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6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焕发 剽悍 鼎立相助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B)磷选 更迭 流光异彩 鹬蚌相争,渔人得利(C)砥砺 斡旋 别出心裁 黄钟毁弃,瓦釜雷鸣(D)甄别 笼络 休养生息 天网灰灰,疏而不漏2 下列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季羡林先生获得了“印度公民荣誉奖” ,他是著名的印度学大师,得此殊荣,当之无愧。(B)老师的一席话使他茅塞顿开,长期以来困扰他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C)国家广电总局规定,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严禁在电视剧中插播广告,违者将严惩不贷 。(D)文
2、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有很强的感染力。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大量的阅读中,我们很少见到一位学者将理论著述阐释得如此清晰流畅。(B)参加比赛的中国游泳队,是由 20 名集训队员挑选出的 12 名优秀选手组成的。(C)把保护知识产权的工作纳入法制化的轨道,目前还只是许多人的美好愿望。(D)要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4 下列各句的修辞方法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共产党不是靠吓人吃饭,而是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吃饭。他们起了留声机的作用,忘记了自己认识新鲜事物
3、和创造新鲜事物的责任。她笑得好甜。我们直上,直上,不久便已到了最险峻的山岭上。(A)比喻 比拟 通感 反复(B)借代 比喻 通感 反复(C)比喻 比拟 象征 排比(D)借代 比喻 象征 排比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林黛玉进贾府中“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群袄,三人皆是一样的装饰”这段描述中所说的三人分别是探春、迎春、惜春(B) 祝福选自我国现代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的小说集呐喊,小说通过主人公祥林嫂一生的悲惨境遇,反映了辛
4、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C)李商隐是晚唐著名诗人,和杜甫合称“小李杜 ”,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D)巴尔扎克是 19 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他用总标题为 人间喜剧的一系列小说,反映了社会剧烈变革时期的法国生活,该小说总集被誉为“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 ”6 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诞生的作品是( )。(A)浮士德(B) 鲁滨逊飘流记(C) 红与黑(D)人间喜剧7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具体目标,下列要求不恰当的是( ) 。(A)学会灵活使用常用语文工具书,能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B)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
5、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C)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D)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8 以下有关诵读的评价,说法正确的是( )。(A)重点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B)重在提高学生兴趣,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C)重在考查学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D)着重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9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要求( )。(A)要注重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反映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B)要继承传统、忠于传统,发挥传承祖国语言文化的基础性作用(C)要体现开放性,
6、兼容多元价值观(D)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10 某教材威尼斯商人一课有这样的练习题:一、仔细阅读课文,把握全篇的剧情,展开想象,补充一些细节,把本文改写成一则故事。二、鲍西娅是在什么情况下出场的,又是怎样解决这场冲突的?试分析她的性格特点。对上述练习题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B)关注对语言的品味与探究(C)有根据地进行想象性的写作(D)促进写作与阅读的有机结合二、填空题11 夜阑卧听风吹雨,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2 伤心秦汉经行处,_。(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13 庭下如积水空明,_。(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4 小楼昨夜又东风,_。(
7、李煜虞美人)15 窦娥冤是_的代表作,他是元代杂剧作家,与马致远、_、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16 “田园诗派 ”是盛唐时期的重要诗歌流派,此派诗人以善于描绘田园生活著称,其代表人物为_、_。17 语文课程是_,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1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_、_的科学态度。19 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评价,着重考查学生的_,如能否概括和提炼本文的观点、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并作出相关的_。20 通过语文高中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
