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29 及答案与解析单项选择题1 下列选项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龟 裂(jn) 唱和(h) 殚 精竭虑(dn)(B)叱 咄(du) 松脂(zh) 不落窠臼(k)(C) 佣 人(yng) 挑拨(tio) 不容置 喙(hu)(D)塑 料(su) 眼睑(jin) 揠苗助长(y)2 选择合适的句子填入横线处构成比喻,其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学习、工作中,我们有时会遭遇无意的伤害,但请记住,我们不可为之抛弃了那一颗宽容之心这就犹如_。(A)牛虻叮上几口,老牛决不为此而停止耕耘(B)马蹄踩踏到了鲜花,鲜花依旧簇拥着马蹄(C)你不让它做一
2、颗明星,它甘愿做一盏小灯(D)蜡烛照亮了别人,却燃烧了自己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C)为进一步保障百姓餐桌安全,国家对施行已超过 5 年的食品安全法作了修订,因加大了惩罚力度而被冠以“史上最严” 的称号。(D)由于一至六号“ 神舟” 飞船的成功返回,使中国加入了航天开发大国的行列。4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醉翁亭记以“ 醉”“ 乐”二字提挈全篇,表达了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B)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构思精巧、情景交融又富有哲理的散文,题目中“瀑
3、布”一词,用比喻手法既描写紫藤盛开的壮观,又暗示生命长河的伟大(C)奥楚蔑洛夫是苏联作家契诃夫所著变色龙中的主人公,这篇小说紧扣“变”字,刻画了沙皇忠实走狗的丑恶嘴脸,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腐朽(D)千古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胸襟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5 19 世纪 30 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 )。(A)大卫.科波菲尔(B) 老人与海(C) 巴黎圣母院(D)等待戈多6 在中国,文学的审美属性被正式确认是在( )。(A)先秦时期(B)魏晋南北朝时期(C)唐宋时期(D)明清时期
4、7 在语文综合性的学习中,跨学科学习,也应该以提高什么为目的?( )(A)学生语文素养(B)学生阅读能力(C)学生写作能力(D)学生口语交际能力8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下列有关语文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语文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在于关注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专业人才(B)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学生自由阅读、自主表达(C)语文课程标准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操(D)语文课程内容的确定与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形成9 下列关于普通高中语文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 目标表述不正确的
5、一项是 ( )。(A)学习鉴赏中外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B)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C)学会正确、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课外自读文化名著(五部以上)及其他读物,总量不少于 80 万字(D)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10 人教版高中必修教材每册书课内学习计划都包含“梳理探究” 部分,并且每册有3 个专题,其涉及面广泛,有的侧重对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梳理和整合;有的
6、则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研讨培养探究能力。对该“梳理探究” 部分的实施建议恰当的是( ) 。(A)教师不必引导,布置给学生专题任务后大可放任学生自由学习(B)这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必须全部背熟,并在此基础上大量延伸、拓展(C)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统筹安排此部分每一个专题的教学任务(D)教学中教师可删减或替换此部分的专题,为自主重设专题创造条件文言文阅读10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
7、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1 文本解读(
8、1)“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2)韩愈说“桃源之说诚荒唐”,那么陶渊明为什么要 “荒唐”地虚构出这样一个美好的理想社会模式?12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八年级学生)(1)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 中第四学段“阅读”中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要求,确定桃花源记的教学目标,并说明设计理由。(2)请为本课的教学设计两道探究题,并说明相应的答案。现代文阅读12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想北平老舍如果让我写一本小说,以北平作背景,我不至于害怕,因为我可以捡着我知道的写,而躲开我所不知道的。但要让我把北平一一道来,我没办法。北平
9、的地方那么大,事情那么多,我知道的真是太少了,虽然我生在那里,一直到廿七岁才离开。以名胜说,我没到过陶然亭,这多可笑!以此类推,我所知道的那点只是“我的北平”,而我的北平大概等于牛的一毛。可是,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我爱我的母亲。怎样爱?我说不出。在我想做一件讨她老人家喜欢的事情的时候,我独自微微地笑着;在我想到她的健康而不放心的时候,我欲落泪。语言是不够表现我的心情的,只有独自微笑或落泪才足以把内心表达出来。我爱北平也近乎这个。夸奖这个古城的某一点是容易的,可是那就把北平看得太小了。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枝枝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黏合的一段历史,一大块地方,多少风
10、景名胜,从雨后什刹海的蜻蜓一直到我梦里的玉泉山的塔影,都积凑到一块,每一细小的事件中有个我,我的每一思念中有个北平,只是说不出而已。真愿成为诗人,把一切好听好看的字都浸在自己的心血里,像杜鹃似的啼出北平的俊伟。但我不是诗人,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这不但是辜负了北平,也对不住我自己,因为我最初的知识与印象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城所赐给的。我不能爱上海与天津,因为我心中有个北平。可是我说不出来!伦敦,巴黎,罗马与堪司坦丁堡,曾被称为欧洲的四大“ 历史的都城”。我知道一些伦敦的情形;巴黎与罗马只是到过而已;堪司坦丁堡根本没有去过。就
