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3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第一次通过实验比较准确的测出引力常量 G 的科学家是 ( )。(A)牛顿(B)伽利略(C)胡克(D)卡文迪许2 如图,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墙面对球的压力大小为 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 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 )。 (A)N 1 始终减小,N 2 始终增大(B) N1 始终减小,N 2 始终减小(C) N1 先增大后减小,N 2 始终减小(D)N 1 先增大后减小,N 2 先减小后增大3 星球上的物体脱
2、离该星球引力所需的最小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已知某星球的半径为 r,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 g 的 。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该星球的第二宇宙速度为( )。 4 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三个灯泡 L1、L 2、L 3 都标有“5V,5W”,L 4 标有“5V,10W”,若它们都能正常发光,则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 n1:n 2 和 ab 间电压应为( ) 。 (A)2:1,25V(B) 2:1,20V(C) 1:2,25V(D)1:2,20V5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两光滑导轨 MN、PQ 位于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导轨电阻不计,质量和电阻阻值完全相同的两根金属棒 a 和 b 静止地
3、横放在水平导轨上。现用一水平向右的恒力 F 作用在棒 a 上,两金属棒将运动起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棒 a 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而棒 b 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最终两者一起匀速向前运动(B)棒 a 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而棒 b 先做加速度增大的加速运动,最终两者以相同的加速度向前加速运动(C)两棒最终以相同的速度运动,且回路的电流为零(D)两棒最终以相同的加速度共同运动,此后力 F 所做的功等于两棒动能的增加6 根据熵增加原理,不可逆绝热过程( )。(A)熵的数值不变(B)熵的数值有可能减少(C)熵的数值有可能增加(D)总是向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7 在匀强电场中
4、E 与电势差 u 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为 ,式中表达的物理意义,正确的是( ) 。(A)a 点一定为电势零点(B) p 点电势一定高于 a 点电势(C)电势是场强的线积分(D)a、p 两点距离是垂直电场线的位移8 玻尔理论的实验基础是( )。(A)高速运动的电子流的实验研究(B) 粒子散射实验(C)原子光谱的规律(D)轻核聚变二、简答题9 汶川地震造成河道堵塞形成了许多堰塞湖,对周边居民的生命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唐家山堰塞湖的水位天天上涨,是一处危险等级极高的堰塞湖,通过武警水电官兵的艰苦奋战,堰塞湖坝顶开挖的导流渠从 6 月 7 日开始泄洪,最终取得决定性胜利。(以下计算中 g 取 10Nk
5、g)(1)泄洪前,堰塞湖的水位每天上涨 1.2m,则每天水对坝体增加的压强是多少帕?(2)在抢修导流渠的过程中,军用直升机吊运了多台挖土机等重型机械到坝顶。若直升机以 2ms 的速度沿竖直方向匀速地将一台 10t 重的挖土机起吊 500m 高,直升机对挖土10 抛体运动在各类体育运动项目中很常见,如乒乓球运动。现讨论乒乓球发球问题,设球台长 2L、网高 h,乒乓球反弹前后水平分速度不变,竖直分速度大小不变、方向相反,且不考虑乒乓球的旋转和空气阻力。(设重力加速度为 g) (1)若球在球台边缘 O 点正上方高度为 h1 处以速度 v1,水平发出,落在球台的 P1 点(如下图实线所示) ,求 P1
6、 点距 O 点的距离 x1。 (2)若球在 O 点正上方以速度 v三、案例分析题10 某教师为考查学生对静电场的理解情况,设计了部分试题并进行测试,其中一道试题如下,部分同学选择了 D。 试题:关于电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荷周围分布的电场线就是电场 B电场是电荷周围空间实际存在的物质 C电荷间的相互作用不是通过电场作媒介产生的 D 由公式 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 E 与试探电荷在电场中该点所受的电场力 F 成正比 针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 分析部分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12 想要减少此类错误可采取的方法。13 案例:在“ 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中,为了处理数据方便,通常
