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1及答案与解析.doc(8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人的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统称为( )。(A)个性心理(B)心理过程(C)心理现象(D)个性倾向性2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 ) 的科学。(A)社会对心理制约(B)心理现象产生机制(C)心理的发生发展(D)心理活动及其规律3 ( )指的是个人按自定标准评价自己的行为之后,在心理上对自己所做的奖励或惩罚。(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C)外部强化(D)自我强化4 在教学中为了实现知识的迁移,教师应该应用( ),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
2、因果联系。(A)基本原理(B)变式(C)概念(D)教材结构5 教学最重要的目标是促进( ),使学生将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地用于新问题的解决。(A)知识理解(B)原型操作(C)知识表征(D)学习迁移二、名词解释6 多元智能论7 人格8 教材直观9 案例教学10 挫折三、案例分析题11 一位大学教授在长江日报上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认为现在武汉很多学校设立所谓“发泄室 ”,让青少年在经受到各种情绪压抑时,到里面去打沙包,去攻击橡皮人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怨恨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应当立即撤消。针对该现象,这位教授向全社会特别是设置了“发泄室” 的各个学校提出了严重警告:学生今天在发
3、泄室里打沙包、攻击橡皮人,明天就会去打人,攻击人,因为他们由此养成了攻击行为和习惯,某些学校如果执意这么做,那这些学校负责人实质上就是在教唆学生犯罪。但心理学家认为,该教授的观点是不正确的。请分析该教授观点不正确的心理学依据。四、综合运用题12 利用感知理论的内在规律,谈谈在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对陈述性知识的获取?13 阐述自我效能感理论,谈谈如何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广东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历年真题试卷汇编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理学是研究心
4、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自我强化,即人们对自己的行为所产生的评价反应。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应该应用变式,使学生在学习和思维中将事物的非本质属性从本质属性中剔除,更好地掌握概念间的因果联系。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使学生将获得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有效地用于新问题的解决属于学习的迁移。二、名词解释6 【正确答案】 多元智能论是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这一理论认为,智力是在某种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之下,个体用以解决问题与生产创造所需的能力。加德纳认为,人的智力结构中存在
5、着七种相对独立的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人身上的组合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加德纳所提出的七种智力是言语智力、逻辑一数学智力、视觉一空间智力、音乐智力、身体一动觉智力、人际智力(也即社交智力)、自知智力(也即内省智力) 。7 【正确答案】 人格为个体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8 【正确答案】 教材直观是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从而形成对有关事物的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教材直观的过程就是知识感知的过程。9 【正确答案】 案例教学是一种通过模拟或重现现实生活中的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
6、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10 【正确答案】 挫折是指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时,由于遇到障碍或受到干扰,需要不能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消极的情绪状态。三、案例分析题11 【正确答案】 认为该教授观点不正确的心理学依据有:(1)班杜拉的 “社会学习论”班杜拉认为,人类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可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表征,并可以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榜样与示范。榜样的特点、示范的形式及榜样所示范行为的性质和后果都会影响到观察学习的效果。示范行为的独特性、复杂性、流行性和功能性价值等也影响着观察学习的速度和水平。影响观察学习的另一
7、个主要因素是强化。班杜拉认为,在观察学习过程中没有强化,学习者也能从各种示范行为中获得有关信息,学会新的行为模式。而强化则决定学习者是否把学会的行为表现出来即强化对人的行为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班杜拉认为强化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三种形式。首先,如果按照榜样行为去行动会导致有价值的结果,而不会导致无奖励或惩罚的后果,人们倾向于展现这一行为。这是一种外部强化,也就是传统行为主义所说的“强化”。其次,观察到榜样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直接体验到的后果是以同样的方式影响观察者的行为表现的,即学习者的行为表现是受替代强化影响的。替代强化的效果主要表现在:a通过观察他人行为的结果,可以了解到哪些行为会受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广东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教育 理论 综合 知识 高等教育 心理学 历年 汇编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4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