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8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8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 HIV 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在人体血浆中增殖(B)侵染 T 细胞导致人体免疫功能全部丧失(C)不能寄生在呼吸道黏膜细胞中(D)蛋白质由自身核糖体合成2 在人体成熟的红细胞、蛙的红细胞以及鸡的红细胞中均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B)无丝分裂(C)合成蛋白质(D)ATP 合成3 非等位基因的互作不包括( )。(A)不完全显性基因(B)调节基因(C)修饰基因(D)抑制基因4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
2、会发生的反应是( )。(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5 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6 图 1 是 A、B 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A 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图中 ),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 )。(A)1 和 3(B) 2 和 6(C) 2 和 5(D)2 和 4
3、7 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 ,用生态学观点分析,目的是 ( )。(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保持生物群落单一性8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2,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
4、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9 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衰老(B)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细胞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变小10 图 3 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该细胞含有 2 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含有 2 个染色体组(D)该细胞含有 8 个染色单体11 图 4 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一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
5、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电刺激处或 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B)电刺激 处,电流计指针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C)电刺激 处,电流计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12 某双链 DNA 分子有 m 个碱基,其中胞嘧啶 n 个。该 DNA 分子复制四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 )。(A)15(m n)(B) 16(m 一 )(C) 15( 一 n)(D)16(2m 一 n)13 环孢霉素 A 是一种能抑制 T 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 A 可用于(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B)消除
6、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D)治疗艾滋病14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15 细菌通常都具有的结构是( )。(A)鞭毛和核膜(B)质粒和荚膜(C)内质网和线粒体(D)细胞膜和核糖体16 图 5 为人体部分细胞分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干细胞的分化程度最低(B)神经干细胞分化成神经细胞的过程可逆(C)造血干细胞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进行无丝分裂
7、(D)皮肤干细胞分化成皮肤细胞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17 关于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验过程中,应将酶与底物分别保温后再混合(B) 0左右的低温降低酶活性,但其空间结构保持稳定(C)超过酶的最适温度,酶将因为肽键被破坏而逐渐失活(D)从生活在热泉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体内最可能找到耐高温的酶18 应用实例与必须采用的生物技术搭配不正确的是( )。(A)制醋发酵技术(B)培育抗冻西红柿转基因技术(C)培养无菌毒植株组织培养技术(D)利用大肠杆菌生产人胰岛素酶工程19 “超级细菌 ”因具有 NDM 基因,耐药性极强,现有抗生素均不能将其杀灭。图 6是超级细菌进化的基本过程
8、。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图 6 中 a 表示细菌的变异,b 表示抗生素的选择作用(B)不同性状细菌之间的隔离是超级细菌形成的必要条件(C)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 NDM 基因出现和该基因频率增加(D)若 NDM 基因位于质粒上,则会更容易在不同个体间转移20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保留接触抑制的细胞在培养瓶壁上可形成多层细胞(B)克隆培养法培养过程中多数细胞的基因型会发生变化(C)二倍体细胞的传代培养次数通常是无限的(D)恶性细胞系的细胞可进行传代培养21 在带领学生进行“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实验时,任课教师关老师发现有几个学生不好好做实验,在座位上
9、嬉笑,并有很多小动作。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的学习,关老师将这几个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集中到了教室的后面罚站。自此以后,关老师将他们的座位调到最后排,然后对他们的小动作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关老师的这些做法( ) 。(A)正确,保证了班级里大多数学生的正常学习环境(B)正确,防止这些爱搞小动作的学生扰乱课堂(C)错误,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形成(D)错误,忽略了纪律不良学生的需求22 有目的、有计划的,以发生过的教育事实为依据,通过现场观察、访问和调查来搜集经验性材料,对经验现象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获得比较深刻、比较系统的教育知识的研究方法是( ) 。(A)经验总结法(B)调查法(C)观察法(D)实验法
10、23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教师备课时分析教材内容的正确做法?( )(A)严格按照教科书内容而不研读课程文件(B)利用概念图法进行教学内容分析(C)分析课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D)研读相关的文献,加深对生物学和生物学课程的理解24 某教师在讲“ 绿色植物的水分代谢 ”时是这样设计的: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但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却能由低处向高处流。例如在夏秋之际的早晨,我们常会发现植物的叶子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就是从植物根部上流而来的。那么植物体内的水分为什么能由低处向高处流呢?”该导入方式属于( )。(A)设疑导入(B)经验导入(C)直观导入(D)事例导入25 一位教师
11、在讲“ 细菌” 一节时,向学生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防病治病、消毒灭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 )的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A)生物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B)理论联系实际(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二、简答题26 图 9 为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示意图。问题: (1)图中代表的气体在线粒体的_(填结构)参与呼吸作用; 代表的气体参与光合作用的_阶段;与 都是通过 _(填结构)进出叶片。(2)当光照强度增强时,图 9 中的葡萄糖生成的变化是_。(增加减少
