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2及答案与解析.doc(1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关于判断过程的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自发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是放热反应(B)高温高压条件下,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C)由能量判据和熵判据组合而成的复合判据,将更适合于所有的过程(D)同一物质的固、液、气三种状态的熵值相同2 在蔬菜生长过程中,常喷洒农药防止病虫害。据有关专家介绍,用碱性溶液或清水浸泡蔬菜,可使残留在蔬菜上的农药的毒性降低。因此,买来的蔬菜在食用前最好用稀碱水或清水浸泡一段时间。浸泡蔬菜时可加入适量( )。(A)纯碱(B)白酒(C)白糖(D)食醋3 贝诺酯是由阿司
2、匹林、扑热息痛经化学法拼合制备的解热镇痛抗炎药,其合成反应式(反应条件略去) 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FeCl 3 溶液可区别阿司匹林和扑热息痛(B) 1mol 阿司匹林最多可消耗 2 mol NaOH(C)常温下贝诺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于扑热息痛(D)C 6H7NO 是扑热息痛发生类似酯水解反应的产物4 若(NH 4)2SO4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 SO2、N 2、NH 3 和 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 N 原子数之比为( )。(A)1:4(B) 1:2(C) 2:1(D)4:15 某物质在室温下的溶解度为 20 g,在室温下将该物质 40 g 投入 90
3、g 水中充分溶解,则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308(B) 444(C) 167(D)无法计算6 将 224 L 某气态氮氧化合物与足量的灼热铜粉完全反应后,气体体积 112 L(体积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该氮氧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A)NO 2(B) N2O2(C) N2O(D)N 2O47 实验中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以下操作不当的是( )。(A)可燃性气体使用时,要先检验气体的纯度,再点燃或加热(B)实验中需要加热时,要先预热,再对准加热部位加热(C)将鼻孔直接凑到盛有二氧化硫的集气瓶口闻气味(D)使用滴管取用另一试剂时,先用清水冲洗滴管,再取用另一试剂8 在 01 mo
4、lL 的 H2S 溶液中,下列关系错误的是( ) 。(A)c(H +)c(HS -)c(S 2-)c(OH -)(B) c(H+)c(HS -)2c(S 2-)c(OH -)(C) c(H+)c(HS -)c(S 2-)c(OH -)(D)c(HS -)c(S 2-)c(H 2S)01 molL9 等质量的两份锌粉 a 和 b,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硫酸中,a 中同时加入少量CuSO4,下列图中表示其产生 H2 总体积(V)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10 根据实施形式,化学实验可分为( )。演示实验并进实验学生实验描述实验实验习题投影实验(A)(B) (C) (D)全部都是11 学生化学成绩
5、考核的方式有( )。(A)以课程标准为标准,用发展的观点来考核学生的成绩(B)要提高成绩考核的客观性,认真及时做好成绩的分析工作(C)期中、学期或学年考试(D)平时考查、阶段和总结考试12 在课上,教师不仅描述化学事实,而且加以深入分析和论证,从而得出科学的结论。这种教学方法是( )(A)讲述法(B)讲解法(C)讲演法(D)谈话法13 高中化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 )。(A)化学教学问题(B)化学教师问题(C)升学问题(D)化学课程问题14 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反应 X(s)3Y(g) 2Z(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了使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 升高温度 降低温度
6、 增大压强 降低压强 加入催化剂 分离出 Z(A)(B) (C) (D)15 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金刚石、 晶体硅、 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 。(A)(B) (C) (D)16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正确说法是( )。(A)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B)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C)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D)乙酸乙酯、油脂与 NaOH 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17 结合下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工和中正极均被保护(B)工和 中负极反应均是 Fe2e - Fe2+(C)工和 中正极
7、反应均是 O22H 2O4e - 4OH-(D)I 和中分别加入少量 K3Fe(CN)6 溶液,均有蓝色沉淀18 在高中化学中,有关离子方程式的学习属于( )。(A)代表学习(B)概念形成(C)概念同化(D)总括学习19 根据学习活动的性质,可把化学学习(综合)方法分为两大类:接受性、再现性学习方法和( ) 。(A)趣味性、探索性学习方法(B)趣味性、发现性学习方法(C)研究性、发现性学习方法(D)研究性、探索性学习方法20 学习化学要达到的三维目标是( )。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态度目标科学目标学科目标(A)(B) (C) (D)二、简答题2
8、1 以下是某教师根据人教版教材高中化学必修 2“乙酸” 一课的内容设计的教学目标。1了解乙酸的酸性和酯化反应,锻炼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的能力。2通过小组合作、自主设计实验探究乙酸的酸性。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解释实验现象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分析归纳、概括总结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4通过质疑和亲历科学实验的探究过程,体验科学探究中的困惑、顿悟、喜悦。在质疑、反思中提升内在素养。请对以上教学目标的设计进行评析。22 做实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吗?请发表你的看法。三、诊断题22 某教师在期末考试中设计了一道关于实验室制取氯化铁的测试题,其中一个问题是“为什么不能用蒸发氯化铁溶液来制取氯化铁晶体?
