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面的选项中,含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下岗 互联网 不瘟不火 贪赃枉法 脍炙人口(B)曝光 多媒体 开源节流 迁移默化 要言不繁(C)炒作 持卡族 合盘托出 世贸组织 获益匪浅(D)嘉宾 软着陆 醍醐贯顶 含英咀花 门可落雀2 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方法及其表达作用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面,像莲花,像海棠叶,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在漓江上了呢!此句运用了多个比喻句,写出漓江两岸石乳的千姿百态,进而表现
2、了漓江景色的奇丽(B)我们总希望一切都是完美的,总希望所有的机缘都能在同时出现,总希望整条路上都是和风丽日、鸟语花香。却没想到,追求完美的我们,本身就是一种不完美,一种极端的不完美。句中三个“ 总希望”领起的排比句强调了“我们”对“ 完美”的希求以及对完美难以得到的深深的惋惜(C)海与山绸缪在一起,分不出,是海侵入了山间,还是山诱俘了海水;只见海把山围成了一角角的半岛,山呢,把海围成了一汪汪的海湾。此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海、山浑然一体的优美意境(D)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句中用具体而又可感的“骨头” 代替实际存在却不可
3、触摸的抽象精神,给人以形象、深刻的感受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哪一项?( )(A)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日益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B)一个人能否约束自己的言行,不但要靠严明的纪律,还要靠自己的品德修养。(C)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D)又到酷暑时节,学校再次发出不要到陌生水域游泳,更不要独自一人去游泳。4 下列各项中关于作家、作品与朝代(国籍)对应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意大利一塞万提斯一堂吉诃德(B)法国一雨果一约翰.克里斯朵夫(C)唐朝一王勃一滕王阁序(D)宋朝一马致远一天净沙.秋思5 袁于令认为:西游记是“极幻之事,乃极真之事”“极幻之理
4、,乃极真之理”,指出了文学的真实乃是( )。(A)客观的真实(B)假定的真实(C)历史的真实(D)科学的真实6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种类之一的演义小说,主要以通俗的语言,依正史记载、结合野史杂记及民间传说,加以深化铺陈而成,如三国演义(B)神怪小说大多是写神仙怪诞之事,但其中亦寓含着作者对现实的态度,吴承恩的西游记就是神怪小说中的鸿篇巨作(C)产生于明代,以描述世俗生活为主的世情小说中,流传下来的作品以金瓶梅为代表(D)谴责小说是以暴露社会问题,指责政治腐败为主的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李伯元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就是谴责小说的上乘之作7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
5、的是( )。(A)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状况(B)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C)全面落实语文课程目标(D)甄别和选拔优秀学生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于第四学段(79 年级)的学生识字与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初步感受汉字的字形美(B)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C)能用毛笔书写楷体字,在书写过程中体会汉字的优美(D)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9 下列关于普通高中语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 目标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学习鉴赏中外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B)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