11、伦敦、巴黎、罗马来说,巴黎更近似北平,不过,假使让我“家住巴黎” ,我一定会和没有家一样地感到寂苦。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虽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而又有个边际,使我能摸着那长着红酸枣的老城墙!面向着积水滩,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地坐一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是的,北平也有热闹的地方,但是它和太极拳相似,动中有静。巴黎有许多地方使人疲乏,所以咖啡与酒是必要的,以便刺激;在北平,有温和的香片茶就够了。虽说巴黎的布置比伦敦、罗马匀调得多,可是比上北平来还差点儿。北平在人为之中显出自然,既不
12、挤得慌,又不太僻静:连最小的胡同里的房子也有院子与树;最空旷的地方也离买卖街与住宅区不远。这种分配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北平的好处不在处处设备得完全,而在它处处有空儿,可以使人自由地喘气;不在有许多美丽的建筑,而在建筑的四周都有空闲的地方,使它们成为美景。每一个城楼,每一个牌楼,都可以从老远就看见。况且在街上还可以看见北山和西山呢!好学的,爱古物的人们自然喜欢北平,因为这里书多古物多。我不好学,也没钱买古物。但我却喜爱北平的花多菜多果子多。花草是种费钱的玩艺,可是北平的“草花儿”很便宜,而且家家有院子,可以花不多的钱而种一院子花,即使算不了什么,可是到底可爱呀。墙上的牵牛,墙根的靠山
13、竹与草茉莉,是多么省钱省事而且会招来翩翩的蝴蝶。至于青菜,白菜,扁豆,毛豆角,黄瓜,菠菜,等等,大多数是直接由城外担来而送到家门口的。雨后,韭菜叶上还往往带着雨时溅起的泥点。青菜摊子上的红红绿绿几乎有诗一般的美丽。果子有不少是从西山与北山来的,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美国包着纸的橘子遇到北平的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是的,北平是个都城,可能有好多自己产生的花、菜、水果,这就使人更接近了自然。从它里面说,没有像伦敦的那些成天冒烟的工厂;从外面说,它紧连着园林,菜圃与农村。采菊东篱下,在这里,确是可以悠然见南山的;像我这样的一个贫寒的人,或者只有在北平才能享受一
14、点清福吧。好,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真想念北平呀!13 文本解读(1)第两段在写北平的特点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2)作者对北平的许多特产作了生动细致的描写,这有什么作用?14 教学设计(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学生)(1)请为本课的教学设计一则导入,并说明设计意图。(2)请结合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 中必修课程“诗歌与散文”与“ 阅读与鉴赏”的要求,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填空题15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欧阳修醉翁亭记)16 可堪孤馆闭春寒,_。(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17 _,齐彭殇为妄作。(王羲之兰亭集序)18 _,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文心雕龙)19 _,近水遥山皆有情
15、。(宋代名园苍浪亭)20 1971 年,英国作家笛福发表了_,标志着英国实现主义小说的诞生,也奠定了这种新兴文学形式的基础。21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_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2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目标坚持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 之下,分为四个学段,这体现了语文课程的_和_。2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目标的设计着眼于_的整体提高。24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 与“_”两个方面的目标。写作题25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对教师的期望,也是他师范教育实践的指导思想。有人说:“教师要教给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所
16、以,学高太重要了。”也有人说: “教师以育人为天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所以,身正最重要。”那么,你的看法呢?要求:请联系实际,写一篇论说文,观点明确,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 1 000 字。鉴赏题2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富公为人,温良宽厚,泛与人语,若无所异同者。及其临大节,正色慷慨,莫之能屈。智识深远,过人远甚,而事无巨细,皆反复熟虑,必万全无失然后行之。宰相自唐以来谓之礼绝:百僚见者,无长幼皆拜,宰相平立,少垂手扶之;送客未尝下阶;客坐稍久,则吏从旁唱,“宰相尊重” ,客踉踖起退。 及公为相,虽微官及布衣谒见,皆与之抗礼,引坐语从容。送之及门,
17、视其上马乃还。自是群公稍稍效之,自公始也。熙宁元年,徙判汝州。诏入觐,许肩舆至殿门。神宗御内东门小殿,令其子掖以进,且命毋拜,坐语,从容访以治道。弼知帝果于有为,对日:“人主好恶,不可令人窥测;可测,则奸人得以傅会。当如天之监人,善恶皆所自取,然后诛赏随之,则功罪无不得其实矣。” 又问边事,对日: “陛下临御未久,当布德行惠,愿二十年口不言兵。” 帝默然。至日昃乃退。欲以集禧观使留之,力辞赴郡。明年二月,召拜司空兼侍中,赐甲第,悉辞之,以左仆射、门下侍郎同平章事。自致仕归西都十余年,常深居不出;晚年宾客请见者亦多,谢以疾。所亲问其故,公日:“凡待人,无贵贱贤愚,礼貌当如一。 吾累世居洛,亲旧盖
18、以千百数,若有见有不见,是非均一之道。若人人见之,吾衰疾不能堪也。 ”士大夫亦知其心,无怨也。尝欲之老子祠,乘小轿过天津桥,会府中徙市于桥侧,市人喜公之出,随而观之,至于安门,市为之空,其得民心也如此。及违世,士大夫无远近、识与不识,相见则以言,不相见则以书,更相吊唁,往往垂泣,其得士大夫心也又如此。呜呼!苟非事君尽忠,爱民尽仁,推恻怛至诚之心,充于内而见于外,能如是乎?(节选自富弼墓志盖等史料)26 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莫之能 屈 屈:使屈服B从容 访 以治道 访:询问C自 致 仕归西都十余年 致:调任D吾衰疾不能 堪 也 堪:承受27 下列各组句子中画线词的意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福建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中学语文 模拟 29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