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4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福建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小学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誊(tng)写 粗犷(kung) 美轮美焕(hun)(B)拂 (f)晓 遨(o)翔 按图索骥(j)(C)翕 (x)动 鹰隼(sn) 铤(tng) 而走险(D)搀(chn) 扶 陷井(jng) 囫(w)囵吞枣2 下列汉字笔画书写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水:(B)长:(C)主:(D)丰:3 下列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当前课外补习 蔚为大观 ,孩子们失去了假日,背上了沉重的课业负担(B)虽然搜索马航 MH370 失联飞机的工作困难重重,但各
2、国依然全力以赴(C)单单一个“小升初” 就让许多家长和孩子 焦头烂额 ,无计可施(D)想要不走“ 先污染后治理” 的弯路,中国只能独辟蹊径,走科学发展道路4 下列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部分网络写手随意糟蹋祖国的语言文字,甚至写作态度极为粗疏(B)促进社会收入公平的关键在于社会保障是否全覆盖(C)京广高速铁路连接着大多数主要的金融中心和大型城市(D)语言本身积淀着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5 下列关于修辞手法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多年没补,也没有洗。”这个句子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孔乙己穷困懒散的特点(B) “街上仿佛没有人,道
3、路好像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道路的空旷和天气的炎热(C) “大木匠看见老婆满脸黑云地看着他,情知要有一场暴风雨。 ”这个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了大木匠老婆生气时的样子(D)“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个句子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将两种人进行对比,贬斥前者,颂扬后者6 下列关于古代文学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 )。(A)司马迁编撰的史记开创了我国纪传体史学的先河,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B)孟浩然、王昌龄是盛唐边塞诗人,“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就出自王昌龄的凉州词(C)柳永、陆游生
4、活年代相同,他们的诗词都以雪耻御辱、收复失地、抒发爱国志士的抱负为主调(D)蒲松龄的儒林外史是清代著名讽刺小说,它奠定了我国古典讽刺小说的基础7 下列作家、国籍、作品、人物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A)莎士比亚英国威尼斯商人一一一麦克白(B)雨果 法国巴黎圣母院玛丝洛娃(C)海明威美国老人与海桑提亚哥(D)塞万提斯德国堂吉诃德桑丘 .潘沙8 下列有关语文课程评价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基本状况(B)语文课程评价的主体有: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专业人员等(C)语文课程评价形式有: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D)语文课程评价
5、设计要注重可行性和有效性,防止片面追求形式9 关于综合性学习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精神(B)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C)综合性学习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D)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更加注重听和说的发展10 下列关于“ 阅读教学” 实施建议的表达,错误的一项是( )。(A)阅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与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B)阅读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要扩大阅读面,要多读网上文章(C)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
6、阅读,防止逐字逐句的过深分析与远离文本的过度发挥(D)各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朗读要提倡自然,要摒弃矫情做作的方式填空题11 _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12 迟日江山丽,_。(杜甫绝句)13 _,山色空蒙雨亦奇。(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14 半亩方塘一鉴开,_。(朱熹观书有感)15 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的主要艺术成就是典型人物的成功塑造,尤以祥子和_最为突出。16 我国现代作家_的长篇童话宝葫芦的秘密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幽默的语言吸引着无数小观众。17 儿童文学对儿童具有_、认识、娱乐、教育等多种功能和价值。18 从造字法上看“ 咏” 字属于 _字,“口”是意符,有表