6、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C)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学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 80 万字(D)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10 以下哪项属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A)提高大部分学生的语文素养(B)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D)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研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文言文阅读10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问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
7、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11 文本解读(1)全诗反复出现一个“ 忧”字,诗人“忧”什么?(2)如何理解“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这四句诗的思想感情?12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中二年级学生)(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 忧”字?请设计一个简短的教学方案。(2)请为这首诗词的教学,设计一则符合要求的板书。(要求:简洁
8、明了;概括内容;符合学情 )现代文阅读12 阅读下文,按要求完成问题。画山绣水杨朔自从唐人写了一句“ 桂林山水甲天下 ”的诗,多有人把它当作品评山水的论断。殊不知原诗只是着力烘衬桂林山水的妙处,并非要褒贬天下山水。本来天下山水各有各的特殊风致,桂林山水那种清奇峭拔的神态,自然是绝世少有的。尤其是从桂林到阳朔,一百六十里漓江水路,满眼画山绣水,更是大自然的千古杰作。瞧瞧那漓水,碧绿碧绿的,绿得像最醇的青梅名酒,看一眼也叫人心醉。再瞧瞧那沿江攒聚的怪石奇峰,峰峰都是瘦骨嶙嶙的,却又那样玲珑剔透,千奇百怪,有的像大象在江边饮水,有的像天马腾空欲飞,随着你的想象,可以变幻成各种各样神奇的物件。这种奇景
9、,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诗人画师,想要用诗句、用彩笔描绘出来,到底谁又能描绘得出那山水的精髓?凭着我一直钝笔,更无法替山水传神,原来我不在这方面多费笔墨。有点东西却特别触动我的心灵。我也算游历过不少名山大川,从来却没见过一座山,这样凝结着劳动人民的生活感情;没有过一条水,这样泛滥着劳动人民的智慧的想象。只有桂林山水。如果你不嫌烦,且请闭上眼,随我从桂林到阳朔去神游一番,看个究竟。最好是坐一只竹篷小船,正是顺水,船稳,舱里又眼亮,一路山光水色,紧围着你。假使你的眼福好,赶上天气晴朗,水面平得像玻璃,满江就会画着一片一片淡墨色的山影,晕糊糊的,使人恍惚沉进最恬静的梦境里去。这种梦境往往要被顽皮的鱼鹰
10、搅破的。江面上不断漂着灵巧的小竹筏子,老渔翁戴着尖顶竹笠,安闲地倚着鱼篓抽烟。竹筏子的梢上停着几只鱼鹰,神气有点迟钝,忽然间会变得异常机灵,抖着翅膀扑进水里去,山影一时都搅碎了。一转眼,鱼鹰又浮出水面,长嘴里咬着条银色细鳞的鲢子鱼,咕嘟地吞下去。这时渔翁站起身伸出竹篙,挑上鱼鹰,一捏它的长脖子那鱼便吐进竹篓里去。你也许会想:鱼鹰真乖,竟不把鱼吞进肚子里去。不是不吞,是它脖子上套了个环儿吞不下去。可是你千万不能一味贪看这类有趣的事儿,怠慢了眼前的船家。他们才是漓江上生活的宝库。那船家或许是位手脚健壮的壮族妇女,或许是位两鬓花白的老人。不管是谁,心胸里都贮藏着无数迷人的故事,好似地下的一股暗水,只
11、要戳个小洞,就要喷溅出来。你不妨这样问一句:“这一带的山真绝啊,都有个名儿没有?”那船家准会说:“怎么没有?每个名儿还都有来历呢。 ”这以后,横竖是下水船,比较消闲,热心肠的船家必然会指点着江山,一路告诉你那些山的来历:什么象鼻山、斗鸡山、磨米山、螺蛳山大半是由山的形状得到名字。譬如磨米山头有块岩石,一看就是个勤劳的妇女歪着身子在磨米,十分逼真。有的山不但象形,还流传着色彩极浓的神话故事。迎面来了另一座怪山,临江是极陡的悬崖,船家说那叫父子岩。悬崖上不见近似人的形象,为什么叫父子岩,就难懂了。你耐心点,且听船家说吧。船家轻轻摇着橹,会告诉你说:“古时候有父子二人,姓龙,手艺巧,最会造船,造的船
12、装得多,走起来跟箭一样快。不料叫圩子上一个万员外看中了,死逼着龙家父子连夜替他赶造一条大船,准备把当地粮米都搜刮起来,到合浦去换珠子,好献给皇帝买官做。粮米运空了岂不要闹饥荒,饿死人么?龙家父子不肯干,藏到这儿的岩洞里,又缺吃的,最后饿死了。父子岩就这样得了名,到如今大家还记着他们的义气前面再走一段水路,下几个险滩,快到寡婆桥了,也有个故事究竟从哪年哪代传下来这么多故事,谁也说不清。反正都说早年有这样个善心的老婆婆,多年守寡,靠着种地打草鞋,一辈子积攒几个钱。她见来往行人从江边过,山路险,艰难得很,便拿出钱,请人贴着江边修一座桥。修着修着,一发山水,冲垮了,几年也修不成。可巧歌仙刘三姐路过这儿
