(C)逻辑过程(D)认识过程19 班主任工
8、作计划一般包括( )。(A)学期计划和具体活动计划(B)全面计划和专题计划(C)课内计划和课外计划(D)教学工作计划和思想工作计划20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知行统一的原则(C)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D)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填空题21 在图 6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向右移动时,电流表 A 的示数将_,电压表 V1 的示数将_。(两个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 变大”) 22 如图 7 的两幅图片展示的是福娃小运动健将在进行奥运
9、比赛。射出的箭能够在空中继续飞行,这是因为箭具有_;游泳运动员向后划水而人就前进,是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的。 23 图 8 所示电路中,R 1=12,R 2=6,滑动变阻器 R3 上标有“202A”字样,理想电压表的量程有 03V 和 015V 两档,理想电流表的量程有 006A 和 03A 两档。闭合开关 s,将滑片 P 从最左端向右移动到某位置时,电压表、电流表示数分别为 25V 和 03A;继续向右移动滑片 P 到另一位置,电压表指针指在满偏的13,电流表指针指在满偏的 14,则此时电流表示数为_A ,该电源的电动势为_V。简答题24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25 实行“三级课程管
10、理 ”的作用是什么 ?作图题26 在图 9 中用线代表绳子,将两个滑轮连成省力的滑轮组,要求人用力往下拉绳使重物升起。 27 在图 10 中画出小球受力的示意图。28 图 ll 所示的 a、b 是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画出对应的入射光线。29 在方框中画出灯泡 L1 和灯泡 L2 并联,电流表测通过灯泡 L1 电流的电路图,并在图 12 上连接实物图。 实验与探究题30 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铜丝的直径,测微器的示数如图 13 所示,该铜丝的直径为_nm。 31 如图 14 所示,在“ 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 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口的塞子是_(选
11、填“运动” 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 56cm,所用的时间为 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_;(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_(选填“快” 或“慢”)。32 现要验证“ 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 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 15)、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1)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 :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 A1,从静止开始下滑至斜面底端 A2,记下所用的时间 t。用米尺测
12、量 A1 与 A2 之间的距离 s,则小车的加速度 a=_。用米尺测量 A1 相对于 A2 的高度 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 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 F=_。 改变_,重复上述测量。以 h 为横坐标,1t 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以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2)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 A1 点相对于斜面底端 A2 的高度 h。进行(1)中的各项测量。 计算与作图时用(hh o)代替 h。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A 方案正确
13、可行。B 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C 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其中合理的意见是_。计算题32 如图 16 所示的水平地面上,一个底面积为 016m 2、重为 4000N 的物体,在2000N 的水平推力作用下,8s 内匀速前进了 10m。求:33 推物体前进的速度是多大?34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是多大(作出推力的示意图)?35 推力在这 8s 内对物体做了多少功?36 物体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37 材料的电阻率 p 随温度变化的规律为 p=po(1+t),其中 称为电阻温度系数,pa 是材料在 t=0时的电阻
14、率。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 是与温度无关的常数。金属的电阻一般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具有正温度系数;而某些非金属如碳等则相反,具有负温数系数。利用具有正负温度系数的两种材料的互补特性,可制成阻值在一定温度范围内不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已知:在 0时,铜的电阻率为 1710 -8.m,碳的电阻率为 35x10 一 sQ.m,在 0附近时,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3910 -3-1,碳的电阻温度系数为一 5010 -4-1。将横截面积相同的碳棒与铜棒串接成长 10m 的导体,要求其电阻在 0附近不随温度变化,求所需碳棒的长度(忽略碳棒和铜棒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教学设计题38 为课题简谐运动设计说课稿。四川省教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四川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物理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