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应以( )为依据。(A)课程标准以及相应的教学目标(B)期中期末考试成绩(C)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参与(D)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参与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学习评定是一种主观的价值判断(B)测验是评价的一种特定的形式(C)测量是评定的主要依据(D)评定比测量和测验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3 “关注个体差异 ”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爱好、兴趣和差异( )。(A)完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得到发挥(D)大力培
2、养单科独进的尖子生4 按照一定的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课时与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称为( )。(A)课堂教学(B)人班教学(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5 评价结果的解释和报告具有( )。(A)科学性和随意性(B)直观性和启发性(C)艺术性和主观性(D)实践性和政治性6 学生评价的首要工作是( )。(A)确定今后的改革点(B)明确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C)明确评价者和评价工具(D)收集和分析学生学习情况的资料7 ( )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常规性活动,也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A)教案内容(B)期末考试(C
3、)教案编制(D)学校开放日8 真正的对话是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一你” 关系的对话,而不是 “我一它”关系的对话。说明教学对话应遵循( )。(A)平等交往的原则(B)真诚以待的原则(C)相互尊重的原则(D)交流合作的原则9 “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学记中提出的这一主张与下列 ( )教学原则对应。(A)因材施教(B)教学相长(C)循序渐进(D)量力性原则10 对于学生来说,教学活动本质上是一种( )。(A)认识活动(B)实践活动(C)课堂活动(D)社交活动11 下列不属于贯彻启发原则的基本要求的是( )。(A)发扬教学民主(B)重视组织各种复习(C)启发学生独立思考(D)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
4、性12 下列关于班级授课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有利于发挥学生的集体作用(B)课堂教学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C)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D)能较好地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13 课程特点在于动手“ 做 ”,在于手脑并用,以获得直接经验,这种课程类型属于 (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学生课程(D)教师课程14 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直接依据是( )。(A)课程实施计划(B)学科课程标准(C)学科教学计划(D)教育法律法规15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A)间接经验(B)直接经验(C)生活经验(D)生产经验16 “非指导性教学 ”的
5、教育目的是使学生 ( )。(A)一般发展(B)全面发展(C)自我发展(D)情感发展17 苏格拉底的“ 产婆术” 体现了 ( )的原则。(A)直观性(B)启发性(C)巩固性(D)思想性18 在教学中,通过学生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知能力。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巩固性原则19 在教学活动中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 )。(A)教学模式(B)教学组织形式(C)教学原则(D)教学过程
6、20 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B)谈话法(C)讨论法(D)实验法21 在以下表述中,能够体现出依据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的教育要求是( )。(A)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使学生感到压抑(B)教师要到学生实在无法想明白的时候再启发他(C)只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D)老师不传授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22 教学媒体的选择要符合的原则不包括( )。(A)对象适应原则(B)内容符合原则(C)循序渐进原则(D)目标控制原则二、判断题23 传递一接受式是我国中学长期采用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用
7、于系统知识、技能的传授与学习。它的基本程序为:复习旧课激发学习动机一讲授新课一巩固运用一检查总结。(A)正确(B)错误24 在教学目标的表述中,行为动词要明确。一般需要借助指向认知能力改变可观察的动词,要避免使用“ 理解 ”“熟悉”等较笼统模糊的术语。(A)正确(B)错误25 谈话法就是启发式,讲授法就是注入式。(A)正确(B)错误26 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是教师教的怎么样。(A)正确(B)错误三、案例分析题27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课上马老师给大家讲“ 波义耳定律 ”。他说具有恒定质量和温度的气体,其压力与体积成反比。后来他又出示一个公式“p.V=k”,并解释说其中 p 代表压强,V,
8、代表体积,k 代表一个衡量(衡量中包括恒定的质量和温度)。他边举例边板书:如果p=2 个大气压,且衡量为 8,那么体积就是 4 立方厘米。2 个大气压4 立方厘米=8;如果我们把压力变量改为 4 个大气压,体积就成了 2 立方厘米4 个大气压2立方厘米=8 ,别的同学都懂了,可是班上的小妮、小刚还是搞不明白。马老师知道小妮空间想象力很强,他说,你可以想象,你有个气球,你双手使劲压气球,气球体积变小了,这时压力变大了,小妮很快就明白了。“对,体积变小,压力会更大,甚至还会爆了呢。” 对于小刚,老师也了解他一向身体灵活,运动能力强,他对小刚说,你鼓起腮嘴里憋一口气,别让气体漏出,然后用手压住一侧面
9、颊,嘴里的气体体积变小了,你会感到压力变大,把另侧面颊变的硬邦邦,当你把手松开,口腔空间变大,压力小了,面颊也软了。小刚自己尝试了几次,也搞明白了“波义耳定律”。请分析马老师的教学符合哪一项教学原则?27 林老师为了上好两栖动物的生殖与发育一课,精心制作了 PPT,并准备了青蛙标本、三张挂图和视频材料。课前林老师将这些教具摆放、悬挂好后,马上吸引了许多学生围观。课上他先是播放了视频材料,接着演示了青蛙标本,因标本过小,后面的同学伸长脖子也看不清;他不断翻着 PFT,却没有适时作出讲解。下课铃响了,准备好的 PPT 还没翻完。课后学生们反映说:“我们忙着看这看那,老师讲什么没听清而且有的 PPT
10、 白色背景上浅色的字很模糊。 ”28 林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直观手段存在哪些问题?29 联系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江西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中的评定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估价的过程,是在测量基础上作出的,因而是一种主观的判断。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测验是用以测量个体的行为或作业的工具。它通常由许多经过适当安排的项目(问题、任务等) 构成,被试对这些项目的反应可以记分,分数被用
11、于评估个体的情况。由此可知,测量和测验比评价更为具体,更具操作性。故 D 项说法错误,当选。【知识模块】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3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考查课堂教学的概念。【知识模块】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践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评价结果的解释和报告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较为突出的有以下两点:(1)科学性。在对课堂教学评价结果进行解释和报告时,一般依据一定的教育教学及心理学原理,而不是毫无根据地进行阐释和反馈。所以说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解释和报告是有科学依据的,具有科学性。(2)随意性。课堂教学评价结果的解释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江西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课程 教学 基本理论 实践 模拟 15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6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