9、”不少学生的回答是“得不到氯化铁晶体” 或“ 得到的是氧化铁 ”。问题:23 上述问题的准确答案是_。24 请教师简要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解决的策略。四、案例分析题24 化学.必修 1教材中的书写离子方程式是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某青年教师在上课时基本上按下列四步进行讲授:(1)实验:教师按照课本自己做一遍实验,然后根据实验现象写出离子方程式;(2)步骤:教师把教材中书写离子方程式的四个步骤照抄一遍,完成例题教学;(3)练习:让一位学生在黑板上模仿练习几个离子方程式,却又未按四个步骤规范有序地去完成离子方程式;(4)小结:教师把本课内容重复性地做了一个小结。问题:25 请你用新课程
10、理念对本节课课堂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分析。26 结合上述案例中不当的地方,说说你觉得应如何改进。五、教学设计题26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教学设计。材料 1: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的“ 内容标准” :“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材料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 1(人教版)的目录。材料 3: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 1(人教版)“生命的基础能源糖类”原文。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7 写出本课的三维教学目标。28 经过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29 简要分析本节内容。30 对可用的教学资源提出建议。3
11、1 提出本节内容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指导策略建议。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大多数放热反应能自发进行,有的吸热反应也能自发进行,A 项错误。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不是熵增加的反应,所以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也不能自发进行,B 项错误。同一物质的熵值:S(g)S(1)S(s),D 项错误。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四个选项中只有纯碱溶液显碱性。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A 项,扑热息痛含有酚羟基,而阿司匹林没有,而酚羟基可以与 FeCl3 发生显色反应,正确。B 项,阿司匹林
12、中酯水解生成的酚和酸还要继续与 NaOH 反应,故 1 mol 阿司匹林可消耗 3 mol NaOH,错误。C 项,贝诺酯中有两个酯基,这些均为憎水基,故其溶解度小,正确。 D 项,扑热息痛中NHCO的水解类似于酯水解,产物之一为 ,其化学式为 C6H7NO,正确。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NH 4)2SO4 分解生成 SO2、N 2、NH 3 和 H2O 的方程式为 3(NH4)2SO43SO2 4NH3N 26H 2O,化合价发生变化的产生的是 N2,未发生变化的产生的是 NH3,原子数之比为 1:2,故选 B。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是一道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综
13、合计算题,也是一道容易错解的试题。溶解度表示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 100 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根据题意,室温下 90 克水中溶解 18 克该物质时即达到饱和,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定义: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质量与溶液质量之比,即可求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8(1890)167。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 2NOy2yCu 2yCuON 2,以及题中数据反应后气体体积为反应前气体体积的一半,可以得到 1,因此只有 A 选项符合题意。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闻物质气味时,应该采用挥气入鼻法。其他选项说法均正确。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14、由于 H2S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H 2S H+HS -,HS - H+S 2-,H 2O H+OH -,根据电荷守恒得 c(H+)c(HS -)2c(S 2-)c(OH -),由物质守恒得 c(HS-) c(S2-)c(H 2S)01molL,所以关系式错误的是 A 项。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 项发生反应:ZnCuSO 4 ZnSO4Cu,Zn、Cu、稀硫酸构成原电池,使反应加快,但生成的 H2 减少。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化学实验根据实施形式可以分为演示实验、随堂实验、学生实验三大类,其中随堂实验也叫并进实验。故选 B。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选
15、项只是考核的一种方式,B 选项是考核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不是考核的方法,C 选项期中、学期或学年考试只是考试中的一些形式。学生学业成绩的考核分为平时考查、阶段和总结考试。平时考查的形式通常有随堂测验、书面作业检查、课堂复习提问等;阶段和总结性的考试,形式主要有期中考试、期末考试、毕业考试、升学考试等。故选 D。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讲授法是常用的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教学方法,它又可以分为讲述、讲解、讲演、讲读等不同的形式。讲述法是以叙述或描述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讲解是教师向学生说明、解释和论证科学概念、原理、公式、定理的方法。讲演是教师对完整的一个课题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并
16、作出科学结论的一种方法,它要求有分析、有概括、有理论、有实际,有理有据,这种方法多用于中学高年级的教学活动中。谈话法又叫问答法,是教师和学生以口头语言问答的方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故选 C。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新课改中指出,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同样的,高中化学教育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高中化学课程问题。故选 D。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增大压强、减小生成物浓度都有利于平衡向生成 Z 的方向移动。加入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于题中给的三种物质都属于原子晶体,而且结构相似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高级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模拟 12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