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19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8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美国企图冲出美洲走向世界的扩张主义纲领是( )。(A)威尔逊的“ 十四点原则”(B) 四国条约(C) 九国公约(D)凡尔赛和约2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3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定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C)
2、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5 对汉武帝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B)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C)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D)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6 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7 隋朝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 )。(A)九品中正制(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议政王大臣会议8 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是( )时期。(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武则天统治(D)光武中兴9 在汉语
3、中,“ 鼎” 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秦汉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时期(D)商周时期10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11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御史台和( )。(A)中书省(B)尚书省(C)宣政院(D)行省12 下列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中,由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是( )。(A)齐民要术(B) 四部医典(C) 论衡(D)天工开物13 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短暂的春天,推动了中国经济近
4、代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A)(B) (C) (D)14 清朝时,雍正帝下令禁止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在近代打破这一禁令的是( )。南京条约 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 望厦条约 (A)(B) (C) (D)15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 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 年“ 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 ”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人人心(B)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C)革命派不重视对共和思想的宣传(
5、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16 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7 以下战役,从战略意义上讲,作用相同的是( )。萨拉托加大捷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诺曼底登陆战役(A)(B) (C) (D)18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 驱散乌云见太阳
6、 ”指的是( )。(A)1949 年新中国成立(B) 1950 年抗美援朝开始(C)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D)1953 年土地改革完成19 1953-1957 年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B)交通运输业(C)重工业(D)农业、商业2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王朝(B)革命中都处死了国王(C)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都推翻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21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义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
7、工业。”这段话的治国思想是( )。(A)学习西方(B)鼓励人民富起来(C)工业立国(D)文明开化22 1929-1933 年,一场空前的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下列对美国政府“新政” 所做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B)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D)彻底消除了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23 1945 年 2 月,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聚会,协调三国对法西斯作战。以下不属于雅尔塔会议商讨议题的是( )。(A)战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B)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C)决定实施诺曼底登陆(D)战后
8、成立联合国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利用高新技术成果(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C)发展新兴产业(D)充分利用欧洲的资金扶持25 非洲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抗争都在 1990 年尘埃落定。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是( )。(A)阿尔及利亚的独立(B)埃及独立(C)埃塞俄比亚的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二、简答题26 简述“杯酒释兵权 ”这一历史事件。27 简述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28 简述初中历史课程的过程与方法目标。三、材料分析题2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 702 年到 777 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 6 次之多。使节
9、的船队大体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日)井上清日本历史材料二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 。他们醉心于此,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材料三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日友好交往最主要的内容是,大批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1896 年清政府第一次派赴日留学生 13 名。此后中国留学生逐年增加,1903 年增至 1000 人,1905 年后半年骤增至 8000
10、 人,是留学日本最盛时期。这次高潮与隋唐时期第一次高潮的不同点是因为日本学习西方有成效,所以中国人到日本去,学习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艺术,来挽救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瓜分危机的中国。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问题:29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唐朝时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30 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30 阅读下面某版本历史教材中有关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的表述,回答问题。那时候,汉初分封的诸侯国,还有相当的势力。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
11、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接受主父偃的建议,下令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粱王要求将部分封地分给其弟,汉武帝立即批准。从此诸侯国越分越小。汉武帝还找借口,一次就削去当时半数的侯国。问题:31 上述材料中,主父偃向汉武帝提出哪项建议来加强中央集权?你如何评价这项建议?32 从材料出发,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汉武帝都从哪些方面加强了中央集权。33 编者以叙述角度的口吻向学生介绍了推恩令,这种陈述方式是否会削弱学生解读历史文献的功力? 你怎样看待这种编排 ?请说明理由。3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某位老师,在讲授“ 第二次鸦片战争 ”时,首先播放了
12、一段关于圆明园的纪录片。接着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上节课学到的内容,引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问题:34 这位教师上课时采用多媒体的形式导人新课,相较于传统的复习导人,这样的做法有什么好处?35 简述历史课的教学方法。四、教学设计题36 请为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 4 课甲午中日战争编写一篇教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8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凡尔赛和约使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失败;“十四点原则”是美国企图冲出拉美走向世界的扩张主义纲领;四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解除了英日联合与美对抗的威胁;九国公约
13、使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具有法律效力,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重新回复到若干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政治上主张“施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由此可见,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42 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将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由此可知题干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故选 B。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999 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
14、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1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却是 1949 年通过的;1987 年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故选 A。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都促进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发展,实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两朝也都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工程,都是由于其暴政导致农民战争而亡,都统治短暂,其灭亡的教训为后世强盛的朝代提供重要借鉴。由此可知答案为 A。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隋朝时期,在
15、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在军机处设立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就名存实亡了。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唐太宗“贞观之治”使唐朝的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稳定,国力逐步增强,主要是针对社会政治方面说的,是治世,不可说是盛世;唐玄宗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是一个盛世的局面,而第一个盛世局面出现在西汉时期的文帝和景帝时期,即“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在东汉时期,东汉的建立经历了农民起义,造成了当时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光武帝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才使社会安定下来,经济得到恢复,史称“
16、光武中兴”。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通过“鼎”字的形成,间接考查了考生对夏、商和西周文化成就的了解。商周时期,雕塑和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高峰,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等代表名作,因此可以判断,“鼎”字的形成应至少追溯到商周时期。故本题答案为 D。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书省由元朝设立,与枢密院和御史台并存于中央机构中,为最高的行政机关,行使宰相之职;尚书省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起来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行省即行中书省,是在地方设置的行政机构。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四部医典是由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13 【正确答案】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初级 历史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8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