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1及答案与解析.doc(20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1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0 读某日以 d 点为中心的周边地区太阳高度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 a 地纬度是 ( )。(A)45N(B) 6826N(C) 6826S(D)2326N2 a、b、c 三地点中,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的是( )。(A)a(B) b(C) c(D)a、b、 c3 设 b 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H,c 地的地方时为 T,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H60,T14 时(B) H60 ,T14 时(C) H60 ,T14 时(D)H60,T14 时3 右图反映单位体积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与气温
2、的关系。完成下列问题。4 根据右图,气温在 10时,1m 3 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为 10g,若要使最大水汽量上升到 40g,气温应达到( )。(A)15(B) 25(C) 30(D)355 一定体积空气中含有的水汽量与同温度下这些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量的比值称为相对湿度。测得一封闭实验箱内的温度为 30,相对湿度是 50,如果要使实验箱内的相对湿度降低到 375,箱内温度应调节为( )。(A)35(B) 25(C) 15(D)56 通过上述实验可以推知,相对湿度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气温,其一般规律是( )。气温高,相对湿度小气温低,相对湿度小清晨相对湿度最大 午后相对湿度最大(A)(B)
3、(C) (D)7 下列最有可能表示中华民族欢度春节时的光照图的是( )。7 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区不能形成森林的界线。据研究表明,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下图示意全球部分山地高山林线海拔,读图完成下列问题。8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半球山地林线北坡高于南坡(B)南半球山地林线高于北半球(C)同一纬度山地林线北半球高于南半球(D)同一纬度山地林线沿海高于内陆9 影响全球山地林线高度分布的首要因素是( )。(A)山地海拔(B)光照强度(C)年平均气温(D)最热月平均气温9 读下面北半球、南半球和全球月均温冰雪覆盖面积对应值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0 从
4、图中可以看出,月均温的高低与冰雪覆盖面积呈反相关的是( )。(A)只有北半球的 1 月(B)只有南半球的 4 月(C)只有全球的 7 月(D)全球全年都是11 当北半球冰雪覆盖面积与欧洲面积相当时( )。(A)为南极考察的最好季节(B)长江口海水盐度一年中最高(C)北印度洋海区的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D)塔里木河进入汛期11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 50纬线图,图中数字表示经度度数,P 、Q 之间和M、N 之间为陆地,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2 P 点附近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13 关于 P、Q、M 、N 四地气候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 )。(A)P、M
5、 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B) Q、N 两地的气候类型相同(C) P 地气候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D)N 地所属的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14 若 P 点日出与 Q 点日落时间大体同步,则此时( )。(A)从亚丁湾到科伦坡的船只顺风顺水(B)青海湖鸟岛有大量鸟类聚集(C)北京昼短夜长(D)黄河进入汛期14 下图是某山区的地形简图。3 月 21 日,L 处的观测者在 16 时地方时)恰好看到太阳在山顶 M 处落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5 试估算并判断,L 地和山顶 M 处之间的直线距离约为( )。(A)860m(B) 1060m(C) 1260m(D)2430m16 “驴友”泛指参加旅游
6、、自助游的朋友。现有一群“驴友”在该地区进行户外活动,他们利用手中的 GPS 信号接收器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 )。(A)确定“驴友 ”成员行进的方向(B)测定 L 地的经纬度(C)测量 M 地的海拔高度(D)获取 L 地植被破坏的情况16 读下面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17 关于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方位的叙述,正确的是( )。甲在乙的西北方向 丁在甲的东南方向丙在乙的东北方向 乙在丁的西南方向 (A)(B) (C) (D)18 若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3 月 21 日 8 时,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甲地处于昼半球范围内 乙地的区时为 3 月 20 日 23 时丙地与甲地分属于两个不同的日期
7、 丁地的地方时是 11 时 20 分(A)(B) (C) (D)19 若 6 月 22 日在丙地观测太阳并做记录,则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太阳从东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 当太阳在正南方时,太阳高度为 4326正午太阳高度在天顶位置 当地 O 点时,太阳高度为 326(A)(B) (C) (D)19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20 根据图中信息推断,该地区公路线的分布大致( )。(A)沿山谷延伸(B)沿等高线延伸(C)沿山脊延伸(D)呈东北西南方向21 图示区域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交通线(B)河流(C)民族分布(D)山脉21 读某地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与图中甲地年降水分布柱状图,完