13、,敬重寡婆婆心地善良,就亲自参加砌桥,一面唱歌,唱得人们忘记疲乏,鼓气把桥修起来。刘三姐展开歌扇,扇了几扇,那桥一眨眼变成石头的,永久也不坏。前边那不就是寡婆桥?你看临江拱起一道石岩,下头排着几个岩洞,乍一看,真像桥呢。岩上长满绿盈盈的桉树、杉树、凤尾竹,清风一吹,萧萧飒飒的,想是刘三姐留下的袅袅的歌音吧?船到这儿,渐渐接近阳朔境界,江上的景色越发奇丽。两岸都是悬崖峭壁,累累垂垂的石乳一直浸到江水里去,像莲花,像海棠叶儿,像一挂一挂的葡萄,也像仙人骑鹤,乐手吹箫说不定你忘记自己是在漓江上了呢!觉得自己好像走进一座极珍贵的美术馆,到处陈列着精美无比的石头雕刻。可不是嘛,右首山顶那块石头,简直是个
14、妙手雕成的石人,穿着长袍,正在侧着头往北嘹望。下边有个妇人,背着娃娃,叫作望夫石。不待你问,船家又该对你说了:早年闹灾荒,有一对夫妇带着小孩,背着点米,往桂林逃荒。逃到这里,米吃完了,孩子饿得哭,哭得夫妇心里像刀铰似的。丈夫便爬上山顶,想嘹望嘹望桂林还有多远,妻子又从下边望着丈夫。刚巧在这一刻,一家人都死了,化成石头。这是个神话,却又是多么痛苦的事实。江山再美,谁知道曾经洒过多少劳动人民斑斑点点的血泪。假如你听见船家谈起媳妇娘(新娘) 岩的事情,你更能懂得我的意思。媳妇娘岩是阳朔境内风景绝妙的一处,杂乱的岩石当中藏着个洞,黑黝黝的,洞里是一潭深水。船家指点着山岩,往往叹息着说:“多可怜的媳妇娘
15、啊!正当好年龄,长得又俊,已经把终身许给自己心爱的情郎了,谁料想一家大财主仗势欺人,强逼着要娶她。那姑娘坐在花轿里,思前想后,赶走到岩石跟前,她叫花轿停下,要到岩石当中去拜神。一去,就跳到岩洞里了。”到这儿,你兴许会说:“这都是以往的旧事了,现在生活变了样儿,山也应该改改名儿,别尽说这类阴惨惨的故事才好。”为什么要改名儿呢? 就让这极美的江山,永久刻下千百年来我们人民艰难苦恨的生活吧,这是值得引起我们的深思的。今后呢,人民在崭新的生活里,一定会随着桂林山水千奇百怪的形态,展开他们丰富的想象,创造出新的神话,新的故事。你等着听吧。一九六一年13 文本解读(1)本文在写景的同时还借助船家之口讲传说
16、,而且很多故事还带有阶级斗争的色彩。这种写法你如何评价?作者这样写有何用意?(2)文中画线的段落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试分析。14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中“阅读与鉴赏”的相关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2)请根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的相关要求和学生的学情,设计一个课时的教学过程。填空题15 一水护田将绿绕,_。(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16 袅袅兮秋风,_。(屈原湘夫人)17 庄生晓梦迷蝴蝶,_。(李商隐锦瑟)18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_,_。(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9 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考辩证
17、关系的是_,_。20 赵树理的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其作品具有民族化,大众化的特点,是“_”的代表作。21 文学作品的类型分为现实型文学、_和象征型文学。2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第四学段阅读方面提出要求:能够区分_,了解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样式。2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评价建议” 部分指出,要坚持_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的状态及水平。24 阅读教学是_、教师、_、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写作题2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文。有人认为,师道尊严,教师是授业者,也是解惑
18、者,所以教师的权威无可比拟,学生应该遵从老师,不容许有半点意见。也有人认为,教师的思想应该与时俱进,不能存在师道尊严这样的传统思想,应该把自己融入教育的大家庭中,融入学生中去,给予学生应有的发言权,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根据上述材料,从材料中选取一个观点作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晰,语言流畅。不少于 1 000 字。鉴赏题25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秋望高启霜后芙蓉落远洲,雁行初过客登楼。荒烟平楚苍茫处,极目江南总是秋。26 “雁行初过客登楼 ”中, “雁”这个意象起到什么作用 ?27 这首诗的结语中“ 总是秋 ”三字是怎样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福建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模拟 3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