12、不确定) (3)图 9 中水的产生发生在呼吸作用的_阶段。27 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培养鉴别培养。请据此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所用的_(液体固体)培养基,是以_作为碳源。(2)为防止杂菌污染,实验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_(灭菌消毒)。(3)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法接种到刚果红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教学内容: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二章第四节“免疫调节” 。教学过程:播放有关艾滋病的宣传片,提出问题,引出课题。分析教材中的曲线。提出问题:(1)HIV 攻击 T 细胞,它主要
13、破坏的是人体的第几道防线?(2)描述:HIV 浓度随着时间是怎样变化的?(3)一年后, HIV 浓度大量降低,说明第三道防线具有什么作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参与体液免疫的“作战” 细胞有哪些?它们的作用是什么?构建体液免疫的概念图。提出问题:(1)哪种细胞产生抗体?(2)浆细胞是由什么细胞分化而来的?(3)哪些细胞或物质具有识别作用?(4)抗原进入人体后,经过什么途径最终被抗体消灭?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接种乙肝疫苗为什么能预防乙肝病毒的感染?接种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可能在短期内不止一次患流感原因是什么呢?问题:(1)这是某位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 免疫调节”一课时的教学过程,其显著特
14、点是什么,试结合教学过程对其进行简要评析。(2)结合以上教学内容,说出教师在教学中使用问题教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29 材料:问题:(1)设计该实验所依据的实验原理是什么?(2)写出该实验的具体教学步骤,并说明注意事项。四、教学设计题30 “能量流动的过程 ”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一节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某版本教材这部分的内容如下:要求: (1)为突破重难点,设计一个具体模型示例用于讲解能量流动的过程。 (2)为检测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设计 2 道备选项为四项的单项选择题和 1 道问答题,并给出答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8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15、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HIV 是造成人类免疫系统缺陷的一种 RNA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攻击人体的 T 细胞离开人体不宜存活,故 A、D 两项错误。HIV 侵入人体后,特异性地作用于某些 T 淋巴细胞。侵入细胞后,通过逆转录酶的作用合成DNA,并与宿主基因整合,进行复制增殖。受感染的 T 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发生溶解坏死,导致免疫调节障碍,最终引起机体全面的免疫功能受损而只具有部分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故 B 项错误。呼吸道黏膜不是 HIV 的靶细胞,这是 HIV 不会通过空气传播的原因,C 项正确。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的成熟红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再进行分裂,它的细胞核
16、和细胞器退化,不能合成蛋白质,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 ATP 来自糖酵解阶段。而蛙的红细胞、鸡的红细胞都具有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所以三种细胞均能够进行的是 ATP 的合成。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基因互作分为基因内互作和基因间互作。基因内互作是指等位基因间的显隐性作用,分为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镶嵌显性、共显性。基因间互作是指不同位点非等位基因之间的相互作用,表现为互补。抑制,上位性等。A 项属于等位基因互作,故当选。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保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是: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
17、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故D 项说法错误,当选。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生根粉的主要成分是生长素,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会促进生根,高浓度则抑制生根,但浓度过低所生的根又过少。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色盲是伴 X 隐性遗传病,分析家庭 A 可知,该家庭的父亲正常,其女儿一定正常;母亲患病,其儿子一定患色盲。但 2 是患色盲的女儿,说明 2 不是 A 家庭中的孩子。B 家庭中与 2 发生调换的可能是 3 或 5,根据选项判断选 C。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清除田间杂草、鱼塘中
18、肉食性的“黑鱼”的目的是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以减少杂草与农作物、“黑鱼”与其他鱼类的竞争,从而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和其他鱼类。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该水池中原有的两个物种甲与乙之间符合捕食关系的曲线,其中甲先增先减,是被捕食者(藻类),乙后增后减,是捕食者(浮游动物)。当在水池中加入物种丙后,因为丙专食浮游动物,乙会因为丙对它的捕食而消失,而丙也将因为乙的消失而缺乏食物,最终消失,甲会因为失去天敌乙而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增加。丙和乙竞争生存空间和氧气等资源。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正常的细胞不能无限增殖,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细胞会衰老,故A 正确
19、。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可以作用于靶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故 B 正确。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故 C 正确。随着年龄的增加,细胞代谢速率减慢,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减少,细胞体积变小,故 D 错误。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该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 项正确。已知该生物为二倍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加倍,故该细胞中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4 个染色体组,故 B、C 、D 三项错误。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电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会引起收缩,腓肠肌为效应器,A 正确。电刺激肌肉,因为神经和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生物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2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