8、成下列问题。22 图中甲地仅位于( ) 。(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23 关于甲地气候类型的成因或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成因是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B)分布在南北纬 3040的大陆西岸地区(C)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D)分布在南北纬 2030的大陆西岸地区24 此时甲地地下水和河水的互补关系最有可能是下图中的( )。25 读下面四国轮廓图,回答下题。 有关四个国家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原面积广阔(B)乙国农业受水旱灾害影响大,农产品产量不稳定(C)丙国中部平原地下水丰富,是大牧场放牧的重要水源(
9、D)丁国大河上建水坝,导致土壤肥力衰退、盐渍化增强二、简答题26 电影、电视、作为声像教具用在地理教育中,都有哪些功能和作用?27 地理教师在地理教学过程中的教育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和身心发展起着哪些重要作用?三、材料分析题27 阅读下面图文资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近 50 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变率图材料二:降水变率是指各年降水量的距平数(当年降水量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差)与多年平均降水量之比的百分数,即:CV=距平数平均数100,降水变率大表示降水不稳定。28 请简述我国年平均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及近 50 年来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变化的特点。29 请简述近年来我国华北
10、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以及解决该地区水资源短缺的措施。29 阅读下面地理课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板书,回答问题。30 请就这堂课的板书设计予以评述。31 请列举地理课板书设计时需要注意的要点。四、教学设计题32 请为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编写一篇教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1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假设 a 地纬度为 X,则有 90(X 2326)=45 ,可得 X=6826。又因为 d 位于北回归线上,所以 a 地纬度为 6826N。因此本题选 B。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
11、 位于北回归线上,且太阳高度角达 90,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上,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均达到一年中最大值。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b 地现在太阳高度为 60,正午太阳高度为一日内最大值,所以H60。此时太阳直射 2326N,此纬线上太阳高度相差多少度,经度的差值一定大于太阳高度的差值,即 c 的地方时 T 大于 d 地地方时 2 小时以上。因此本题选D。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据图可知,当水汽量为 40g 时,气温为 35。因此本题选 D。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据图可知,气温为 30时,最大水汽量为 30gm 3,又知相对湿度为 50,那
12、么此时空气中含有的实际水汽量为 15gm 3。当相对湿度降低至375时,可得出最大水汽量为 40gm 3,此时气温为 35。因此本题选 A。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气温越高,相对湿度越低。清晨气温低,相对湿度大;午后气温高,相对湿度小。因此本题选 C。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春节大致在 2 月份,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和赤道之间,南极圈内部分处于极昼状态。因此本题选 C。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据图可以判断,同一纬度山地林线北半球高于南半球。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据研究表明全球林线高度与植物生长期间的气温密切相关”可
13、以得出,本题正确答案为 D。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据图可知,图中三条直线的斜率都为负数,说明全球月均温的高低与冰雪覆盖面积都呈反相关。因此本题选 D。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A、B、C 三项都发生在北半球的冬半年。因此本题选 D。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P、Q 之间为亚欧大陆,M、N 之间为美洲。所以 P 点位于西欧,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盛行西南风。因此本题选 B。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P、M 都位于 50N 大陆的西岸,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均匀。Q 地为温带季风气候,N 地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所属
14、自然带为寒温带落叶针叶林带。因此本题选 A。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说法错误;B、D 两项都是北半球夏半年才会出现的现象。排除法可以确定答案为 C。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3 月 21 日前后是春分日,由于山地阻挡视线,L 地的观测者在 16时(地方时 )恰好看到太阳在山顶 M 地落下,此时离 18 时还差 2 小时。根据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可知,此时 L 地的太阳高度应该小于 30,再根据题意建构三角函数式推知:L 和 M 地之间的直线距离应该大于 860sin30=1720 米,故选 D。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GPS 信号接收器主要是测量经纬度和一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地理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21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