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6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6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向饱和的澄清石灰水中加入少量 CaC2,充分反应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温度,所得溶液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Ca 2+)、c(OH )均增大(B) c(OH )增大、c(H +)减小(C) c(Ca2+)、c(OH )均减小(D)c(Ca 2+)、c(OH )均保持不变2 在标准状况下,石墨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37kJmol,金刚石燃烧反应的焓变为3956 kJmol。则石墨转变为金刚石的反应焓变为( ) 。(A)一 7893kJmol(B) 19 kJ mol(C)一 19 k
2、J kJmol(D)03 下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其中“”和“” 分别代表两种元素的原子,请判断原子之间为极性键,而分子为非极性分子的是( )。4 下列推断中合理的是( )。(A)乙烯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则丙烯也能使酸性 KMnO4 溶液褪色(B)氮的非金属性比磷强,则 NH3 的碱性比 PH3 强(C)铁、铝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铜也能在冷的浓硝酸中钝化(D)SO 2 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可使其恢复红色;SO 2 使溴水褪色,加热也能恢复原色5 在 01molL 的 CH3COOH 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CH3COOH CH3COO +H+。对该平衡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3、(A)加入水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加入 01 molL 的 HCI 溶液,溶液中 c(H+)减小(C)加入少量 NaoH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加入少量 CH3COONa 固体,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6 一氯代烷的分子式为 C4H9Cl,他的同分异构体(包括立体异构)有( )。(A)3 种(B) 4 种(C) 5 种(D)6 种7 向某稀碱溶液中逐滴加入蒸馏水,下列图象中,横坐标表示加入水的体积,纵坐标表示溶液的 pH,正确的是( )。8 某化学反应在任何温度下均可自发进行,下列关于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H0 S 0(B) H0 S0(C) H0 S0(D)H0
4、S 09 某原电池符号为:(一)ZnZnSO 4AgNO 3Ag(+) ,向 AgNO3 溶液中通入H2S 气体,使 Ag+生成 Ag2S 沉淀,这时原电池的电动势将( )。(A)增大(B)减小(C)不变(D)不能确定10 反应 2SO2(g)+O2(g) 2SO3(g)达到平衡时,保持体积不变,加入 N2,使总压强增加一倍,则反应( ) 。(A)平衡向右移动(B)平衡向左移动(C)无法判断(D)平衡不发生移动11 在学习“电离平衡 ”概念之前,教师先引导学生回忆“化学平衡”的相关知识,该教师采用的教学策略属于( )。(A)概念强化策略(B)概念同化策略(C)概念图策略(D)概念转变策略12
5、下列关于运用动画模拟微观变化进行化学教学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真实反映微观变化的过程(B)可以促进学牛形象思维的发展(C)可以直观地感知微观粒子的运动(D)可以促进学生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13 “学习从化学的角度认识人与水资源的关系,懂得水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宝贵资源”这一教学目标属于( ) 。(A)认知性目标(B)技能性目标(C)体验性目标(D)结果性目标14 学生的学业评价是化学课程实施的重要内容。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评价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B)评价改善教师的教学(C)评价完善课程实施方案(D)评价的目的是分学优生和学困生15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
6、(2011 年版)所规定的实验技能的是( )。(A)掌握现代仪器在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研究中的应用(B)能进行药物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C)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D)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来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16 中学化学教材中许多知识的编排都采用“螺旋式上升” 的方式,如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这样编排的目的是为了( )。(A)适应学生的生理发育规律(B)符合学生的认知顺序(C)体现知识的逻辑顺序(D)符合学科历史发展的顺序17 科学探究是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倡导的教育教学方式,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理解,正确的是( ) 。
7、(A)科学探究必须通过实验来获取事实和证据(B)科学探究活动中各要素的呈现顺序是固定不变的(C)科学探究学习目标的实现,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D)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该侧重考查学生的探究活动的结果18 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化学课堂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属于( ) 。(A)教学评价(B)教学设计(C)教学反思(D)教学测量1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化学课程( )。(A)都属于国家课程(B)都属于学科课程(C)都属于活动课程(D)都有课程标准20 学生通过化学学习所形成的对化学的总观性认识属于( )。(A)化学史实(B)化学用语(C)化学实验(D)化学观念
8、二、简答题20 从信息传递的角度来说,化学课堂教学是由师生共同组成的一个信息传递的动态过程。传统化学课堂教学中,信息从化学教师向学生单向传输,如图 1 所示;新课程强调化学教师角色和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教学中信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多向传输,如图 2 所示。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1 试对上述两种课堂教学方式的特点进行分析评价。22 简述如何从传统的单向讲授式教学向合作互动式教学转变。22 从宏观、微观和符号三种表征方式认识和理解化学知识,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通常称为三重表征。运用三重表征认识方式学习化学,首先要从宏观上感知化学现象,然后要从微观上分析产生该现象的原因,
9、再以化学独特的符号系统来表示产生宏观现象的微观原因的本质,三者之间有机结合,可以促进化学的有效学习。结合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3 以“水的电解实验说明水的组成” 为例,解释三重表征。24 简述采用三重表征认知方式进行化学教学有哪些优点。三、诊断题24 某初中化学教师在一次测验中设计了下列试题,并对部分学生的解题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 【试题】实验室现有 3 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它们分别是NaNO3、NaCl、Na 2CO3 的溶液,请设计实验方案,将他们一一鉴别。 【考试结果】有 30的学生提交了下面的方案:分别取三种溶液样品少量,放入三支试管中,向三支试管各滴入稀盐酸,有气泡冒出的
10、溶液是 Na2CO3 溶液,再向无明显现象的两支试管里分别滴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溶液是 NaCl 溶液,无明显现象的原溶液是 NaNO3 溶液。 根据上述信息,回答:25 请设计出本实验正确的鉴别方案。26 试对上述学生答题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27 写出本实验中涉及的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2016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精选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碳化钙加入饱和澄清石灰水中会发生如下反应:CaC2+2H2Oca(OH) 2+CHCH,产生新的溶质与澄清石灰水溶质相同,因温度未变,溶解度不变,饱和澄清石灰水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6 年下 半年 中学教师 资格考试 初级 化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精选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2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