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2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6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0 读下图,回答以下题。1 图中城市中心与郊区相比( )。(A)气温高、降水少(B)气温高、降水多(C)气温低、降水少(D)气温低、降水多2 关于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上空盛行下沉气流(B)近地面气流由城市流向郊区(C)高空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D)近地面气流由郊区流向城市3 图示地区可能位于( ) 。(A)北半球高纬地区(B)南半球低纬地区(C)北半球中纬地区(D)南半球中纬地区3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
2、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图,完成以下题。4 以某地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 10 000、8 000、6000、4500,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A)10000(B) 8000(C) 6000(D)45005 下列影响我国不同省区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中相当于木桶短板的是( )。(A)四川一水力资源(B)山东一气候资源(C)福建一耕地资源(D)黑龙江一矿产资源5 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区域的规模有大有小,区域之间常发生物质、能量、信息等的流动。读“ 甲、乙两个不同区域图 ”,分析回答以下题。6 若甲、乙分别对应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则沿箭头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 )
3、。(A)资金(B)能源(C)信息(D)观念 7 若甲表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乙表示山东省,则沿箭头进行的产业转移可能为( )。棉纺织业有色冶金业啤酒酿造业水产品加工业(A)(B) (C) (D)7 20 世纪 80 年代初,某国 W 汽车公司开始与我国合资生产汽车,我国为此逐步建立了相应的零部件供应体系,近几年,我国的汽车产量和销售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且增长依然强劲。W 公司逐步把在我国上市的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据此完成以下题。8 W 公司最先转移到我国的汽车生产环节是( ) 。(A)研究(B)设计(C)零部件生产(D)组装9 近几年,W 公司将新车型的关键零部件生产转移到我国,主
4、要目的是( )。(A)加快新车型的研发(B)提高新车型的市场竞争力(C)扩大新车型的产量(D)增加汽车生产的集聚效应9 读某河三角洲示意图,完成以下题。10 形成河口三角洲的外力作用是( )。(A)流水搬运(B)海浪堆积(C)流水堆积(D)海洋搬运11 该地区聚落分布( ) 。(A)在狭隘的河漫滩平原上(B)呈点状分散分布(C)蜿蜒分布于山前(D)沿河发展,形成蜿蜒的沿河聚落带11 我国江西省中南部山区出现大片“红色荒漠” 。即在亚热带湿润的岩溶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据此回答以下题。12 “红色荒漠 ”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风化
5、作用 (B)风蚀作用(C)水蚀作用(D)沉积作用13 “红色荒漠 ”形成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 )。(A)滥伐森林(B)过度放牧(C)开山取石(D)环境污染14 根据江西丘陵山区自然条件特点,治理“红色荒漠” 应先做好的工作是( )。(A)大力开荒种田,保持植物覆盖率(B)农业生产加强综合开发(C)发展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生产(D)彻底退耕还林15 澳大利亚东北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礁堡。近些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大量死亡,根据研究与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地理环境具有( ) 。(A)整体性(B)地域差异性(C)独特性(D)表现复杂性15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占全国煤炭预测储
6、量的 405,为促进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国家提出“ 疆煤东运”的发展战略,其中“煤从空中走,电送全国”的“ 疆电外送”成为“疆煤东运 ”的破题之举, 2013 年 4 月 16 日, “西电东输”重要项目哈密南一郑州 e800 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成功跨越黄河,整个工程将于年内全线贯通。回答以下题。16 当前我国大力发展“ 疆煤东运 ”的地理背景是( )。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地区差异大新疆地区受经济水平限制,丰富的煤炭资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东部对能源的需求量大,但能源资源相对不足我国中东部煤炭资源已没多大开采潜力(A)(B) (C) (D)17 与“疆煤东运 “相比,“疆电外送”对东部的影响是(
7、 )。(A)缓解了能源紧张(B)减小了环境污染(C)促进东部经济发展(D)交通压力加剧17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的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据此,结合“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示意图” ,回答以下题。18 关于我国五省市人口抚养比(人口抚养比是指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人口数的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贵州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大(B)上海的老年人口抚养比最小(C)北京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广州(D)江苏的少儿人口抚养比小于北京19 下列人口抚养比结构最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是( )。(A)高少儿、低老年型(B)低少儿、低老年型