7、用比较法分析运动物体的加速度。某教师在推导牛顿第二定律公式的过程中,直接举出实例:如下图,让两个小车同时由静止开始运动,在相同的时间 t 内两车发生的位移分别为 S1 和S2,并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的运动公式 推导出两车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即 ,这样就把两车的加速度之比转化成位移之比,然后利用控制变量法讨论加速度与质量或外力的关系。 问题:该教师的教学是否存在问题?如果存在,是何种问题? 你如何建议这位教师修正?如果不存在问题,请说明理由。四、教学设计题13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 材料一:某版本高中物理必修 1 教材“摩擦力”一节内容节选。摩擦力 摩擦力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同学
8、门在初中已经知道,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或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叫做摩擦力(frictional force) 。 思考与讨论 互相接触的物体相对静止的时候,是不是也可能产生摩擦力? 静摩擦力 如图 3.3-1 中,小孩轻推箱子,箱子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但他没有推动,箱子与地面仍然保持相对静止。根据初中所学的二力平衡知识,这是一定有一个力与推力平衡。这个力与小孩对箱子的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这个力就是箱子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由于这是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所以这时的摩擦力叫做静摩擦力(stati
9、c frictional force)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 ,并且跟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小孩用更大的力推,箱子还是不动(图 3.3-1 乙)。同样根据二力平衡的知识,这是箱子与地面间的静摩擦力还跟推力大小相等。只要箱子与地面间没有产生相对运动,静摩擦力的大小就随着推理的增大而增大,并与推力保持大小相等。 演示 把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木块,在拉力 F 增大到一定值之前,木块不会运动。 在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下轻参塞一个小纸团,它可以随指针移动,并作为指针到达最大位置标记(图 3.3-2)。继续用力,当拉力达到某一数值时木块开始移动,此时拉力会突然变小。
10、 如果用力的传感器代替弹簧测力计做这个实验,能够在计算机屏幕上直接得到拉力变化的图线。 静摩擦力的增大有一个限度。静摩擦力的最大值 Fmax 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刚刚开始运动时的拉力。两物体间实际发生的静摩擦力 F 在 0 与最大静摩擦力 Fmax 之间,即 0FF max。 说一说 能把线织成布,把布缝成衣服,靠的是啥限制件静摩擦力的作用。拿在手中的瓶子,毛笔不会滑落,皮带运输机把货物送往高处(图 3.3-3)也是静摩擦力作用的结果,你还能说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力的事例吗? 滑动摩擦力 在图 3.3-2 的实验中,木块在木板上开始滑动后,拉力明显减小,表明摩擦力明显减小。当一个物体在另一
11、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阻碍它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sliding frictional force)。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沿着接触面,并且跟物体的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成正比 ,也就是跟两个物体表面间的垂直作用力成正比。如果用 F 表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用 FN 表示压力的大小,则有 F=F N 其中 p 是比例常数(它是两个力的比值,没有单位),叫做动摩擦因数(dynamic friction factor),它的数值跟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的材料有关,材料不同,两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也不同,动摩擦因数还跟接触面的情况(如粗糙程度)有关。 在
12、我国东北寒冷的冬季,橇是常见的运输工具,一个有钢制滑板的橇,连同车上木料的总质量为 4.9104N,在水平的冰道上,马要在水平方向用多大的力,才能够拉着橇匀速前进? 分析: 从图 3.3-5 可以看到与这个问题相关的几个力,马队橇的拉力可以近似认为沿水平方向,因此橇在水平方向受到两个力的作用;马的拉力F1,冰道对橇的滑动摩擦力 F2。在这两个力的作用下,橇匀速前进。 由于二力平衡,匀速前进时马在水平方向的拉力 F1 与摩擦阻力 F2 大小相等,即 F1=F2。滑动摩擦力 F2 的大小可以由 F2=FN,其中 FN 是橇对地面的压力,它的大小等于橇的总重量 G,钢与冰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可以在表中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物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3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