8、方面获得发展:积累.整合、_、思考.领悟、_、发现.创新。三、古诗词鉴赏2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 2123 小题。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21 第二句中的“ 渺茫” 一词在诗中有什么含义 ?22 “春江正渺茫 ”与“征帆何处泊”形成强烈的对比,突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3 诗的前三句和第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不同?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四、教学实践2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2425 题。游褒禅山记王安石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禅”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
9、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10、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或,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24 文本解读(1)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
11、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此予之所得也。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2)解释下列画线词语的意思。则其好游者不能 穷也。 穷: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观: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极: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其:(3)本文的主旨思想是什么?25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中一年级学生)(1)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并说明依据。(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材料】某教师教学游褒禅山记一课设计的教学过程。(摘录)一、迁移导入二、文本探究,读议结合(一)自主学习,扫清阅读障碍,理清文章思路学生通过查阅相关工具书或网络资源
12、,解决文中的词汇问题,读通文本,初步了解文章内容。(二)检测反馈教师出示重点词汇、句子,学生共同完成词汇学习、句子理解。(三)合作探究1教师范读、指名朗读、共同朗读、默读,从而熟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2思考讨论,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前后桌形成小组,讨论交流:课文前后两部分有何内在联系,说说因事说理叙议是如何结合的。3表达升华学了本文,你的思想灵魂得到怎样的洗礼?请用一句精练的话语来表达。四、诵读结束,余音绕梁五、布置作业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游记。【问题】请对这位教师的教学过程进行简要评析。2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2627 题。村庄里的风李雪峰风是村庄的一种鸟而一个村
13、庄就是风蛰伏的一个巢。风寄居在村庄的许多地方,有的寄居在村庄的椿树上、榆树上、梧桐树上,有的风就寄居在屋檐下或村庄斑斑驳驳的墙洞里,有的就寄居在院子某个僻静的角落里,甚至在村庄人的头发里或衣袖中,或者在四处溜达的狗身上,慵懒在栏里的猪身上、牛羊身上,但更多的是游荡在村庄周围的田野里。属于村庄的风是轻柔而乖巧的,它们常常是不动声色的,像村庄中那些温驯的孩子,只在村庄的小巷或田塍上缓缓地奔跑,没有聒噪,没有喧哗,也不事招摇。村庄里的风是属于村庄里的每一户人家的,每一家的风都不一样,例如村东头赵五爷家的风是辣的,他家满家男女都嗜酒,墙头和窗台上堆满了喝空的酒瓶,每年新粮下来,他家总是先酿酒,什么玉米
14、酒、大米酒、小米酒、地瓜酒,一瓮一瓮地酿满了灶房和屋子里的角角落落,满院满屋都是呛鼻的酒味,连他家的畜牲都是整天半醒半醉的,猪在栏里哼哼唧唧,四条脚一个劲儿地直打绊,鸡也一样,总是一只一只趔趔趄趄软软塌塌的老也飞不到墙头上去。还有村中央的白果树下的韩二叔,他家的风是腥膻的。韩二叔喜欢牧羊,他的屋里和庭院里挤满了一只只咩咩低叫的山羊,那些羊涌在他家的庭院里、屋中,甚至桌上和床上。韩二叔家的风就藏在他那群羊柔白的羊毛里,那些风有时轻轻在浓密的羊毛里悄悄地奔跑,把银白的羊毛梢弄得涟漪般微微地拂动,或把被草汁浸染得墨绿的羊胡须闹得轻轻地晃悠。天长日久,韩二叔家的所有物什都洋溢着那些羊只们的味道了,他家
15、的椅子、桌子、衣服,甚至锅碗瓢勺、甚至他们家的风。有的时候,韩二叔家的风就盘垣在他家的屋里和庭院里,那时,整个村庄的风就清新和可人了,那是村庄的泥土腥香和灌河的河水清香交织出的一种清爽,那是田野的庄稼和田塍上、山岗上的野花与树木交织出的一种甘美,那种清新和清幽是难以言传的。但正是这庄子里每家每户不同的风,纠结成了一个村庄的风,一个村庄独特的风,一个村庄脾性鲜明的风。就像我老家的乡亲性格是温和的,我老家的泥土气息是醇厚的我老家灌河是徐缓和水波不兴的,所以酿出我们村庄的风是恬静而安详的,它们常常就盘垣在我们自己的村庄里,有时拽住村庄的缕缕炊烟,把那些乳白的炊烟拉得像一条条要拴住云朵的白线,有时又缠
16、住炊烟,把它们摁绕在村庄低低的屋舍和庭院的树蓬间。更多的时候,它们盘旋在村庄周围的田野里,要么在初春一夜便把田野吹得碧绿,要么就在初夏,一觉醒来便把那些麦田吹得黄亮黄亮,要么就在秋末,几天工夫,就把田野拂得黯黄、柿子绯红、枯叶盈地。村庄的人、牲畜和鸟禽是熟稔自己村庄那缕风的,无论村庄的风是疾是缓,他们都泰然若之,鸟还安然地在悠然啼鸣,鸡还安然地在村庄中找食虫子,猪还隐士般在栏里睡得惬意地哼唧,狗把脑袋伏贴在地上,眯着眼谛听大地深处的声音。我们喜爱自己村庄里的风,春天时,它们会把那些田野泥土的醇香,会把那些田野青草和野花的芬芳一缕一缕捡回到我们村庄里来,让我们的村庄春气洋溢。初夏时它们会把庄稼的
17、花粉、灌河的水汽氤氲捡回到我们村庄里来,让我们的村庄和风煦煦云淡风轻。秋天时它把玉米、大豆、稻谷以及板栗、柿子成熟弥漫的浓香捡回到村庄,酿在村庄的角角落落,使我们深深沉醉在时光和生命的甘美和丰稔里。我们感谢自己村庄里的风,它们是和庄稼、乡河一样的另一种乳汁,滋养着我们村庄人的肺叶和乡情,让我们肢体成长和心灵日渐丰富。它使我们拥有了一种独特的生命和灵魂气息,让我们每一个人无论多么烦躁或忙碌,但心灵的旷野里,都有一缕温润的风在永恒地静静吹拂。如果有一天灵魂回家,那一缕长长的乡风就是我们回家的路,那一缕自己村庄里的风就是我们迢迢回家的唯一翅膀。(选自 散文选刊2008 年第 1 期,有删节)26 文
18、本解读(1)从全文看,作者笔下 “村庄里的风”有哪些特点 ?请加以归纳(每点不超过 14 字)。(2)“风是村庄的一种鸟,而一个村庄就是风蛰伏的一个巢”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作者为什么要喜爱和感谢自己村庄里的风? 请结合文意谈谈你的理解。27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九年级学生)认真阅读这篇文章,理清文章的情感线索,并从情感教学的角度设计一个教案。五、写作题28 读下面的漫画(无题) ,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6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 项,“鼎立相助”中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福建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模拟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