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
《[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资格类试卷]2014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doc(11页珍藏版)》请在麦多课文档分享上搜索。
1、2014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设函数 ,则 f(x)的零点个数是( )。(A)0(B) 1(C) 2(D)32 设 a、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则 a+ba-b 的充要条件是( )。 3 设A =a,a 1、a 2 是线性方程组 Ax=0 的一个基础解系,Aa 3=a30,则下列向量中不是矩阵 A 的特征向量的是( )。(A)3a 1+a2(B) a1-3a2(C) a1+3a3(D)3a 34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由参数方程 确定的曲线的一般方程是( ) 。 5 函数列f n(x)与函数 f(x)是在闭区间a ,b上
2、有定义,则在a,b上 fn(x)一致收敛于 f(x)的充要条件是( )。 6 设 P 为三阶方阵,将 P 的第一列与第二列交换得到 T,再把 T 的第二列加到第三列得到足,则满足脚的矩阵 Q 是( )。 7 发现勾股定理的希腊数学家是( )。(A)泰勒斯(B)毕达哥拉斯(C)欧几里德(D)阿基米德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提出五种基本能力,没有包含在其中的是( )。(A)推理论证能力(B)运算求解能力(C)数据处理能力(D)几何作图能力二、简答题9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下,试判断直线 与平面 :3x-y+2x-1=0 的位置关系,并求出直线 与平面 的夹角正弦值。10 袋子中有 70 个红球
3、,30 个黑球,从袋子中连续摸球两次,每次摸一个球,而且是不放回的球摸球:(1)求两次摸球均为红球的概率;(2)若第一次摸到红球,求第二次摸到黑球的概率。11 请简述如何估算 e 的近似值,使其误差不超过 10-3。12 请列举数学课堂教学导人的两种方式,并举例说明。13 学生数学学习评价主体应该是多元化,请列举四种评价的主体,并简述评价主体多元化的意义。三、解答题14 设 A 是一个 mn 矩阵,证明:矩阵 A 的行空间维数等于它的列空间维数。四、论述题15 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hansFreudental)认为,人们在观察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运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和研究客观世
4、界的种种现象,从客观世界的对象及其关系中抽象并形成数学概念、法则和定理,以及为解决实际问题而构造的数学模型等,就是一种数学化的过程。(1)请举出一个实例,并简述其“ 数学化”的过程。(2)分析经历上述 “数学化”过程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以及“ 抽象概括”能力的作用。五、案例分析题16 案例:某教科书选修 45(不等式的证明)有一道例题,求证:证明:因为 都是正数,所以要证 只需证 ,展开得 只需证 ,只需证 1418 因为 1418 成立,所以 成立。 两位教师基于上述例题,在课堂教学中做了教学处理: 教师 1:让学生直接阅读教科书,然后问学生是否看懂了,在得到一些学生看懂了的反馈
5、后,教师又布置了一道练习题。求证:教师 2:让学生用计算器分别计算,并比较大小,然后问学生如果不用计算器计算,那么如何比较大小? 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巡视后提问没有思路的同学,并进一步启发学生,为了证明该不等式,只需证明什么不等式即可。为了广开学生思路,教师把学生提出的几种方法都写在黑板上,如通过师生互动合作。用几种分析法解决了问题后,教师接着问学生,是否还有其它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思路。一位同学说到,我想到了该不等式问题可以转化为函数问题予以解决。教师觉得这位同学的方法独具匠心,但是设计教学时,没有想到这种解法,觉得这是教学中生成的新解法。 问题: (1)教师 1 主要按照教科书提供的解决问题的
6、方法组织课堂教学,教师 2 没有完全按照教科书组织教学,请对两位教师的做法加以评价; (2)为了引发学生积极思考、领悟数学思想,从处理好课堂教学中预设与生成关系的视角,对两位教师的教学作评析; (3)给出运用函数证明该不等式的方法,并简要说明该方法的数学教学价值。六、教学设计题17 教学目标设计是教学设计的核心环节。某教师关于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设计的三维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了解数列的定义,理解数列的分类,掌握数列的一种表示方法一通项公式。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探索事物内在规律的能力和逻辑推导能力,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创造性思考的品质和勇于创新的个性意志,体验和
7、感受数学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习兴趣,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请完成下列任务:(1)上述三维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相同吗? 存在什么问题? 简要回答;(2)“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存在什么问题?简要回答;(3)关于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给出你的教学目标设计;(4)结合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一) 说明设计教学目标时需要注意的事项。2014 年下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真题试卷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只有 x=0 一个解。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不等式两边同时平方得( a+b)2(
8、a-b )2,化简的ab=abcos0, 即 cos0,所以 ( 为 ab 的夹角)。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因为 a1、a 1 是线性方程组 Ax=0 的一个基础解系,所以Aa1=Aa1=0。对于选项 A 有 A(3a1+a2)=3Aa1+Aa2=0,所以是 A 的特征向量;同样选项 B 也是矩阵 A 的特征向量;对于选项 D,由于 Aa3=a30,所以 A(3a3)=3Aa3=3a3,故 D 也是矩阵 A 的特征向量;至于选项 C,A(a 1+3a3)=Aa1+3Aa3=3a3不能写成 m(a1+3a3)的形式,所以 C 不是矩阵 A 的特征向量。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9、 联立 x=sin 和 y=-1+cos 消去 得 x2+y2+2y=0,可知选 C。y=-1+cos 和 联立消去 可得 z2+2y=0。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函数的一致收敛定义可得。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由题意得该变换为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五种基本能力为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二、简答题9 【正确答案】 平面, 的法向量为 n=(3,-1,2); 平面 2x+y+z-1=0 的法向量为n1=(2,1,1),平面 x+2y-z-2=0 的法向量为 n2=(1,2,-1),则直线 Z 的方向向量为 ,令 m
- 1.请仔细阅读文档,确保文档完整性,对于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带来的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 2.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 3、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归上传者、原创作者;如果您是本文档原作者,请点此认领!既往收益都归您。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00 积分 0人已下载
下载 |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职业资格 试卷 2014 年下 半年 中学 教师资格 认定 考试 高级 数学 学科 知识 教学 能力 答案 解析 DOC

链接地址:http://www.mydoc123.com/p-891901.html