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40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40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140及答案与解析.doc(15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14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感受器在刺激物持续作用下,引起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是( )。(A)感觉适应(B)感觉对比(C)感觉相互作用(D)实践活动影响2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实现“教育机会均等” 已经成为教育改革追求的重要价值取向。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与“教育机会均等” 相类似的朴素主张,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 ( )。(A)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教育过程机会均等(C)教育条件机会均等(D)教育结果机会均等3 义务教育实行( ) 领导,( ) 统筹规划实施,( )为主管理的体制。(A)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县级
2、人民政府(B)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C)国务院;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市级人民政府(D)国务院;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4 以下属于教育本体功能的是( )。(A)人的培养功能(B)人口功能(C)政治功能(D)经济功能5 福泽谕吉是日本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著有与张之洞同名著作( )。(A)学记(B) 为学(C) 劝学篇(D)我的大学6 ( )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经过一定时间的课程学习之后,在德智体诸方面期望实现的发展程度。(A)课程目标(B)课程标准(C)教学大纲(D)教育目的7 决定教育永恒性的是教育的( )。(A)目的(B)内容(C)方
3、法(D)功能8 主张从个人的本性和个体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的教育家是( )。(A)卢梭(B)柏拉图(C)诺笃尔普(D)涂尔干9 通过课堂教学、报告、专题讲座等形式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觉悟的德育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B)说理教育法(C)情感陶冶法(D)实际锻炼法10 每个学生在所属的班集体中都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都能找到适合于自己的角色与活动。因此,班集体有利于训练学生的( )。(A)群体意识(B)社交能力(C)自我教育能力(D)合作能力11 对中小学生身份的表述是:中小学生是在国家法律认可的各级各类中等或初等学校或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的( )。(A)未成年公民(B)社会公民(C)普通
4、受教育者(D)青少年儿童12 狭义的师德范畴不包括( )。(A)教师的幸福(B)教师的义务(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修养13 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认知发展的前运算阶段处于( )岁。(A)0-2(B) 2-7(C) 7-11(D)11-1514 考试时学生想起以前的知识作答,这种心理现象被称做( )。(A)再认(B)识别(C)感知(D)回忆15 刺激物只有达到一定强度才能引起人的感觉,这种强度范围叫做( )。(A)感觉阈限(B)感受性(C)统觉团(D)最近发展区16 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是( )。(A)练习法(B)实习法(C)
5、实习作业法(D)实验法17 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是指( )。(A)独尊儒术、兴太学、重选举(B)独尊儒术、提倡佛学、兴太学(C)兴文教、重道德、重选举(D)独尊儒术、兴文教、重选举18 拨电话时,对新查出的电话号码的记忆是(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无意记忆19 小孩既不喜欢做家庭作业,同时又怕家长的责骂,这时他就面临(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矛盾20 形成守恒概念,出现了零散的可逆运算的认知发展阶段是(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21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是( )。(A)儿童中心论
6、的代表(B)教师中心论的代表(C)劳动教育中心论的代表(D)活动中心论的代表22 “矮子里找高个 ”“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23 在测验的指标中,测验的( )更为重要。(A)信度(B)效度(C)难度(D)区分度24 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知与行的统一,就是( )。(A)理论加实践(B)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C)读书加劳动(D)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统一25 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渠道是( )。(A)国家财政拨款(B)城乡教育费附加(C)社会集资、捐资(D)教育专项资金26 各级各类学校法制教育要做到的“四落实” 具体是指 ( )。(A)计划
7、、课时、教材、师资(B)人员、编制、经费、课时(C)计划、要求、任务、课时(D)学校、教师、学生、教材27 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形象思维(B)聚合思维(C)直觉思维(D)发散思维28 抑郁症的主要特征是持久的( )。(A)多疑(B)焦虑(C)心神不安(D)情绪低落29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最根本的是指( )。(A)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B)劳动能力的全面发展(C)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D)既能从事体力劳动又能从事脑力劳动30 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经济建设(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D)加速年
8、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二、简答题31 举例说明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表现在哪些方面。32 简述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作用。三、教育写作题33 请以“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师” 为话题,写一篇论述文。要求观点明确,论述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题目自拟,不少于 1000 字。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模拟试卷 14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感觉适应是刺激物持续作用于感受器而使其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从暗处走到明处,受到阳光刺激,起初几秒钟什么也看不清,但很快就改变了。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有教无类”的意思是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因此该
9、观点体现了教育起点机会均等。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的本体功能是教育对人的作用,是教育本质的体现,在教育功能系统中处于基础地位。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福泽谕吉与张之洞均著有劝学篇,不过前者推动了日本教育的现代化进程,而后者极力强调“中体西用”。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课程目标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教育目的是更上位的范畴。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育的永恒性源于教育的两大职能:一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力,作为生产斗争的工具;二是使新生一代适应现存的生产关系,在阶级社会作为阶级斗争的工具。8 【正确答案】 A【试题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模拟 140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