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7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一水平抛出的小球落到一倾角为 的斜面上时,其速度方向与斜面垂直,运动轨迹如右图中虚线所示。小球在竖直方向下落的距离与在水平方向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A)tan(B) 2tan(C)(D)2 在一静电场中,作一闭合曲面 S,若有D.dS=0(式中 D 为电位移矢量),则 S 面内必定( ) 。(A)自由电荷的代数和为零(B)既无自由电荷,也无束缚电荷(C)自由电荷和束缚电荷的代数和为零(D)没有自由电荷3 如图,一个三棱镜的截面为等腰直角ABC,A 为直角,此截面所在平面内的光线沿平行于 BC 边的方
2、向射到 AB 边,进入棱镜后直接射到 AC 边上,并刚好能发生全反射。该棱镜材料的折射率为( )。(A)(B)(C)(D)4 为了探测 X 星球,载着登陆舱的探测飞船在以该星球中心为圆心,半径为 r。的圆轨道上运动,周期为 T1,总质量为 m1。随后登陆舱脱离飞船,变轨到离星球更近的半径为 r2 的圆轨道上运动,此时登陆舱的质量为 m2,则( )。(A)X 星球的质量为(B) X 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C)登陆舱在 r1 与 r2 轨道上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之比为(D)登陆舱在半径为 r2 轨道上做圆周运动的周期为5 有一绝热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两部分,左侧是理想气体,右侧是真空。现将隔板抽掉,
3、让左侧的气体自由膨胀到右侧直到平衡,在此过程中( )。(A)气体对外做功,温度不变,内能减小(B)气体对外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C)气体不做功,温度不变,内能不变(D)气体不做功,温度不变,内能减小6 如图所示,电子从负极板边缘垂直射入匀强电场,恰好从正极板边缘飞出。现在若使两极板间的距离变为原来的 2 倍,两极板的电压保持不变,电子入射的方向和位置不变,且电子仍恰从正极板边缘飞出,则电子入射速度大小应为原来的( )倍。(A)(B)(C)(D)27 根据玻尔假设,若规定无穷远处的能量为 0,则量子数为 n 的氢原子的能量 En=,E 1 为基态的能量,经计算为一 136eV。现规定氢原子处
4、于基态时的能量为 0,则( ) 。(A)量子数 n=2 时能级的能量为 0(B)量子数 n=3 时能级的能量为(C)若要使氢原子从基态跃迁到第 4 能级,则需要吸收的光子能量为(D)若采用能量为 的高速电子轰击而跃迁到激发态,这些氢原子从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的过程中可释放出 10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8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 )为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方式的总称。(A)教师和学生(B)教师(C)学生(D)班主任二、简答题9 一物体按规律 x=ct3 在流体媒质中作直线运动,式中 c 为常量,t 为时间。设媒质对物体的阻力正比于速度的平方,阻力系数为 k,试求物
5、体由 x=0 运动到 x=l 时,阻力所做的功。三、案例分析题10 某教师为了了解学生对力的概念的掌握与运用情况,设计了若干检测题,其中一题如下。甲、乙两人手拉手玩拔河游戏,结果甲胜乙败,那么甲乙两人谁受拉力大?10 在利用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地球的质量时,赵老师的教学片断如下:教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过万有引力定律,而且也知道引力常量 G 的数值。那么我们就利用引力公式推导地球的质量。学生 1:老师,很简单,利用地球的半径,再测出泥土的平均密度,然后由 ,就可以算出地球的质量。老师对学生的这个方法,没有表扬,没有引导,也没有指出不足之处。而是说,用刚学过的万有引力定律求解,别乱想了。学生们正思
6、考之际,老师匆忙地给出了正确答案。比如,利用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与月球绕地球转动的周期算出地球的质量。学生 2:老师,我想到了这个方法,但就是不知道哪个变量容易测量。教师:回去仔细复习教材。把公式多推导几遍,就熟悉了问题:11 此教学片断,教师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12 重新设计一个教学片断,引导学生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四、教学设计题12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关于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内容标准为“通过实验,理解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材料二某高中物理教科书中有关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一节的内容为:实验一:向线圈中插入磁铁,把线圈从磁铁中拔出,观察现象。
7、实验二:模仿法拉第的实验,观察是否有电流产生。材料三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初中已经学习有关电磁现象的内容。13 写出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14 完成“探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教学片断” 的设计,其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题可知,平抛小球落到斜面上时,其速度与水平方向间的夹角。根据 ,则小球下落距离与水平方向运动距离之比为。故 D 正确。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有电介质时的高斯定理,即可得到答案为 A 选项。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折射率定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