8、(C)低少儿、高老年型(D)高少儿、低老年型19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网上营销迅速崛起,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购买商品。2013 年 4 月 23 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修正草案首次提交全国人大。消费者非现场购物将被赋予“后悔权” ,冲动网购后不满意可在 7 天内退货。回答以下题。20 网上营销过程中,买家和卖家之间体现的地域联系方式是( )。(A)商贸联系(B)电子信息联系(C)生产协作联系(D)科技联系21 与传统售货方式相比,网上营销( )。(A)减弱了商业网点布局的空间限制(B)增加了营销环节增加销售成本(C)使生产企业不必致力于市场开拓(D)促进了技术核心和产品升级换代21 梯
9、田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的典范。左图是四种不同类型梯田的剖面示意图,右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以下题。22 图中甲区地形适合修筑的梯田类型是( )。(A)水平梯田(B)坡式梯田(C)隔坡梯田(D)反坡梯田23 在黄土高原缓坡上修筑反坡梯田的优点是( )。(A)保水保土效果更好(B)修筑难度小(C)利于机械化耕作(D)便于灌溉施肥23 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 20052010 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以下题。24 20052010 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
10、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5 20052010 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二、简答题26 简述对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 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 这一评价建议的理解。 (提示:从现实意义和评价方式等方面思考 )27 绘制工业区位因素的示意图,并简述“工业区位因素” 的教学目标。三、材料分析题28 下图示意流经某城市小河水污染程度与流量、降水的关系。读图回答问题。(1)说出小河水污染的变化特点,简析该次水污染形成的原因。 (2)
11、简述防治该河水污染可采取的主要措施。29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某中学的地理课堂上,一位老师这样问一个学生:“今年夏季的七月份,北京下了一场 60 年一遇的大雨,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你能不能分析下这场大雨的成因?”材料二一位地理老师这样提问一位学生:“钓鱼岛自古为中国的领土,从钓鱼岛的地理成因上也能证明这一点,你能不能简要的分析下钓鱼岛的成因呢?”上述材料体现了哪种类型的提问方法?优点是什么?30 阅读下面关于“ 城市化 ”的教学过程,回答问题。多媒体展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上海 1911、1949、1990 年城市用地图。引导学生质疑:1长江三角洲地区
12、的城市用地规模有什么变化?2上海城市用地规模有什么变化?3 它们的变化反映什么趋势 ?4城市化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5它们的变化是否符合城市化的特征?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师生交流。教师点评。教师设疑: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上海土地利用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提问。教师设疑:城市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哪些?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是什么?教师点拨。学生思考、学生讨论:城市人口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教师设疑:城市化的标志中哪一条可用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学生思考、教师点拨: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可用来衡量城市化的水平。多媒体展示习题、学生练习。
13、学生回答、教师点评。承转过渡。阅读资料:人教版地理必修 2 世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18002000 年)。教师设问:1城市化进程主要分为哪几个阶段?2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学生思考探究。思维引申。多媒体展示:上海 191 1、1949、1990 年的城市扩展。教师设疑:解释上海 1911、1949、1990 年的城市扩展。多媒体展示:家乡城镇建设、交通改善图以及住房图等,家乡城市有何变化?城市化中是否产生了一些问题?请提出合理化建议。课堂巩固练习。教师讲评。课堂小结。(1)分析本次教学过程设计的成功之处。(2)具体说明本节教学内容如何实现教学的三维目标。四、教学设计题31 阅读关于“ 大规
14、模的海水运动 ”的图文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 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运用地图,归纳世界洋流分布规律,说明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二人教版教科书中关于“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的内容。 世界海洋表层洋流的分布 海洋中的海水,常年比较稳定地沿着一定方向做大规模的流动,叫做洋流。 按性质,可以将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两种类型。从水温高的海区流向水温低的海区的洋流,叫做暖流。反之,从水温低的海区流向水温高的海区的洋流,叫做寒流。 盛行风是海洋水体运动的主要动力。盛行风吹拂海面,推动海水随风漂流,并且使上层海水带动下层海水流动,形成规模很大的洋流。洋流前进时,受陆地形
15、状的限制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运动方向会发生改变。 在赤道两侧,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分别驱动两侧海水由东向西流动形成赤道洋流,北支为北赤道暖流,南支为南赤道暖流。赤道洋流到达大洋西岸,受到陆地阻挡,一小股回头向东形成赤道逆流,大部分沿海岸向较高纬度流去,至中纬地区受西风吹动形成西风漂流。当它们到达大洋东岸时,一部分折向高纬,加入极地环流;一部分折向低纬,成为赤道洋流的补偿流。 综上所述全球海洋表层洋流构成了分别以副热带和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全球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和水分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和水分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洋流对大陆沿岸气候影响很大。暖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地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