7、意作用,“ 永”是声符,有表音作用。19 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的教学资源和_学习资源。2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_、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现代文阅读20 看 戏菡 子故乡的人们,不问男女老幼,自古至今都是喜欢看戏的。正月里倾巢而出,看各种各样的戏,进城和各村之间的路上,看戏的行人,谈着戏的内容。至于各个季节中这方那方演出草台戏,有的敬菩萨,有的庆丰收,有的消灾避难,却都成了活人生活中一点难得的享受,一年大约有四五次。每逢唱戏的那个大村,有个沾亲带故的人家,访亲会友又成了看戏的缘由。娘家人到村上来看戏,即使做了婆婆的闺女,也觉得脸上有光。穿了新衣裳外出看戏的姑娘,又常常成为相亲的对象,自然,如果
8、眼尖心巧,在姑娘低垂的眼梢里也能把对方瞄上一眼。像故乡所有的孩子一样,我自幼也是一个小戏迷,其实是热闹迷。戏台下的另一个场面,使人眼花缭乱,豆腐花、豆浆、剪刀豆腐、兰花豆腐、臭豆腐,虽说属一个类型,一盏灯下,热腾腾、忙碌碌,却各人有各人的手艺;挎着篮子卖野荸荠、老菱、瓜子、毛栗的,大都走来走去,凑着观众。也许这样的场合比戏台上的更与人接近的缘故,很多人被吸引到这面来了。我从五六岁起开始看戏,家里人却认为我绝无看戏的理由,不予理睬,我在地下赖了半天,唔唔了一阵,终于被好心的邻人拖了起来。匆促上阵,身上并无额外的穿戴,袋里也没增添零花的铜板,我每在凄凉和激愤中,厕身于热闹的人群,自负地庆幸自己挣得
9、来的自由。当时大多演的是京戏。乡下人不能理会,只知道白脸是奸臣,红脸是忠义之士,其他则茫茫然。遇到唱多做少的戏,如鲁迅先生在社戏里所描写的坐下来唱个不停的老旦,哪怕扮的是皇帝娘娘,大家都要不耐烦的。记得我看过逍遥津,有很长的唱段,以十三个“欺寡人” 开句,他唱到五六个 “欺寡人”,我已趴在别人的背上睡着了。看戏也犹如经历人生。许多的故事都在戏场里形成,有的亲人在戏场里走失,有的亲人又在戏场里重见,我自己就有过这么回事。夏天的晒场上和冬天的茶馆里,经常上演江南的小戏滩簧(锡剧),妇幼都很欢迎。看戏也仿佛家常便饭,清唱、表演唱,甚至化装登台的,一律为人们所接受。打动人的不一定是他们的唱和做,而在乎
10、情节。农村的人们每在戏中认定“好有好报,恶有恶报” 的人生结局,聊以自慰,也以此慰人,虽然这“精神食粮” 有时还有骗人的毒素,他们也乐意喝下这杯酒。21 阅读第一段,概括故乡的人们喜欢看戏的两个缘由。22 第二段画线部分的场面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3 如何理解文中作者所说的“看戏也犹如经历人生”?2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的情感态度的理解。”根据这一要求为第 2 段写一份朗读教学设计。古诗词鉴赏24 列子学射,中矣,请于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
11、对曰:“弗知也。”关尹子曰: “未可。 ”退而习之。三年,又以报关尹子。尹子曰:“子知子之所以中乎?”列子曰:“知之矣。”关尹子曰:“可矣。守而勿失也。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列子 .说符篇25 用现代汉语翻译“ 非独射也,为国与身亦皆如之” 一句。26 这段文字告诉人们什么道理?27 小儿垂钓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儿童形象?诗人是如何刻画这个形象的?写作题28 以“赢在课堂 ”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字数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考生的任何信息。教案设计28 假定月光曲为六年级的一篇课文,阅读下列教学
12、实录,完成 2830 题。教学实录一 师:同学们,现在先来听写几个词语。这篇课文主要讲月光曲这首曲子是怎样谱写的,第一个词语:“谱写” 。下面再听一组词语,注意先听后写:“盲姑娘,蜡烛,琴键 ”。 师:写的时候注意这个“蜡”字,很多同学误认为它跟“ 烛”一样是火字旁,其实是虫字旁,“蜡” 字最初的意思是动植物的油。这个 “键“她写对了,但我观察了一下,笔顺不是很规范,左中右结构。最后写“ ”,明白吗? 生:明白 师:同学们,这课讲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选择刚才听写的词语来说一说。 教学实录二 师:老师有个问题,盲姑娘双目失明,而且和贝多芬素不相识,为什么她能猜出弹琴的就是贝多芬?请同学们再次认
13、真阅读课文,结合上下文发表自己的见解。 生 1:因为盲姑娘热爱音乐,也是贝多芬的知音,所以她能确定弹琴的就是贝多芬。 师:是的,同学们,知音难求啊!贝多芬没有想到在一间茅屋里面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我相信他和盲姑娘一样内心十分激动,所以他决定为盲姑娘再弹一曲。俞伯牙摔琴谢知音,我相信贝多芬再弹一曲为的也是知音啊,对吗?刚才有个同学还提了个问题,为什么此时贝多芬没有回答,我相信各人有各人的理由,谁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我觉得贝多芬可能觉得盲姑娘已经猜出他是贝多芬,没有回答就是默认了。 师:贝多芬默认了,这是你的理解。 生:我觉得贝多芬不回答,是因为他知道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不想在他面前明白地说他是贝
14、多芬。 师:我想起两句话,此时无声胜有声,心有灵犀一点通,打通两个人心灵的就是这个。 (出示第 8 段) 师:大家细读第 8 段,想象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 生:月光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是宁静的。 师:给人感觉宁静的月光是皎洁的月光。 月光曲(节选) 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突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4 福建省 教师 公开 招聘 考试 小学语文 答案 解析 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