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1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在复平面内,复数(2 一 i)2 对应的点位于(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2 “=”是“曲线 y=sin(2x+)过坐标原点”的(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 设 f(x)为不恒等于零的奇函数,且 f(0)存在,则函数 ( )。(A)在 x=0 处左极限不存在 (B)有跳跃间断点 x=0(C)在 x=0 处右极限不存在 (D)有可去间断点 x=04 设 A 为任意 n 阶矩阵,下列为反对称矩
2、阵的是( )。(A)A+A T (B) AAT(C) AAT (D)A TA5 已知曲面方程为 x2+y2+z22x+8y+6z=10,则过点(5,2,1)的切平面方程为( )。(A)2x+y+2z=0 (B) 2x+y+2z=10(C) x2y+6z=1 5 (D)x2y+6z=06 已知事件 A 的概率 P(A)=06,则 A 的对立事件 A 的概率等 P(A)等于( )。(A)03 (B) 04(C) 06 (D)0.77 新课程标准对于运算能力的基本界定是( )。(A)正确而迅速地运算 (B)正确运算(C)正确而灵活地运算 (D)迅速而灵活地运算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3、(2011 年版)中“统计与概率” 领域学习内容的是( ) 。(A)掌握基本的统计概念:统计图、加权平均数、众数、中位数,平均数、方差,频数、频率、频数分布、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抽样等(B)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方法及初步应用(C)能够根据问题的需要,有效地从事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活动(D)能解释统计数据,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进行交流二、简答题9 已知a =1,b=2。(1)若 ab,求 a.b;(2)若 a、b 的夹角为 60,求a+b;(3)若 a 一 b 与 a 垂直,求当 k 为何值时,(kab)(a+2b)。10 已知函数 f(x)=x 一 alnx(
4、aR)(1)当 a=2 时,求曲线 yf(x)在点 A(1,f(1) 处的切线方程;(2)求函数 f(x)的极值。11 已知直线 l:ax+y=1 在矩阵 A= 对应的变换作用下变为直线l:x+by=1。(1) 求实数 a,b 的值;(2)若点 P(x0,y 0)在直线 l 上,且 ,求点 P 的坐标。12 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贯彻巩固性原则?13 数学教学中为什么要与时俱进地培养“双基”?三、解答题14 设 F(x)=f(x)g(x),其中函数 f(x),g(x)在(一,+)内满足以下条件: f(x)=g(x),g(x)=f(x),且 f(0)=0,f(x)+g(x)=2e x。 (1)求 F
5、(f)所满足的一阶微分方程; (2)求出F(f)的表达式。四、论述题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请你从上面三种重要学习方式中选取一种,展开谈谈其重要性,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介绍你的做法。五、案例分析题16 案例:某教师在进行二元一次方程教学时,给学生出了如下一道练习题: 已知a,b 是方程 x2+(k1)x+k+1=0 的两个根且 a,b 是某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其斜边长等于 1,求 k 的值。 某
6、学生的解答过程如下:解:a,b 是方程 x2+(k 一 1)x+k+1=0 的两个根。a+b=1 一 k,ab=k+1 。又由已知得:a 2+b2=1,(a+b)一2ab=1,即 k2 一 4k 一 2=0,解得 。问题:(1)指出该生解题过程中的错误,分析其错误原因;(2)给出你的正确解答;(3) 指出你解题所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六、教学设计题17 初中“变量与函数 ”设定的教学目标如下:运用丰富的实例,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领悟函数概念的意义,了解常量与变量的含义,能分清实例中的常量与变量,了解自变量与函数的意义;通过动手实践与探索,让学生参与变量的发现和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
7、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热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并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心。完成下列任务:(1)根据教学目标 ,给出至少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2)根据教学目标 ,给出至少两个实例,并说明设计意图。(3)根据教学目标 ,设计两个问题,并说明设计意图。(4)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什么?(5)作为初中阶段的基础内容,其难点是什么?(6)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对后续哪些内容的学习有直接影响?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2i) 2=54
8、i,对应的点为(5,4),位于第四象限。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 时,y=sin(2x+)= sin2x,过坐标原点。前者可以推出后者,而曲线 y=sin(2x+)过坐标原点,可以得到 =+k,但不能推出 =,故“=”是“曲线 y=sin(2x+)过坐标原点”的充分不必要条件。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 f(x)为奇函数知,f(0)=0 ;又由 g(x)= ,知 g(x)在 x=0 处没定义,显然 x=0 为 g(x)的间断点,为了讨论函数 g(x)的连续性,求函数 g(x)在0 的极限。 存在,故 x=0 为可去间断点。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任意 n 阶矩
9、阵 M,若 M=M,则称 M 为反对称矩阵。经计算只有选项 B 满足条件,即(AA T)TA(AAT),故选 B。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设球面方程为 x2+y2+ x0x+y0y+z0z+p(x+x0)+q(y+y0)+r(z+z0)+d=0。 由曲面方程为 x2+y2+ z22x+8y+6z=10 可知 p=一 1,q=4,r=3,d=10,则过点(5, 2,1)(点在球面上)的切平面为 5x2y+z 一(x+5)+4(y2)+3(z+1)10=0 整理得:2x+y+2z=10。故选 B。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其中必有一个发生的两个互斥事件叫做对立事件。事件 A 与它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数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